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化妝品商務英語》課程作為高職院校化妝品經營與管理專業學生的一門專業必修課,其教學目標就是為了讓學生在其專業領域內熟練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和溝通,以培養在校大專學生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通過研究該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情況,其教學改革的重點主要建立在該專業的各種職業需求特點上,設計與之相應的實踐教學模塊,根據各種職業技能的訓練,使學生將本課程學到的化妝品專業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當中,是實用性及創新性較強的一次教學改革與創新,同時也為本專業建設提供了條件。
[關 鍵 詞] 職業技能需求;高職;化妝品英語;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1-0078-02
一、課程改革的意義
近年來,高職教育作為一種具有區域性特色的教育,其主要任務是培養生產、服務、管理一線的技術型、技能型、應用型人才。近年來,隨著美容化妝行業的快速發展,從事化妝、美容、形象設計、化妝品經營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越來越受到社會及企業的歡迎。根據高職院校化妝品經營與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堅實的職業生涯發展基礎、掌握化妝品經營與管理專業必需的基本理論和實踐技能、具備較強的營銷能力及執行能力、能在化妝品及美容行業從事營銷策劃、化妝品銷售、客戶服務、經營管理、美容指導等相關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學生畢業時鼓勵至少獲取一種職業資格證書,如美容師、化妝師、化妝品配制員、助理營銷師等,以迎合崗位的職業技能要求。
《化妝品商務英語》作為一門專業必修課,其教學目標就是為了讓學生熟練地掌握專業英語知識,順應化妝品行業國際化的趨勢,利用英語進行日常對話與交流,是該類型人才必備的前提條件。通過該課程的改革,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運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使學生在掌握基本專業英語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專注地融入專業英語的學習當中,發揮教學的最大功效,真正做到活學活用。
二、課程現狀分析
(一)教學方法及教學定位過于陳舊
根據筆者近年來的教學總結,《化妝品商務英語》課程仍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上,屬于灌輸式教學,主要以課堂講授為教學手段,以教師為主體、圍繞教材內容,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較少,使學生完全處于被動學習狀態,不能充分發揮其積極性和能動性。這種教學方法長期下來會使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教學過程變成了純粹的教師講授行為。
(二)缺乏實踐教學環節
實踐性教學環節可以培養學生進行場景模擬的基本技能訓練,把握崗位技能需求的英語運用技巧。為從事美容師、化妝師、助理營銷師等工作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培養良好的技術技能。但目前該課程理論教學課時占80%,實踐教學環節不足,導致學生缺乏實際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課程考核不靈活
目前本課程的考核采用閉卷的考核方式,平時成績及卷面成績各占50%,可見,課程對平時課堂的考核力度不夠。另外,課程考核以基本理論如專業詞匯翻譯、文獻翻譯為主,考查能力的部分較少,死記硬背的部分較多。這種考核方式會讓學生有一個錯誤的理解:平時不認真學習,僅靠考前突擊,“臨陣磨槍”、死記硬背就很容易過關。其結果顯然是沒有達到該門課程的教學目的。
為了避免上述教學弊端,《化妝品商務英語》課程的教學模式方面需要進行一些改革和創新,以滿足化妝品營銷專業學生的各種崗位職業技能需求。
三、課程改革具體實施方法
(一)教學內容的改革
在課程教學內容的安排上,筆者認為應適當弱化理論部分的學習,強化英語應用能力部分的內容。根據高職院校“以技能應用型為目的”的原則,注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及實踐能力,尤其是特殊崗位需求下的英語應用能力。
設計五個模塊內容,對應學生五項能力的培養。
1.培養學生化妝品專業詞匯的應用能力
通過學習化妝品行業的基本詞匯,掌握專業英語的基本構詞法。為化妝品品牌及標簽認知能力、專業文獻閱讀及翻譯能力、化妝品營銷及美容化妝服務等對話能力奠定扎實的基礎。
2.培養學生對化妝品品牌及標簽的認知能力
在掌握化妝品基本詞匯的基礎上,通過引導學生對國內外化妝品的品牌及標簽的認知,如產品的品牌名、功效、用法、保質期等標簽信息,將《化妝品商務英語》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3.培養學生化妝品專業文獻的閱讀能力
學習如何在掌握專業詞匯的基礎上,運用語法知識,進行化妝品專業文獻的閱讀以及進行簡單的英漢翻譯。
4.培養學生化妝品營銷對話能力
學生通過前面的專業英語基礎學習,從總體上認識化妝品的市場環境,并根據化妝品行業消費者的心理特點,熟練地運用英語進行日常化妝品銷售對話。
5.美容化妝服務等對話能力
學習如何在美容院、化妝間、人物造型室、化妝品車間等場所為顧客提供專業服務的口語對話。
通過這五個部分的設計訓練,其中第一、第二、第三部分屬于理論教學,第四和第五部分屬于實踐教學,使學生能循序漸進地掌握化妝品專業相關的英語知識,一環扣一環地完成化妝品營銷專業技能所要求的綜合性實際應用能力。
(二)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改革
1.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
