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號在學校領導的安排下,有幸參加李老師的班主任工作報告會。整個報告都是在輕松、愉悅、幽默、溫馨的氣氛中渡過的,他沒有講什么所謂的大道理,而是從日常生活講起,從而讓我明白了“每天都是平淡的,每一刻都是精彩的”教育真諦。
李鎮西老師給我們帶來的不是教育管理的手段、教育教學的理論或方法,確切地說這是一堂教師職業思想引導課,是一堂教師職業幸福感的分享課,是他曾經用心用情經歷過的教育故事,而這些故事感染著在場的每個人。
整個講座中,李鎮西老師最本質的思想有兩點:“樸素最美,關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當好老師。”“讓人們因為我的存在感到幸福。”
如何真正做到這兩點,李老師對教師的愛闡明了詳細的理解。而我,對于教育之愛也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下面就談談這次培訓的心得體會:
一、要有童心。
李鎮西老師說作為一名班主任,要用童心理解童心,要善于在某種意義上把自己變成和學生同年齡的一個學生,這不但是教師是最基本的素質之一,更是班主任對學生產生真感情的心理基礎。所謂把自己變成一個學生,是指我們應努力使自己與學生的思想感情保持一致,甚至某種意義上盡可能讓自己有同年齡學生般的情感,同年齡般學生的興趣和純真。當我們努力保持這一份童心時,其實我們已經融入到了孩子們的心靈世界中去。我們便構建了一條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途徑。當學生發現老師和自己變得“一樣大”時,他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把老師當作朋友。當老師撕下成人的面具,在與學生嬉笑游戲時,學生越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
我想當我們懷著李老師所說的用童心理解童心時,我們就能夠發現學生的可愛。即使學生做錯了事時也是如此,因為孩子們總是懷著善良而美好地動機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總是懷著渴望得到周圍人的贊揚、理解的心理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或許會好心辦壞事,當是我們用童心去衡量時,自己就會變得平易近人,會使學生覺得你親近,具有親和力。
童心決定著童心,教育者的童心,是我們當好班主任的必不可少的“精神軟件”。 所以孩子們喜歡的,應該是自己要喜歡的;孩子們喜歡看的書籍,自己更應該多看、多研究。童心是最好的老師!童心就是最好的興趣愛好!
二、要有愛心
李鎮西老師說“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以談起”,可見教育離不開情感。同時李鎮西老師告訴我們,愛心應該是是日常生活(即常態的條件下)所自然而然的一種情感和行為。
對學生的愛,并不一定需要什么催人淚下的“愛的奉獻”,平平淡淡才是真。其實質正如李鎮西老師所言:“以厚此薄彼的態度對待學生,并不是真心愛學生。所愛的一部分學生實際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這種愛是自私的。”李鎮西老師的話自己使我明白,只要我們真心愛學生,從日常教育教學中,把愛化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上,用我們平常的言行去感動學生,那么,我們就算成功了。所以讓我們真正做到愛學生吧!愛每一個學生。我班有個學生叫。。。,他自分班開始就一直穩居我班的最后一名,無論怎么說服教育都不起任何作用。面對這樣的學生,有時真的令人頭痛,但我不能放棄,因為我給我們班的學生說過58個人永遠是一家,絕對不能讓其中的一個掉隊。于是我投入滿腔的熱情,關懷他的生活,又從周圍的同學身上做文章,然給大家誠心誠意的幫助他,這樣在大家的努力下,他終于有所好轉,雖然他現在的學習任然在最后一名,但相對與以前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
三、要有責任心
我時常以為責任心就是從早到晚一直守著著學生,學生成績好,考上好的學校這就是責任心的表現。李老師讓我明白,所謂真正的責任心既是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的點點滴滴,認真細致和絕不敷衍地做好每一件事,更是著眼于未來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品質和行為習慣。
班主任每天在學生面前所展示的言談誤舉止,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成長,進而影響著國家的未來。我們今天怎樣對待學生,今天作學生怎樣的榜樣,明天的學生就怎樣對待他人,我們手中誕生的是未來的人才。
教育者具有怎樣的思想行為就會培養出怎樣的人,因此,我們應該追求理想的教育和教育理想,以把學生培養成為現代化建設有用人才為目標,只有站在這樣的高度看待班主任的責任心,我們才無愧于教師的歷史使命。
四、要有寬容心
李鎮西老師以一顆寬容的心在對待著自己的學生,面對犯錯的學生能以一顆理解的心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世界。當學生犯了錯誤,不是批評也不是說教而是讓他當眾表演節目,可以唱一首歌,也可以講故事、朗誦文章,讓學生在表演中記住自己的錯誤。他允許學生犯錯誤,因為孩子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孩子認為有用的都是帶著美好的愿望去做的。所以老師應該以寬容的心面對學生。而我在管理八五班學生的時候流于簡單化,不是講道理就是講道理,有時還以請家長來嚇唬學生。通過學習我才真正明白,這樣的教育不僅起不到教育作用,有時還會激發學生的逆反心理。適得其反。
五、要有耐心
李鎮西老師給我的深刻啟示還有一點就是:他對學生是少有的耐心,尤其在轉化后進生的時候,為了找到一個與學生談心的好機會他可以等待一個學期,在無數次的等待之后他覺得時機成熟時候才去找這個學生談話,這種難得的耐心正是抓住了學生易于反彈的心里而采取的措施。李老師的耐心還表現在對學生的寫信上,無論是開學初的第一封信還是平時與學生交流的書信,都可以看出他在對待學生時少有的耐心。正是因為這種耐心,李老師才成了學生的知心朋友,他的班主任才得心應手。
我堅信通過這次培訓,能促使自己更加至力于自己鐘愛的教育事業做理性、智慧、才藝型的班主任。對待每一件事,踏踏實實去做好每一件事。教育無小事,這需要班主任用心去呵護每一個孩子的心。名師們的“用真情培育真情,用人格影響人格,用愛心感染愛心,用心靈照亮心靈”的“以情育情”教育風格是我學習的榜樣。我要腳踏實地地走好每一步,時刻向前輩學習,吸取經驗,少走彎路,并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實踐學習,對我們而言,那是一種幸運。有名師為伴,以敬業樂業為境界,教學相長,定會享受到幸福快樂的教育人生。最后我想用李鎮西老師的一句話來結束今天的報告“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