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與需要,幼兒英語如雨后春筍般遍地開花,幼兒園開展英語教學更成為一種時尚與潮流。幼兒期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期與敏感期,幼兒園開展英語教育,創(chuàng)設(shè)有利于幼兒學習英語的語言環(huán)境,對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有著積極的影響。
[關(guān) 鍵 詞] 幼兒園;英語教育;意義;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 G6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1-0082-03
當光陰劃過二十一世紀的年輪,“外語教學應從娃娃開始”已成為時代發(fā)展的需要,英語教育更是在幼兒園遍地開花。然而,這一話題各界人士觀點不一。其反對者主要認為,幼兒期主要任務是掌握母語,母語都學不好又談何學習外語?而且他們還擔心幼兒學習外語會干擾對母語的學習與掌握。然而心理學表明:一般幼兒期幼兒已能初步掌握本民族、本地區(qū)語言的全部語音,甚至可以掌握任何民族語言的語音。眾所周知,幼兒期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期與敏感期,本人認為,為了不錯過這一學習語言的關(guān)鍵期,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幼兒園得當?shù)亻_展英語教育,創(chuàng)設(shè)有利于幼兒學習英語的語言環(huán)境,對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有著積極的影響。本文就幼兒園英語教育的意義、教師應有的教育觀念以及教什么、如何教、幼兒如何學等問題談談個人的見解。
一、幼兒園英語教育對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意義
幼兒園英語教學不是單純讓幼兒掌握這門語言的過程,在實施教學過程中,還要體現(xiàn)出《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精神,應讓英語活動與幼兒園其他領(lǐng)域的教育活動聯(lián)系與整合起來,讓英語教育成為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一)在英語活動中形成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
在英語活動中,以有趣的游戲、好聽的兒歌、優(yōu)美的歌曲、動聽的故事等形式開展教學,可以吸引幼兒快樂地參與活動,寓教于樂。在活動中,教師最大限度地鼓勵幼兒開口說英語,而孩子之間亦會受到這種積極學習氛圍的影響,口頭交際能力既得到了發(fā)展,又培養(yǎng)了孩子活潑、開朗、自信的個性,還能讓幼兒在活動中養(yǎng)成團結(jié)合作、積極進取以及學會如何與人相處等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
(二)在英語活動中養(yǎng)成幼兒良好的習慣
在英語教學內(nèi)容中,有許多兒歌、歌曲和故事反映了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歌曲Are you sleeping是讓孩子不要睡懶覺,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歌曲This is the way描述了幼兒早晨起床后,洗臉、刷牙、梳頭等情景。通過學習這些歌曲,可以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幼兒愛清潔、講衛(wèi)生等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
(三)在英語活動中滲透幼兒審美情趣及培養(yǎng)藝術(shù)表現(xiàn)能力
許多英語歌曲、故事都蘊涵有豐富的表現(xiàn)自然現(xiàn)象的美好景物,如歌曲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描繪了天空中如鉆石般耀眼閃亮的星星,如同在對著孩子眨眼睛,這些內(nèi)容讓幼兒對神奇的天空和星星產(chǎn)生了好奇及喜愛之情。又如Apple tree描述了秋天熟透的又紅又甜的大蘋果,幼兒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想象一邊表演動作,一邊在參與活動過程中體驗英語活動不同于漢語的語言節(jié)奏及語感,從而獲得美的情感體驗與享受。
(四)在英語活動中促進幼兒智力的發(fā)展
在幼兒英語教育活動中,教師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視覺、聽覺等全方位感官,幫助幼兒學習、理解和掌握學習內(nèi)容。如在謎語活動“What am I”中,教師邊用動作表現(xiàn)物體形態(tài),邊用語言描述物體的特征,讓幼兒通過聽謎面而聯(lián)想謎底,促進了幼兒記憶力、想象力、推斷能力等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二、在幼兒英語教育中教師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一)培養(yǎng)對英語的興趣應是幼兒園英語教育的首要目標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可以使幼兒產(chǎn)生良好的學習動機。為此,激發(fā)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幼兒園英語教育之重中之重。這就要求教教學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及保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為幼兒今后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chǔ)。
(二)發(fā)展幼兒口語是幼兒園英語教育的根本任務
