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土木工程這個專業當中建筑力學是其中一門比較重要的基礎課,而且其學習的難度也比較高,怎樣將這門學科的教學效果提高是每一位教學建筑力學的老師需要思考的問題。主要研究在高職建筑力學學科教學的時候應該怎樣進行教學改革。
[關 鍵 詞] 高職;建筑力學課程;教學改革;實踐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1-0073-01
在土木類專業當中建筑是一門比較重要的課程,它主要是由結構力學、材料力學還有理論力學構成的,因為這門學科的理論性比較強,同時其中計算內容抽象概念比較多,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感到吃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尋找到一種高效的教學模式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高職院校教學建筑力學時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基礎比較薄弱
隨著各種學校的不斷擴招,使得職業學校的生源減少了不少,同時這些學生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還有學習能力,基礎也比較薄弱[1]。學生在進入高職學校以后可支配的時間和普通高中比較更多,這就造成了他們注意力轉移,沒有明確的學習動力以及學習目標,而且他們對于自己將要學習的專業并不熟悉,在力學方面也沒有給予必要的重視,他們覺得畢業之后進行工作的時候是用不到力學知識的,因此他們對力學的學習抱著無所謂的態度。
(二)教學內容安排不合理,教學方式太過陳舊
很多高職學校的老師在教學建筑力學的時候還是采用傳統的那種“填鴨式”的模式來進行教學,老師在講臺上不停地講,學生則坐在下面聽,老師和學生之間幾乎沒有互動,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會產生乏味的感覺,課堂沒有活力,學生自然也就沒有了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這樣是不利于他們學習能力的培養的。建筑力學這門課程涉及的公式有很多,因此很多老師在教學的時候重視推導公式,但是卻忽略了其和實踐的結合;很多老師將培養學生的解題技巧、方法還有計算能力當作教學的重點內容,忽略了他們利用理論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一來就會使學生覺得學習力學是沒有什么用處的,自然也就不會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建筑力學教材當中的一些教學內容的設計和高職人才培養目標是不符合的[2]。高職土木類專業的學生在畢業以后一般會工作的崗位有:監理員、材料員、安全員、施工員、預算員、質量員、測量員等,但是目前的建筑力學課程當中安排的內容理論性比較強,這些內容是工程設計人員一般需要進行掌握的。這些內容不但讓學生的學習難度增加了不少,而且還沒有實際用處,這些都造成了他們的興趣缺失。
二、改革高職建筑力學的途徑分析
(一)增強學生的興趣
人們都說興趣才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增強學生對建筑力學的學習興趣是將其課程教好的第一步。在學生剛剛進行這門課程學習的時候,老師可以把握好介紹課程的機會來向學生講清楚這門課程對他們今后工作可能會產生的幫助,接著讓學生對課程的注意事項、學習方法、內容規劃等方面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逐步引導學生來配合老師的教學工作,培養起他們的初步興趣。
(二)按照專業需求以及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
進行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改革教材。具備科學體系的那種高職教材還沒有完全形成,現在很多的高職教材是對知識的一種壓縮、精簡和淺化,對于課程銜接、專業要求、學生實際情況方面的考慮比較少,因此老師在進行內容選擇的時候要從專業的要求還有特點出發,有針對性、方向性地來進行[3]。建筑力學學科的內容應當要把概念掌握定為基礎,把強化應用定為教學重點,把計算分析定為手段。教學的時候,老師要對現在已擁有的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選擇,同時還應該要將特色例題還有工程實例和教學實際進行結合,增多教學實驗的實間,強化學生的技能訓練,讓他們的動手能力得到提升,這樣才能夠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三)將問題分析思路做重點闡述,挖掘問題存在的規律
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是讓學生提升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一個重要方法。所以,在推導公式或者是對基本定理進行講述的時候老師應該要將問題的分析思路進行重點闡述,將問題存在的內在規律挖掘出來[4]。比如,在教學扭轉應力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應力公式是從靜力學、物理學、還有幾何學這三個方面的知識中得出的,而彎曲力也是從這三個方面得出的。在推導這兩種不一樣的應力公式的時候運用一樣的方法和思路。所以,在進行這章節知識教學的時候,只需要將這兩種公式的推導過程做比較,多進行一些典型例題的舉例,讓學生可以利用應力公式來解決一些強度問題。如此,不但節約了時間,還能夠讓學生對這方面的知識進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總之,改革建筑力學的教學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項艱巨又長期的任務,需要循序漸進、積極穩妥地進行。因為建筑力學所涉及的面比較廣,每個專業對其教學要求又是存在差異的,因此改革需要分階段、分層次地進行,在不斷探索中總結經驗,完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趙慧.注冊入學背景下高職建筑力學課程的教學設計與實施:以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為例[J].職教通訊,2016(6):13-17.
[2]寧艷紅.高職院校建筑力學課程教學的實際狀況及改革路徑分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2).
[3]江懷雁.高職《建筑力學》課程實訓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職業時空,2013(4):24-25,28.
[4]吳榮興,于蘭珍,邱耀,等.新時期下高職建筑力學類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時代農機,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