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敘事視角是現代小說中較常使用的寫作技巧,同時也是敘事學界的研究熱點。然而,在阿瑟·黑利的小說《訛詐》中,作者一方面采用了傳統小說的慣用視角——全知視角,同時靈活穿插了人物有限視角以及多重式人物視角以塑造人物特點,從而展現人物的社會階層和性格特點,突顯其創作意圖。對此文的敘事視角進行詳細分析,試圖指出不同的敘事視角對人物性格塑造以及作者主旨闡述所起的作用。
[關 鍵 詞] 敘事視角;全知視角;人物有限視角;多重式人物視角
[中圖分類號] I106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1-0186-02
敘事視角是指敘述者站在何種角度,并以怎樣的方式來敘述事件的著眼點。換言之,敘事視角即作者“敘述故事的方法——作者所采用的表現方式或者觀點,讀者由此得知構成一部虛構小說的敘述里的人物、行動、情境和事件” [1 ]。同樣的故事、不同的敘述者從不同的角度闡述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功效,因而敘事視角一直都是敘事學界關注的焦點。華萊士·馬丁認為在大部分現代敘事小說中,敘事視角引發了讀者的興趣、制造了沖突、設置了懸念,并且塑造了情節本身 [2 ]。由此可見,敘事視角在小說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覷。
文章《訛詐》節選自阿瑟·黑利著名的小說《大飯店》。該文敘述了公爵夫婦醉酒駕車并肇事逃逸,匆忙逃回飯店后被探長奧吉勒維發現端倪,并想借此訛詐公爵夫婦的故事。該文作者阿瑟·黑利對美國現當代文學影響深遠,每一部小說都涉及不同的行業領域,作者深入研究該領域并精雕細琢自己的文字。其小說成功地塑造了不同領域、不同性格的人物,令人印象深刻。文中的三位主人公,公爵、公爵夫人和探長奧吉勒維也是性格各異,作者的刻畫入木三分,其敘事視角也頗有創新。在采用了小說慣用的全知視角闡述故事主線的同時,還根據情節需要穿插了人物有限視角和多重式人物視角,將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點、事件發展的過程以及戲劇性的轉變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讀者眼前。
一、全知視角
全知視角又稱上帝視角,是傳統上的慣用視角模式。敘述者像上帝一樣全知全能,以旁觀者的身份進行敘述,對人物的一切都了如指掌。在文章《訛詐》中,敘述者用他無所不能的眼光描述了故事發生的整個背景環境,如故事開始公爵夫人借故將侍女派遣外出,殘忍地命令怕狗的娃娃臉秘書去遛狗,夫婦二人在等待的過程中如坐針氈。從而迅速得將讀者帶入即將發生的故事當中,充滿神秘的色彩。又如故事中對不同人物的外貌描寫,探長貪婪的小眼睛、滿臉橫肉、粗俗無禮;公爵懦弱不堪;公爵夫人漂亮的高顴骨顯得機敏冷靜、咄咄逼人。配合劇情的發展,這些描述深入人心、栩栩如生。
全職敘述者可以適時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對后續內容起到有效的鋪墊作用,讀者也可從中感到情節發展的大致軌跡。[3 ]同時,敘述者還可以選擇性地傳遞信息,從而制造懸念,使故事更加引人入勝。如文章75段的最后一句,“公爵夫人腦海中涌現出一個想法”以及82段最后一句“然而如何才能將車挪走呢?”作為段落的最后一句話,這兩句無疑都起了很好的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敘事者對公爵夫人思維的描述,引導讀者跟隨公爵夫人一起開動腦筋同探長周旋,由果推因,一件一件要素都理智、邏輯地解決。此時讀者一方面會深深投入故事情節,另一方面也會為公爵夫人的機敏和冷靜所而贊嘆。探長的貪婪、公爵的懦弱以及公爵夫人的果決躍然紙上。就連小小的雪茄也變成了故事脈絡發展的重要道具,文中雪茄共出現過三次,第一次是探長奧吉勒維毫無禮貌地抽著雪茄進了房間,并在公爵夫人表達出不滿后挑釁地將煙蒂彈到了裝飾壁爐;第二次是公爵承認肇事逃逸后探長點燃一根雪茄;而第三次則是雙方達成最后的交易后,探長主動熄滅令公爵夫人厭惡的雪茄。小小的雪茄暗含了雙方激烈的爭斗,最后公爵夫人華麗地反轉都由此物表現出來。仿佛雪茄也變得沾染了人物性格一般。敘述者看似毫無偏私地公平敘述,卻透過雪茄體現出作者對這個骯臟的交易的鄙視以及對雙方人物的諷刺,更進而諷刺了當時社會的上層階級——如公爵一般虛偽、懦弱。
二、人物有限視角
申丹認為全知視角“這種超凡的中介眼光不僅損害作品的逼真性,而且也經常有損于作品的戲劇性。為了減少這些弊病,全職敘述著在敘述時常常會短暫地換用人物有限視角。” [4 ]在人物有限視角中,敘述者無法提供人物自己未知的東西,更無法進行解說。這種通過人物自身的經歷、思維所構成的視角,無疑縮短了人物和讀者之間的距離,從而強化作品的真實性并擴展作品的表現力。