心理學表明人類學習母語的規(guī)律是:先學習聽后才學會說,最后再學習寫,學習英語也可以遵循母語學習的規(guī)律。根據(jù)人們學習母語的經(jīng)驗及學前兒童的年齡特點,應把發(fā)展幼兒口語作為根本任務。而在口語中,又包括了幼兒的“聽”與“說”的能力。
1.聽,即是幫助幼兒學習傾聽并捕捉別人說話的語言信息,當幼兒輸入了一定量的語言信息后,便為“說”做好了語言輸出的準備。聽的內(nèi)容有:(1)聽別人說話,成為一名傾聽者;(2)聽英語故事、兒歌、歌曲等;(3)聽懂簡單的句子、短語及日常生活的指令。這些都有利于建立起幼兒的語感。
2.說,即是幫助幼兒學習和使用準確流暢的語音語調(diào),自然得體地進行初步的日常英語交際,逐步成為有效的口語表達者。說的內(nèi)容包括:(1)喜歡說英語;(2)能說出一定的詞、詞組或句型,語音語調(diào)自然、正確;(3)能說出日常用語,會進行簡單的英語會話和交流;(4)能學會一定量的英語歌曲、兒歌等。教學應從幼兒身邊常見的單詞開始,通過把單詞融入短語、日常用語、簡單句子、英語歌曲中,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記住簡單常見的單詞,發(fā)展幼兒的口語。
三、讓幼兒在生活化的英語教育內(nèi)容中潛移默化地習得英語
生活化的英語與幼兒的生活密切相關(guān),每天反復地出現(xiàn),增加了孩子與英語接觸的機會,降低了幼兒學習英語的難度。因此,如果進行幼兒園英語教學時能營造生活化的學習氛圍,幼兒就更容易潛移默化地習得英語。
(一)圍繞幼兒自身生活內(nèi)容開展英語教學活動
教師可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讓幼兒學習表達他們的姓名(包括中文名和英文名)、年齡、性別、身高、體形、愛好等內(nèi)容,并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當然,應根據(jù)各年齡段選擇相應的教學內(nèi)容,如在小班可選擇姓名、性別等較簡單的內(nèi)容。為了讓幼兒更易于掌握,教師可每天進行英文名點名或?qū)υ挘纭癢here’s Tony?”“What’s your name?”“Boys(Girls)come here.”如此經(jīng)常反復地練習,孩子不但能聽懂,也學會了“I’m here.”“I’m Alice.”等語句的表達方式。
(二)選擇家庭生活內(nèi)容更易于幼兒口語的表達
對于孩子來說,開展與自己家人有關(guān)的教學內(nèi)容有一定的親和力。在教學家庭成員的內(nèi)容時,教師可讓幼兒帶來與家人合影的相片,在活動室內(nèi)布置成兩棵“Family Tree”,先讓幼兒學會Dad,Mum,Grandpa,Grandma等稱呼后,再讓幼兒學習詞組My dad,My mum,然后再學習表達This is my dad.This is my mum.等句子的表達方式,孩子在課余時間就會指著相片上的人,去自言自語或告訴同伴My dad, My mum...
(三)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滲透英語教育
幼兒園一日生活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種多樣,教師做好每一項活動的引導工作,每日重復使用這些用以交流的語言,讓幼兒在不知不覺的語言環(huán)境中自然習得英語。如來園時教師熱情與孩子或引導孩子與孩子之間問候:Hello!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Nice to see you!等,到吃飯時間了,教師可以對孩子說Time for diner, Let’s go to wash our hands.在孩子洗手時,教師還可以給孩子唱有關(guān)洗手的歌,如This is the way I wash my hands, Wash my hands...既增強了孩子對洗手的興趣,又讓幼兒無意間習得了英文歌曲。在戶外散步時,孩子們對花花草草都很感興趣,教師可以隨時引導幼兒說說看到的景物What colour is the flower?How many the flowers are there?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只要教師留心,就可以將英語學習與生活及大自然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幼兒在這樣無拘無束的自然環(huán)境中更能大膽地表達,久而久之,孩子便能形成用英語來思維和表達的習慣。
(四)利用節(jié)日或生日開展英語主題活動
每個民族必定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因此,除了民族節(jié)日以外,可以適當?shù)剡x擇一些國外的節(jié)日,如感恩節(jié)、圣誕節(jié)等開展主題活動。幼兒可以通過裝扮活動室、互相贈送禮物、互相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祝福,以此親身體驗和感受英語國家的文化特點及人文精神,更好地體現(xiàn)語言的交流作用。如,在圣誕節(jié)可以組織“圣誕party”,從布置室內(nèi)環(huán)境開始,孩子就開始對那些精美的裝飾品異常感興趣,老師可以教會他們這些物品的名稱,如Santa claus,Christmas tree,bell,stocking,gift等。老師在活動中可引導孩子為別人祝福:Happy New Year! Merry Christmas!孩子們在互贈禮物時可以說:A gift for you, Thank you...當幼兒過生日時,同樣也可以組織活動,在小壽星分給每個同伴蛋糕時可以引導孩子間的對話“This is for you。”“Oh,a nice cake,Happy Birthday!”“Thank you!”大家在Happy birthday的歌聲中傳送祝福,吃蛋糕,互相分享著喜悅,孩子也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意義。
四、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有效激發(fā)幼兒學習英語的動機和興趣
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每個年齡段,每個班級以及每個幼兒都有其不同的特點,教師應掌握他們的特點,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這樣才能使教學發(fā)揮其最大的作用。以下是幼兒園英語教學中常用且較為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選擇。
