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近年來,國家對基層醫療衛生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促進了鄉村衛生事業的完善和發展。2013年,湖南省實施了鄉村醫生本土化人才培養項目,通過調查2014級600名學生,闡述了他們對鄉村醫生職業的認知現狀及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
[關 鍵 詞] 鄉村醫生;本土化培養;職業認知;調查研究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1-0066-02
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扶持力度,傾注了很大的精力在偏遠地區醫療衛生場所的創建中。
湖南省加大基層醫療衛生事業投資,“鄉村醫生本土化人才培養項目”是最具代表性的舉措。湖南省人民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勵廣大青年投身基層的醫療衛生工作中,進一步解決鄉村醫生的老齡化,鄉村沒有村衛生室,使農村的醫療服務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該項目是湖南省于2013年啟動實施的培養基層醫療衛生人員的一項工作。項目的主要目標就是在2013到2017年,為湖南省培養一批服務于農村醫療衛生的專業人才,共計1500人。此次項目培養專業名稱為農村醫學,進入高等院校進行三年脫產學習,完成學習并考核合格后,頒發《鄉村醫生執業證書》,實行注冊,在就近的村衛生室開展執業活動,所有合格的學員同時具備參加國家執業助理醫師考試資格。
調查發現,通過培養本村人擔任村衛生院的主要醫生,負責本村及相鄰村莊的醫療衛生工作,或者選擇相鄰村莊的人擔任本村的醫生也可以達到同樣的目的,這就是鄉村醫生的本土化培養模式。這種培養方式不僅可以為農村解決剩余勞動力,就近選擇還有利于他們能夠安心醫療服務工作,對建立和健全村級衛生醫療、提升我國的整體基層衛生工作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是我省的一所全日制醫學專科學校,承擔了大部分的培養任務。2013年以來,先后接收了學生近625名,目前已經畢業學生197人。我們在管理和培養中發現,來自基層的學生對學習目的、職業屬性等方面認知模糊;對未來所從事的職業風險、職業道德、職業目標等方面,更是知之甚少。所以,在后期的培養和管理中,不僅需要注重知識傳授,更需要注重對未來職業的定位和理解,增加相應的課程和實踐內容,提高職業認知,培養職業素養,為順利完成我省鄉村醫生本土化培養項目做好更加充足的準備。
一、提高農村醫學學生職業認知的重要性
研究發現,職業認知是一個人從事具體工作的基礎,決定了此人對工作的積極性、態度以及評價,是一個人能夠順利完成工作的首要因素。在從事一定的工作之前,如果能夠對工作有一定的職業認知,那么就能夠在知識和心理方面做好充分的準備,提前了解工作的具體屬性,對提前進入工作狀態、順利完成工作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反之,就會對工作有很強烈的恐懼感和陌生感,在具體工作中不能得心應手,嚴重影響工作效率。所以,農村醫學專業學生一定要具備良好的職業認知,要在知識上啟發他們,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在進入工作角色后,也有很好的準備,能夠提前進入工作角色,對具體工作的順利完成有促進作用,對實施和提高我省鄉村醫生本土化培養項目有重要意義。
二、農村醫學學生職業認知現狀
本次研究通過對株洲、湘潭、益陽及常德等四個地區2014級共6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包括入學前的認識、在學校學習期間的表現和看法,以及未來對村醫這個職業的發展方向和預期目標的了解認識程度。調查發現,許多學生的職業認識相當模糊,對村醫這個職業的性質和定位、職業的發展方向,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知之甚少。通過對學校期間的生活、學習及一些思想動態的調查發現,他們普遍對這次村醫項目的認識存在一些模糊甚至不正確的認識和看法(如表)。
