【摘要】:音程可分為不和諧與和諧,和諧的音程(同時也被稱作協和音程)指的是聽起來非常悅耳,例如四種純音程,大小六度如此之類的音程都屬和諧音程。而不和諧音程(同時亦被稱作不協和音程)指的是聽起來讓耳朵不舒服,并有刺激性的音程。而和弦也有和諧與不和諧之分,和弦在鋼琴以及音樂世界中有著至高重要的地位,當兩個音符組合在一起的時候,即可以組成和諧的和弦也可以組成不和諧的和弦。和諧和弦和音程被用到的領域多,而不和諧和弦和音程被用到的領域少,但是不和諧音程和和弦卻具有著能改變音樂和生活的強大功效。
【關鍵詞】:和諧;不和諧;音程;和弦;功效
1. 引言
不協和與協和,它們是西方和聲學中的一對美學范疇,它們所存在的定義是:一個音程或著是一個和弦,如果能夠喚起一種讓人松弛或者暫停的感覺讓人感到穩定,而且到達最終目的而且沒有解決的必要,那么它便是和諧的,反而相對的來說,如果一個不和諧的和弦或音程讓人有種想要繼續前進的感覺,那么將會由于它的不穩定,需要解決。在音樂的運用中,和諧音程的音響是圓滿而且不變的,而不和諧音程的特質則是不穩定的,必須要解決到協和音程當中,由此可見在音樂當中,協和雖是較穩定的主調,但不協和則是協和的對立面,不協和音程和弦它是一種動的感覺,乃至一種前進的感覺,它不穩定,而且需要解決到更高的協和,這是屬于不和諧音程和和弦的一種最重要的美學特性,這些特性的施展和運用,不僅加強了音樂旋律的起伏和音響音量的對比,而且常會在音樂中形成豐富的劇情性,加強了感情的表達效果。
2. 和諧音程和和弦還有不和諧音程和和弦的簡要介紹
音樂在人聽起來有舒適和不舒適的類別。這是因為當同時出現的音(也就是和聲音程和和弦)有協和與不協和的分別。協和的音程和和弦人們往往聽起來就悅耳,動聽,且舒適,而不協和的音程和和弦人們往往聽起來會感覺到刺耳、難聽,甚至會有一種壓迫感。聽起來讓人感覺舒適不難受的音程,和弦就是協和音程,協和和弦,而聽起來是讓人感覺耳朵不舒服的音程,和弦就叫做不協和音程,不協和和弦。
3. 和諧音程和和弦與不和諧音程和和弦之間的關系
對于音程和和弦和諧與不和諧這樣的標題,常常會出于對實踐創造與和聲理論的摸索和概括,通過這些標題實行進一步研究和聲風格、音樂風格,尤其是一個時代人們審閱音樂心理的歷史的轉變,是一個更為廣泛、而且是有必要深入發掘的研究空間。
4. 不和諧音程和和弦在生活中以及各個領域的功效。
不和諧音程和和弦在生活中的功效
在我們的生活中,音樂除了能夠讓人類的情感得以抒發,還能一定程度上緩解人類的情緒,不僅如此,音樂多了不和諧音程和和弦的加入后,會多了更多的波瀾起伏,由此音樂還能給人類制造緊張,害怕,難過,痛心等等之類的感受。
在電影里,音樂能夠充分地抒發劇中人物的情緒狀況,并將劇中人的情緒狀況傳遞給觀眾。有音樂的片子往往要比沒有音樂的片子越發深切的進入人心且讓人代入其中。音樂表現出來的數目越多與觀眾對影片的情感的體驗存在著較強的關聯性,適當的音樂出現的次數越大對觀眾理解電影感情有非常大的推進作用。影片音樂在影片特別設定的感情的表達和抒發上比僅僅只有電影內容本身更為讓人有印象和有同感。還有研究曾表明,影片音樂對于襯托氛圍有著不可磨滅的在場效果。音樂對駭人、緊張氛圍的襯托往往要比對抒情氣氛的襯托更容易使觀眾體會到。 電影音樂具有很強的描繪功能。影片音樂的聽覺繪畫功能與影片的視覺體會有著相當高的配合融合關系。獨自聆聽影片音樂會激發清楚的電影視覺畫面還會由音樂讓你想起電影中的某個特定情節的內容。經過研究,得出結論,影片音樂的功能和他的表現特征由影片的內容和完整性決定著,影片音樂在按照電影整體構造的原則根本上,可以透過與影片里的情節以及內容的親密聯合來揭示出它的藝術功能和在視聽藝術方面的巨大吸引力。不和諧音程與和弦所構成的恐怖音效更是對于恐怖電影來說不可或缺的部分。
很多人都以為音樂只能用于娛樂方面,作為娛樂方面不和諧音程和和弦有時功效其實不大。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不和諧音程和和弦雖然作為音樂的一部分,但卻對于科學領域也有著難以取代的功效與用途。
目前,發現高臨界溫度的二硼化鎂超導體、鐵基超導體、銅氧化物超導體、以及合金超導體體內都存在著不協和音程,而且每當臨界溫度越高,不協和音程的個數也會隨之而不斷的增多。最近又發現了室溫超導體。這種室溫超導體和高臨界的溫度超導體有類似之處,有些室溫超導體的體內也同樣包含了不協和音程。并且每當臨界溫度越高,不協和音程個數也同樣的會隨之而不斷增多。
5. 結束語
通過本文,我們可知道不僅在音樂領域,不和諧和弦與音程顯得至關重要,而且不難發現在生活中,以及在科學領域,處處都存在著不和諧音程和和弦的參與,所以我們的作曲家應該繼續挖掘更多的不和諧和弦和音程的組合,并對其進行更多的研究,讓音樂的層次更進一步發展,讓我們的音樂認識更廣泛,讓更多的不和諧音程和和弦得到更好的發揮與發展以及運用。
參考文獻:
[1]劉君奇. “不協和之協和”——對一個藝術審美范疇的探討【I】華南師范學報(社會科學版),1982.
[2]朱志偉.德彪西《二十四首鋼琴前奏曲》和聲研究【J】朱志偉 音樂學,2014.
[3]王洪.通過不協和音程尋找高溫、室溫超導體【T】內蒙古科技大學學報,2016.
[4]赫婧.從律學角度探討和音的協和性【J】視唱練耳,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