(一)游戲法
此教學法適合任意年齡段的孩子身上。孩子天生喜歡游戲,因此游戲是實施英語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眾多的游戲中,教師應根據(jù)本班孩子的特點選擇游戲內(nèi)容。如有一教師用“扎氣球”的游戲來復習單詞,她將圖文并茂的紙條塞進氣球里,每扎一個氣球復習一個單詞。當教師每次準備扎氣球時,班上許多孩子都流露出恐懼的神態(tài),有些孩子甚至邊捂住耳朵邊請求老師說:“別扎了,別扎了”。因為小班的孩子特別膽小,又特別懼怕氣球的爆炸聲,因此選用此游戲,不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對幼兒身心造成不利的影響。而使用游戲的手段是為了使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不是流于形式,可見選擇適當?shù)挠螒虿趴梢宰層變涸谳p松愉快的氣氛下學習英語,從而達到我們預期的教學目的。一般的說,小班幼兒喜歡帶有模仿性的游戲,而智力游戲及競賽性游戲較適合在中、大班開展,而體育游戲則適合任意年齡班。游戲選得合適能使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顯著,反之,則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兒歌教學法
兒歌以其和諧的節(jié)奏及優(yōu)美的韻律,極易使幼兒朗朗上口。在學兒歌當中教師可創(chuàng)編動作,讓幼兒邊模仿教師的動作邊念兒歌,能給幼兒更生動、更直觀的形象,孩子也可根據(jù)動作猜測、理解兒歌大概的含義,這是幼兒較喜歡的學習活動形式。另外,兒歌教學既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聽說能力,發(fā)展幼兒的語感,還可以糾正幼兒的發(fā)音。
(三)英文歌曲教學法
音樂是人類的共同“語言”,音樂能給人帶來愉悅的情緒。在英語教學中,唱英語歌曲可以增強幼兒學習英語的趣味性,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如活動前唱幾首英語歌曲,可以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情緒,為幼兒的英語學習營造良好的氛圍。在活動中唱一首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guān)的英語歌曲,能使幼兒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維持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如在At the farm中,通過模仿貓、狗、豬的動作及叫聲,可以讓幼兒從動作中理解歌詞pigs,at the farm go oik,oik,oik等的意義。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將學習過的動物編到歌曲里,如dog at farm,go woof,woof,woof 。從而既鞏固了知識,又能使教學得到升華。
(四)肢體表現(xiàn)教學法
即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也就是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出聽說到的英語內(nèi)容。這種通過師生用肢體動作相互交流表現(xiàn)的活動,能幫助幼兒理解英語所表達的意思。在英語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說口令,讓幼兒聽后立即做出相應動作,如Touch your nose口令等,讓幼兒在愉快的肢體游戲中掌握教學內(nèi)容。有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夸張的肢體語言引導幼兒理解所要學習的內(nèi)容。如學習Angry和Smile一詞時,教師可以用自己臉部夸張的表情引導幼兒理解Angry和Smile各自表示的意思。
(五)故事教學法
在故事教學當中,孩子總會被故事中的人物、情節(jié)所吸引,他們總有想去了解故事內(nèi)容的欲望,因此會集中注意力傾聽教師的講述,孩子也聽得津津有味。他們通過圖片中的形象、教師的肢體語言及語調(diào),充分去想象故事所發(fā)生的一切。開始孩子也許不能理解整個故事,只猜到那么一點兒意思,甚至一點也不懂,但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孩子已養(yǎng)成了良好的傾聽習慣,久而久之,幼兒對英語的聽力及語言的敏感程度會實現(xiàn)由量變到質(zhì)變的飛躍。
(六)情景教學法
此方法可以通過木偶表演、現(xiàn)場動作表演、播放影像等方式,主要根據(jù)活動內(nèi)容創(chuàng)設(shè)一個模擬的語言情景,讓幼兒仿佛置身于英語的環(huán)境中。如在講述故事Three Butterflies時,教師通過用相應的道具及讓幼兒容易理解的動作來表演故事情節(jié),讓幼兒如臨其境,充分感受英語的語言氛圍。情景教學法既容易感染幼兒,又有利于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提高其對英語的理解。這樣的教學法對鍛煉幼兒的聽、說能力有著極大的幫助。
幼兒園英語教育不應成為幼兒園一門獨立的課程,而應與幼兒園的其他教學內(nèi)容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更不能把英語當成一門知識來教學,而應把它視為一種語言交流的工具,要創(chuàng)造機會和平臺讓幼兒使用它,這就是幼兒園開展英語教育的初衷。為了讓幼兒更輕松、更自然地學會使用它,讓我們共同探索出更多、更新、更有效的幼兒英語教育的方法吧!
參考文獻:
[1]丁祖蔭.幼兒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99.
[2]劉愛萍.幼兒園英語教學生活化的實施[J].早期教育,2004(2).
[3]全琦.淺談幼兒英語活動中教學方法的運用[J].早期教育,2004(2).
[4]周燕軍.幼兒語言素質(zhì)教育活動指導[M].廣西出版印刷物資公司印刷廠,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