調查顯示,不符合“入學時對村醫這個職業比較了解”的人數為290人,不太符合的人數為126人,占總人數的比例為69%,說明大部分學生入學時對村醫這個職業的了解程度很低。不符合“入學的主要原因是喜歡村醫”的人數為234人,不太符合的人數為125人,占總人數的比例為60%,說明大部分人入學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從心里喜歡村醫這個職業。不符合“村醫的收入更高、更穩定”的人數為97人,不太符合的人數為109人,占總人數的比例為34%,說明大部分學生認為當村醫的目的是從物質生活出發,主要是為了未來有很好的收入,并沒有在思想上對村醫有更高的認識和認可。符合“村醫壓力大、風險高且環境不好”的人數為260人,比較符合的人數為104人,占總人數的比例為61%,說明大部分學生認為村醫的工作環境很不理想,是風險較高的職業。不符合“村民滿意是我的工作目標”的人數為189人,不太符合的人數為176人,占總人數的比例為61%,說明超過一半的人認為村醫的工作目標并不是以村民的滿意為根本目標。同時,在調查“對學習用心并投入”“專業學習相對扎實”以及“操作技能掌握熟練”等方面的學習過程中,幾乎過半數的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相關的知識,并且在思想上也不能積極投入學習中,可見他們沒有從內心真正接受村醫這個職業。
職業認知模糊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鄉村醫生本土化項目的進展,致使在實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鄉村醫生整體培養目標上遇到很大的困難。
三、解決農村醫學專業學生職業認知的方法
(一)進一步加大學生的職業認知教育
職業教育是提高職業認識的最主要途徑。對農村醫學專業學生職業教育的主要方法就是學校教育。在新生入學伊始,就要加大職業認知教育的力度,通過班級組織、開展講座以及參觀教育基地等方式,讓學生在思想上深刻領會醫學這門職業的高尚性和社會性。同時,在第一學期的課程設置方面,應加大職業認知方面的相關課程設置,聘請相關的教育專家參與職業認知教育,讓學生對醫學專業有清醒的認識,讓他們對醫學專業有明確的職業定位。
(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村醫角色認知
雖然村醫這個職業由來已久,但是人們并沒有從實際中真正認識這個神圣的職業。對針對培養項目中準備投身鄉土醫生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所以,需要在國家的行政層面上進行引導和教育。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應該加大力度,對村醫的職業屬性和行業規范進行一定的宣傳和引導,通過聘請基層有教學經驗的領導和專家,集中宣傳和解讀鄉村醫生這個職業的特點和未來的發展方向,詳細介紹我國鄉村醫生的歷史沿革、功能定位、湖南省鄉村醫生隊伍基本情況,使學生在思想上對鄉村醫生這個職業有清楚的認識,對村醫的角色有清晰的定位。
(三)進一步發展學生的職業本質觀念
職業的發展要在觀念上進行一定的突破。學校要在學生的學習階段,有計劃、有安排地進行專業性教育,構建合理化的職業課程指導體系,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人生觀,堅持“貫穿始終,循序漸進,卓有成效”的指導思想,使學生在學校階段就對村醫角色有了正確的認識,并進一步樹立當村醫遠大的理想,在理想的引導下,才能沿著正確的路線,規劃自己未來的村醫發展方向,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四)進一步在實踐中夯實學生的職業認知
職業伴隨著人的一生。在從事村醫的過程中,也應該時刻保持一定的認知程度。在學校的實習過程中,要讓學生充分體驗鄉村醫務工作者真實的生活和工作場景,讓他們提前認識村醫的職業環境和特點,體驗村醫的工作內容,使學生在觀念上堅定村醫這個職業,堅定為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信念。
參考文獻:
[1]吳紅玲,凌敏.湖南省鄉村醫生本土化人才培養項目學生職業認知教育的探討[J].中國基層醫藥,2017,24(2).
[2]范文燕,汪鑫,車向新,等.農村定向免費醫學生專業認知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4(1):47.
[3]阿爾貝特·施韋澤,漢斯·瓦爾特·貝爾.敬畏生命:五十年來的基本論述[M].陳澤環,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