教學方法及手段應該是一個教師和學生之間雙向溝通交流的過程,目的是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在教學中應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輔助作用,充分調動學生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2.推行項目制學習法,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項目制學習法是一種通過完成項目來進行教與學的教學方法,學生在各種意義的項目任務完成的過程中,主動融入其中,積極自主地學習,并進行知識的建構和能力訓練。項目制學習法要求學生在整個課程學習中,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具有一定實際意義的、與化妝品商務英語實踐相關的項目展示。
3.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實踐教學環節是一種讓學生得到充分的參與、啟發、引導的教學方法。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學會如何理論聯系實際,充分調動學生的創造性、積極性,培養化妝品專業學生英語的應用及交際能力。
(三)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本課程應改變只憑“期末一張卷”的傳統考核方法,遵循以職業技能考核為主的原則,采取多種考核方式相結合的綜合考核辦法。這種考核方式既可以考出學生真正的知識水平與能力,又可以為課程的學習起到一定的導向作用。
1.加大教學過程中的考核評價力度
重視課程教學過程中的考核,采用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如不定期的專業詞匯聽寫、文獻段落翻譯、化妝品品牌講解、小組場景展示等),規范考核評分制度,提高平時成績在期末總評成績中的比例,充分體現該門課程職業技能型的特點。
2.開卷考查和閉卷考試相結合
開卷考查,主要是考核學生對于崗位需求過程中的實際英語應用能力;閉卷考試,主要是考查學生對于化妝品專業詞匯、英漢翻譯和專業文獻閱讀等理論知識的掌握。
3.階段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結合
階段性考核主要指在某些重點章節的學習之后,針對所講的內容進行一到兩次階段性的期中考核。階段性考核不但對學生平常的學習效果起到督促作用,避免期末考試死記硬背、臨時抱佛腳的現象,而且能真正促進學生掌握并應用所學知識。
四、實踐教學活動的設計
實踐教學環節是本課程必不可少的一項教學活動,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完善實踐教學內容和環節,結合學院化妝品營銷大賽、化妝造型創意大賽等多種方式的社團活動平臺,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創新實踐的環境和條件。
(一)實踐教學活動的內容
本課程的實踐教學體系是根據化妝品營銷專業學生的崗位需求來設計,主要圍繞五個教學模塊,每個模塊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同時和其他模塊又有著緊密的聯系,每一模塊都是極具意義的實踐活動。分別是:
第一模塊:產品推銷展示。包括學習如何做好客戶的接待工作,以及根據客人的喜好及特點,運用各種營銷技巧推銷化妝品的對話展示。
第二模塊,皮膚護理展示。要求學生在做好客戶接待和產品推銷的基礎上,學習如何正確地運用皮膚護理的手法及使用方法,向客人介紹美容品及整個美容服務過程的對話展示。
第三模塊,化妝服務展示,在做好客戶接待和產品推銷的基礎上,學習如何向客人介紹化妝品及化妝品工具的使用,并根據顧客需求,提供化妝及造型服務的對話展示。
第四模塊,化妝品品牌介紹展示,通過前期化妝品專業知識的積累,選取某一國際著名的化妝品品牌作為研究對象,闡述化妝品品牌的顧客群體、成立歷史、品牌宗旨、主推產品應用等訊息,以英語演講的方式在課堂上展示。
第五模塊,視頻制作展示。該模塊主要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拍攝一段英語視頻,話題選自專業實訓中的任一場景,譬如化妝品專賣店、美容院、化妝造型工作室、化妝品配制車間等。
此五大模塊適合于化妝品經營與管理專業的各種職業技能需求,如產品推銷展示模塊適用于化妝品營銷員的職業技能需求,皮膚護理展示模塊適用于美容師、美容導師的職業技能需求,化妝服務展示適用于化妝師的職業技能需求等。
(二)實踐教學活動的實施
本課程實踐活動對于學生個人來說難度較大,很難獨立完成,因此,實踐教學模塊一般要求分組進行。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盡快熟悉團隊成員,學生將按每6~8人進行固定組隊,每組安排一名小組長,并設計一個組名。在組長的帶領下,每次實踐活動組內成員之間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完成實踐活動中各個模塊的任務。這種團隊合作方式也達到了培養學生溝通和協作能力的目的。
(三)實踐教學活動的方式
實踐教學活動主要通過模擬實踐和現場實踐兩種方式進行。模擬實踐指根據每個教學模塊擬定的項目,由學生按照實踐教學的模塊場景設置要求,在課堂上模擬展示完成;現場實踐,即讓學生親自到相關崗位的化妝品企業中去進行參觀調研,例如化妝品專賣店、美容院、化妝造型工作室、化妝品配制車間等,在實際中體會如何運用化妝品專業英語知識和技巧,并在小組的視頻制作中展示。但這種實踐方法難度較大,學生比較難找到合適的企業來進行考察,因此,大多現場實踐的場所會在化妝品與藝術設計學院的實訓室來進行。
通過各個實踐訓練的實施,其可以作為《化妝品商務英語》這門課的教學主旋律,貫穿整門課程的教學始終,整合教學內容和實訓,將實踐性教學與理論教學融為一體,進而成功構建雙主體教學新模式。這種基于職業技能需求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培養其化妝品專業英語的實際崗位應用能力,也可以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崗位核心競爭力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李思彥.美容實用英語課程教學方法探究[J].科技信息, 2013(9).
[2]高瑞英,張敏,鄒穎楠,等.關于《化妝品專業英語》課程教學方法與資源建設[J].職業教育研究,2011(6).
[3]高瑞英.化妝品專業英語[M].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