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無論是文化產業的發展還是科技的創新都離不開兩者之間的相互融合。筆者對科技創新與文化產業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并對如何促進科技創新與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提出了相關建議,期望能夠對現狀有所幫助。
【關鍵詞】:科技創新;文化產業;融合發展
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支出要提升文化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重視科技與文化的融合。
文化產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創新在其中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進一步體制改革的情形下,怎樣才能促進科技創新和文化產業相互融合,是我們需要加強考慮的問題。
一、科技創新與文化產業的關系
(一)科技創新可以促進文化產業發展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文化藝術的各個方面也隨之變化,現代的高科技逐漸大范圍地影響到文化領域,高科技逐漸滲透到文化產品和服務之中。文化和科技相互交融,不僅每次的文化觀念的創新都會成為重大科技變革的推動力,而且,每一次的科技進步都會是文化進步的致力者。如今是信息傳播的時代,文化越來越離不開科技,文化與科技的不斷融合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實體文化隨著文字技術的發明油然而生;造紙和應刷術的誕生使文化的大量傳播和積累成為了可能,使人類幾千年的文化能夠得以傳承;有了無線電技術,產生了電話、廣播等,成為了能夠遠距離傳播文化的媒介。在磁光電技術的成熟下,推動了錄音、錄像、電影等各種文化產品的產生;互聯網、數字化的產生又能夠使人們能夠開闊眼界,了解到沒有國界和空間限制的文化世界。文化產業的發展和改變都離不開科技的發展。
(二)文化產業發展也可以推動科技創新
文化產業的發展對科學技術的發展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今文化產業存在的在不斷地變化之中,紙質出版轉變到練級數據庫,圖書銷售產業轉變到互聯網出版產業,這對學術研究方面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科技創子方面,文化產業對其思想的影響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一次文化歷史的變革,都是依靠文化產業的發展而逐漸擴大影響的,在這個過程中文化的發展對科技創新的不斷進步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
二、科技創新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建議
(一)文化產業發展要借鑒高科技產業發展經驗
在世界范圍內,高科技產業早已擁有了幾十年的系統發展經驗,體現已經基本形成。我國在文化產業方面,與別的國家相比之下,起步比較晚。
在1988年開始,隨著文化不設立了文化產業公司的開始,代表著我國政府已經將文化產業正式納入了政府工作的體系當中。在這個期間文化產業化趨勢已經擴散到整個文化領域,出現了非公有制經濟逐漸進入文化領域之中,甚至有些國有制的大規模的文化單位也開始了轉型、改革。雖然我國的文化產業經歷了10余年的發展并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可是在各類政策和發展經驗與改技術產業相比還是處于落后狀態。
所以綜上所述,首先,我們能夠知道文化產業和高科技產業的核心都是知識產權并且依存于治理資本,兩個產業存在諸多的共同性。其次,我國的市場經濟是由計劃經濟發展而來,兩大產業的核心資源均都由國有事業單位掌控著,所以都存在相似的體制改革問題。所以,可以在借鑒借鑒高科技產業發展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文化產業的發展。
(二)文化產業發展要助推科技文化發展
目前,我國正處于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深化發展時期,是十分重要的環節,所以在科技與文化的建設方面也處于十分重要的深化和轉型階段,文化里的主導作用將要逐漸顯現出來,這就特別需要文化創新成為精神文化的重要推動力。不斷加強科技與文化方面的建設,遵循科學技術與文化創新的發展規律,創建優質的科技創新生態環境,新時期科技界文化轉型的實現,依靠文化力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十分重要。科技文化的建設單靠科技界一方面的作用是不能夠實現的,科技文化的發展依存于社會的環境之中,是不能夠與社會脫離的。如今文化產業發展迅速,對社會的文化具有很大的影響,對于推動科技文化的發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所以,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優秀科技文化的塑造與傳播;科技文化的建設也離不開當代文化產業的影響,這對我國的科技文化創新和提升文化產業發展的科技含量都是有益的。
(三)文化產業發展要培養文化和科技復合型人才
想要真正從根源上完成文化與科技的融合,最重要的是人才方面的融合。我國的文化科技復合型人才在質和量的方面都不滿足市場的需求。一方面,傳統文化藝術專業畢業生就業壓力不斷加大。另一方面,文化與科技融合需要大量人才,但高校相關專業卻很少。要促進文化與科學技術的融合,必須解決高新技術人才培養的復雜問題,熟悉文化規律。以教育、文化、科技部門為龍頭,促進高校與文化企業事業單位及相關科研院所的合作,為生產、教學、科研一體化搭建平臺。通過合作,加強相關人員的培訓,并通過項目的實際研發和運作,促進更多的復合型高級人才脫穎而出。此外,要注重營造有利于復合型領導人才成長和發展的環境,鼓勵形成由復合型人才組成的復合型人才隊伍。
(四)文化和科技資源配置要打破部門界限
從2004年開始,以突破文化行政分業局限為目的的改革開始進行,到目前為止,副省級及以下城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的改革已經逐步的全面完成。在中央方面,也已經實現新聞出版與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的合并,這代表著按行業調整文化部門已經成為歷史,按照職能設置調整文化行政部門已經成為了主流。盡管文化和科技部門對各自的內部資源分別都開始了整合,可是由于資源配置部門長期處于分割狀態,如果想要徹底的消除這種狀況,還需要很長遠的道路,需要我們不斷地努力與堅持。
在科技部門方面進行科技資源配置既需要對文化部門的需要考慮周全,還需要真正的符合文化的發展,所以離不開科技與文化部門的共同努力。在文化部門配置資源的時候,考慮和懂得科技部門的需要也十分的重要。文化與科技這兩大部門能夠相互考慮彼此的資源需要是改變分割狀態的開始,這僅僅是第一步,然后需要我們更加注意的是配置合理性的實現問題。想要能夠真正打破分割需要兩大部門從政府、企業、研究機構等方面相互聯系,全面地、多層次地進行交流與互動,從而實現文化與科技資源真正意義上的融合。
三、結語
隨著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方式的轉變的不斷推進,科技創新與文化產業的的相互融合越來越重要。因為在這之前文化和科技部門長期處于分割狀態,兩個領域之間存在交流和了解不足的問題,所以我國在推動文化產業和科技創新融合過程中存在著片面性、表面性、被動性等諸多問題。想要解決這些問題,要加強文化和科技兩個領域的相互交流,互相借鑒和促進,需要政府的正確指引和市場機制的作用,從而促進文化產業和科技創新的不斷融合。
參考文獻:
[1]郭鐵成.我國科技發展的突出問題和轉型升級戰略.決策咨詢通訊,2009,(2).
[2]張潔.技術創新與文化產業發展[J].社會科學.2013(11)
[3]李東興.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研究[J].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