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笨梢?,歌唱起源于人類表達情感的需求,是人類用于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幼兒歌唱時不僅可以抒發情感、陶冶情操,還可以發展語言、啟迪智慧,同時也是豐富幼兒感受力和表現力、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重要途徑和方式。歌唱活動中合適的選材、正確的范唱、生動的教學方法能有效解決各種問題,使歌唱活動更生動有效。
[關 鍵 詞] 歌唱活動;問題;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2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1-0102-01
經常聽到一些幼兒老師抱怨:一次歌唱活動下來,老師很累,使出了渾身解數讓孩子記住歌詞、熟悉旋律、掌握節奏;孩子們也學得起勁,節奏拍得整齊、歌聲唱得響亮,可一離開教室,連歌詞都記不得了,更不用說什么配上合適的表情、動作和感情了,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重新審視我們的唱歌教學,造成這種困惑的因素很多,但更多地在于我們老師自身。筆者擬就其中的幾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教學內容的選擇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因此,幼兒歌曲在選材上應該貼近幼兒的生活,才能更好地激起幼兒唱歌的興趣和欲望,這是檢測一首兒歌是否適合幼兒的最重要指標。有很多經典兒歌,雖然節奏鮮明、旋律優美、朗朗上口,但是由于歌詞陳舊繁雜,其內容遠離幼兒生活實際,幼兒不易理解,因此即便是經典兒歌,也并不一定適合幼兒歌唱,所以歌曲的選擇影響幼兒歌唱的質量。
那么,該如何去選擇適合幼兒演唱的歌曲呢?首先,應該是幼兒感興趣的、積極向上、易被幼兒理解并能給幼兒帶來愉快情緒的歌曲。經典的兒歌如《丁丁是個小畫家》,其旋律優美而歡快、歌詞詼諧而童趣化,形象地刻畫了一個如幼兒自己一般活靈活現的小小人。其次,時下熱播的幼兒普遍喜愛的動畫片主題曲、插曲也是較好的題材,如傳遍大江南北、幼兒百看不厭的動畫片《熊出沒》,其主題曲《我還有點小糊涂》歌詞充滿了森林的味道,幼兒也自然喜歡。
二、教師的范唱方式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日趨成熟和辦學條件的日益改善,幼兒園的教學設施設備均已比較完善,電腦、電視、音箱都為標準配置,在帶來教學便利的同時,也造成了教師對多媒體的依賴。在歌唱教學時,常見情況是電腦或者音箱代替教師范唱,音頻或者視頻帶來的良好聽覺、視覺效果雖能吸引幼兒,但其注意力也被分散到變換、多彩的畫面和精彩絕倫的伴奏上,無法專注地感知歌詞唱了什么,更談不上領悟歌唱的技巧和歌曲表達的思想感情了。因此,這樣的“范唱”是不能達到效果的。
幼兒的學習多以模仿學習為主,要讓孩子掌握好歌唱技巧,豐富幼兒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師就需要離開電腦、離開音箱,走近幼兒去感染幼兒,其中最關鍵的一點,便是教師范唱要以清唱為主,讓幼兒在聽唱過程中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擾,全身心投入教師的范唱中,緊隨教師去領略歌曲的魅力。
三、歌唱活動常見教學方法
(一)故事法
有一類歌曲其歌詞內容生動、情節性較強,歌唱生動地表現了一個簡短形象的故事,因此教師可以采用故事教學法,即在教授歌曲之前以聽故事的形式讓幼兒理解歌詞內容及歌曲所表達的情感,不僅能引起幼兒的注意,激發幼兒的興趣,還能讓幼兒比較準確地把握歌曲的內容和情感,順利解決教學重點。
(二)游戲法
游戲是幼兒學習的基本方式,是孩子們模仿、體驗各類生活情景的方式,孩子們在游戲中可以獲得滿足和快樂,對游戲性較強的歌曲可以采用該方法組織孩子們學習。如在教授大班歌曲《小兔和狼》時,教師可以先組織幼兒游戲,在游戲時教師隨游戲反復唱歌,幼兒則通過游戲學唱了歌曲:第一遍游戲時,由老師唱歌進行游戲,第二遍游戲時可以讓幼兒唱其中的一部分,再往后則要求幼兒邊游戲邊唱歌。
(三)圖譜法
圖譜法是指在音樂教學中采用一些音樂圖示、符號、圖片等,以此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內容,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學習新歌的方法。
對于某些歌詞相對復雜、不易被幼兒理解和記憶的歌曲來說,運用圖譜做輔助是比較有效的方式。如在大班歌曲《想媽媽》中,幼兒在首次傾聽教師演唱后,回憶歌詞內容,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回答逐幅出示圖片:耳朵、眼睛、窗花、小手、小嘴等,幫助幼兒梳理歌詞線索。
(四)創編法
創編法可以有效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在幼兒園目前的歌唱教學活動中,創編主要有四種形式,即創編歌詞、創編動作、創編演唱形式、創編伴奏,而常見的形式主要有歌詞和動作創編。
1.創編歌詞
在歌詞創編時教師要選擇簡單、多重復、有創編余地并適合兒童創編的歌曲,幼兒創編前教師只教授一段歌詞作為創編的樣板。
如,小班歌曲《在農場里》是一首朗朗上口的歌曲,歌曲旋律簡單,歌詞內容又有趣易記。在孩子們掌握了歌曲后,老師便按照歌曲結構仿編一段作樣板,再引導幼兒想象:除了小貓,還有什么動物在農場?它是怎么叫的?
2.創編動作
幼兒創編表演動作有三類,即結構性動作、情節性動作、情感性動作,教師引導幼兒創編時要區別對待,并要及時反饋幼兒的創編情況,讓幼兒通過相互展示、交流評價等學習方式豐富自身的創編思路。
參考文獻:
[1]曹秋.歌唱活動,樂在其中[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3(22).
[2]羅琦,劉毅力.伴著歌唱成長[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