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盡管新課改的實施,對促進初中歷史教學更加科學化、合理化、規范化展開有很大幫助,但實際教學中因應試教育壓力較大,致使歷史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難以達到理想水平。為了避免此種情況持續發生,應當探究行之有效的方法來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如何做到這一點呢?本文將著重分析影響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進而探究改進現狀的方法,希望對于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有所幫助。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提高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進行,教學的拓展性、有效性及學生對基礎知識應用性等要求逐步被明確化。這就要求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有所提高,使學生能夠主動地、有效地的參與和學習歷史知識,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主動學習能力、思考能力、自律能力等,促進學生個性化、全面化發展。當然,要想實現這一目的,應當注意有效處理和控制影響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如此才能保證歷史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真正得以提升。
一、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的影響因素
課堂教學效率對于一個課堂教學進程及教學效果有較大的影響。所以,在新課改對初中歷史教學提出新要求的情況下,注重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是非常必要的。但立足于現實層面,發現當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經過進一步分析,確定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所致,即:
(一)學生歷史學習興趣
學生的學習興趣會直接影響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而影響整個課程的有效進度。所以,無論是以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還是以促進學生良好發展為目的,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都是非常重要的。但立足于現實層面,分析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現狀,我們不難發現學生歷史學習興趣基本上已經被分數追求的欲望所沖刷和代替,致使歷史課堂教學中學生機械地學習歷史知識,死記硬背歷史人物、歷史事跡發生時間和發生原因等,未能準確理解、扎實掌握歷史致使,相應的歷史課堂教學效率不高[1]。
(二)歷史課程教學地位
初中階段所開展的歷史學科,意在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為促進學生良好發展奠定基礎,所以歷史課程往往只會作為考查科目存在,考試分數占比較小。這就使得很多受應試教育影響較為嚴重的校領導和教師未重視歷史課堂教學,某些時候歷史課堂教學時間被其他課程教學所占據,相應的歷史課堂教學效率勢必會降低。這也側面說明了因為初中歷史課程教學地位不高,致使歷史課堂教學效率受到了負面影響[2]。
(三)歷史課堂教學方法
新課改要求初中教育教學應當將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緊緊圍繞學生實際情況展開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提高學生知識水平的同時,增強學生主動學習能力、思考能力、自律能力等,促進學生良好成長。但目前諸多地區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依舊采用傳統教學方法,教師占據主體地位,很多時候都是按照教師的教學思路來教授和培養學生,學生被動的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未能自主學習和思考,最終導致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難以提升。
二、新課改下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新課改要求初中歷史課堂教學要求組織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有效的合作學習和適當的探究學習。此種情況下,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做到這一點呢?筆者參考相關資料并總結自身工作經驗,提出的建議是:
(一)明確目標,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教學目標的設置是初中歷史課堂教學良好展開的根本,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積極的影響。為此,在新課改理念不斷滲透下,教師應當正確認識到初中歷史教學目標變化情況,進而結合教學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合理設置教學目標,即通過培養學生對歷史的興趣,提升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在教學目標的引導下,最好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以便學生能夠融入其中,放松自我,積極主動參與知識學習,如此勢必能夠激發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智力,使之有效學習[3]。對于良好教學氛圍的營造,教師最好巧妙的運用現代化教學資源,如在組織學生進行“虎門銷煙”課程學習中,通過呈現《林則徐》電影片段,觸動學生,此時鼓勵學生參與教學相關問題探討,自然而然的營造輕松、民主、寬松、自由的氛圍,誘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認真思考、主動探究,有效學習。
(二)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
考慮到學生學習興趣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影響較大,所以在提升歷史課堂教學效率之際,應當通過豐富教學內容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新課改角度來看,教師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法來豐富教學內容,也就是利用多媒體來篩選與教學內容相關、學生興趣愛好相貼近的教學資源,進而利用教學資源來創設教學情景,將其呈現在學生面前,勢必能夠將學生帶入到情境之中,給學生以形象化的感官刺激,使之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進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善用文學致使來豐富教學內容,通過一個個繪聲繪色的故事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重新認識歷史,對其產生好感[4]。例如在教授學生“夏朝的建立”知識時,可以通過講授“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成語的故事,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歷史內容,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提高學生歷史學習水平。
(三)有效互動,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
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需要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知識學習。基于此,在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之際,應當注意做到有效互動,=激發學生參與教學的熱情。為此,教師應當正確認識自身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緊緊圍繞學生實際情況來規劃設計教學活動,盡可能的創造師生互動或者生生互動的機會,如問題討論、合作學習等,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如此勢必能夠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
結束語:
基于本文分析,可以確定的是當前諸多因素影響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相應的教學作用難以充分發揮,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對此,筆者建議通過明確目標,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有效互動,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等方法來改變現狀,真正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林江平.新課改下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6(19):53.
[2] 林岱明.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J].教育界,2016(4):28-28.
[3] 張美琴.淺談新課改下如何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J].中外交流,2016(18):205-205,206.
[4] 朱玉蘭.新課改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策略[J].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2017(9):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