如文章第75段,“公爵夫人再次意識到領導的責任落到了自己肩上,此時,她的丈夫只是個緊張的旁觀者,面對她和壞胖子之間的交鋒無能為力。”早在文章的開始,讀者就通過敘述者的描述意識到公爵夫人的強勢和咄咄逼人,而此時,她也不過是個希望有丈夫保護的弱女子。然而丈夫的懦弱無能讓她不得不堅強起來。從另一個角度讓讀者重新認識了公爵夫人,這個藏在強勢、高貴的外表下的一個弱女子,因為丈夫的無能而要面對如此之多的糟糕的事情。如果丈夫沒有在外花天酒地,也不會有之后的醉駕并肇事逃逸;如果沒有這一切,她完全可以是那個高高在上的公爵夫人,遺傳著近一百五十多年的貴族血統。寥寥數句,令讀者在氣憤上層人士毫無擔當、花天酒地并肇事逃逸的同時,也有那么些許心疼這個可憐的女子。敘事者在這里采用了公爵夫人的視角,瞬間就拉近了讀者和公爵夫人之間的距離,讓讀者對公爵夫人的遭遇感同身受,同時為下文中公爵夫人大量的思考以及同探長之間的交鋒埋下了伏筆。
人物有限視角在展現人物心理方面更加具有真實性和說服力,這是全知視角無法取代的。然而讀者以人物的眼光去觀察,原則上將會傾向于接受這一人物所提供的視覺,會產生偏見與限制。[5 ]
三、多重式人物視角
在這種敘事模式中,觀察者作為故事內的不同角色,通過不同人物的眼光觀察同一個事件。它體現出不同人物對同一個人或事物的不同反應,使讀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到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特點。
如文中奧吉勒維出場的場景:奧吉勒維吸著雪茄進入公爵夫婦的家中,并罔顧女主人的意見,表現出其粗俗不堪、缺乏文化教養,同時也令讀者暗暗猜測他是因為掌握了對方肇事逃逸的證據才如此無禮。面對這一情形,公爵夫人表現較為積極,無論是一開始明確表達自己和公爵對煙味的厭惡,還是直截了當地拒絕回答探長繞彎子的話,都表現出她機敏、強勢的特點,同時也讓人揣測,如果不是擔心別人掌握了自己的把柄,以她傲慢的性格,應當不會允許奧吉勒維的挑釁。相較公爵夫人而言,公爵則表現地毫無水準可言,一開始背對窗戶不知所措,在聽到和車有關的字眼禁不住抽氣,并很快認罪都體現出公爵的懦弱無能。
另外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場景就是文章的53至55段,作者用三句話清楚得表達出三個人對同一個事情的不同看法,再次印證了讀者對人物性格的理解。奧吉勒維以訛詐為目的,卻不明說,暗示對方有所察覺主動提出。面對這一情景,公爵一如既往地木訥,絲毫無法理解探長的真實意圖,而公爵夫人則一針見血地指出探長前來的目的就是為了勒索。這一情節將探長的貪婪狡猾、公爵愚鈍木訥和公爵夫人的精明、強勢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
四、結語
在一部小說中,作者對敘事視角的選用對作品的整體效果起著舉足重輕的作用。使用不同的視角勢必會影響讀者的認知、情感、闡釋以及反應。就文章《訛詐》而言,作者大范圍地使用全知視角,使讀者對故事發生時的大環境、人物的社會背景和故事的發展過程都有較為清楚的認識。適時地穿插人物有限視角則快速地拉近了讀者和人物的距離,讓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能夠隨著人物內心的起伏而掙扎。與此同時,多重式人物視角的運用無疑是錦上添花,通過不同人物對同一事件的反應令讀者對人物的性格有更加深入的理解。阿瑟·黑利以其獨特的敘事方式,給讀者呈現了一幕跌宕起伏,看似老套卻精彩紛呈、華麗反轉的訛詐的故事,使奧吉勒維、公爵和公爵夫人都成為其小說《大飯店》中性格突出的特色人物。
參考文獻:
[1][美]艾伯拉姆斯.歐美文學術語詞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
[2]Martin,Wallace. Recent Theories of Narrative [M].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8.
[3]梁建偉.解讀《德伯家的苔絲》的敘事視角[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1(2):20-23.
[4]申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5]米克·巴爾.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M].譚軍強,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