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自“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提出以來,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在該過程中教育應該發揮應有的作用,走在國家大部分行業的前面,作為職業教育,重點培養高質量的專業技術技能型應用人才,為國家建設戰略發展添磚加瓦。
[關 鍵 詞] 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教育溯源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1-0018-01
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經過了二十多年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但達到國家制定的目標還有較長的一段距離。如何快速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由十幾年教學經驗總結了幾點建議以供分享。
一、國家政策的支持
不管是德國的“雙元制”教育還是現代學徒制的發展,都離不開國家或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我們培養的人才才能服務地方經濟、地區經濟、國家經濟乃至國際經濟的發展。通過良好的政策支持,把政府、院校、企業、學生四方聯動,形成一個良好的發展循環機制。
二、校校聯合
每個學院都有自己的優勢專業,由教育主管部門參與搭建平臺,通過該平臺使優勢專業能夠共享教學資源、師資培訓、實訓設備的投入,提升培養能力、提高人才素質、增強人才競爭力。
三、提升社會認可度
通過全國職業技能大賽,讓更多的家庭和學生認識高等職業教育,讓家長有培養的希望,使更多的學生在職業教育的過程中依然能夠給自己的人生提供出彩的機會,仍然有較好的職業自豪感。
四、加大對外教育交流
教育國際化是現代職業教育的趨勢,國家的“一帶一路”政策,也是希望國家的教育要引進來和走出去的過程。因此希望我們能走在前面,采用的方式為交流生互派、師資進修交流、學歷提升渠道等。
五、建立職業技能體驗館
通過地方官政府、高職院校、行業協會,建立現代職業崗位或能力體驗館,讓更多的家庭和孩子接受體驗式教育,中小學的教育過程中加入職業能力體驗教育、感知社會的發展過程、人才的需要及成長過程。
六、建立完善的人才需求測試體系
每年的高考結束,大部分家長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比較迷茫,沒有從孩子的學習興趣、思想感受、社會需求、個人特長等方面出發,進行較全面的評估。也有很多學生讀了幾年的大學,依然不清楚將來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從不感興趣的專業畢業后,最終還是改行,走了不少彎路。最終不能成為國家需求、崗位需要、自己滿意的人才,既耽誤了人才的成長又影響了社會的發展。通過人才需求測試,完成每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發揮每個人的長處,使學生能夠快樂的學習,學校提供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社會提供優質的崗位,為國家的繁榮富強提供一份力量。
七、調動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現代學徒制的發展,企業的角色非常重要,崗位一定與新技術的發展和設備的更新同步,企業需求是走在前面的,教育相對滯后。要找到企業、學校、學生比較好的切入點,要讓企業的技術能手指導學生,讓學校的專業技術教師變成能工巧匠,要讓學生有較強的求知欲望以及良好的職業素養,就要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引入新的方式方法及新的教學手段,發揚傳承優良的教學方法。
八、應用教育溯源系統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一部分,如何給學生、家長、社會一個較好的交代,如何教育低分入學的學生,簡單一點就是如何把200分的學生教育成具有400分能力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是職業教育的重要課題。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的發展,教育的溯源成為可能,教育過程不是教育者的全部責任,學生、家庭、社會同樣占較大的比重,通過溯源系統,對學生在校學習的整個過程,從學生的飲食、消費、活動路線、每門課程的學習過程考核、參加課外活動的情況,每一個階段給學生、教師、家長和需求企業一個分析報告。告訴學生下一步如何學習,指導教師下一步如何教學,提醒家長如何關注孩子的成長,通報企業該生的培養成長過程。
以上的分析,對實現現代高職教育發展有著重要的有意義,希望經過大家共同努力,我國的職業教育將盡快達到世界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