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農村小規模學校存在許多問題,必須引導學生合理流動,建立經費保障機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育技術現代化,調動學校自身發展動力。
[關 鍵 詞] 農村;小規模學校;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1-0012-01
借參與樂施會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農村偏遠小規模學校校長培訓項目之機,深入項目學校進行基線調研和督導巡視檢查,對農村小規模學校有了新認識。年報統計,本縣本學年共有小學(教學點)179所,200人以下162所,占學校數90.5%,學生8233人,占學生數45.95%。100人以下的學校140所,占學校數78.2%,學生5189人,占學生數28.96%。本縣200人以下小學(教學點)已成了小學教育重頭戲。認真研究推進農村小規模學校建設問題,對于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建設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當前農村小規模學校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農村小規模學校的教育教學基礎設施缺乏
大多數小規模學校缺乏遠程教學設施,文藝體育設施較差。學校缺乏圖書資料,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普九”配置的教學設備及圖書也存在不適應教學需要、教師因怕影響教本閱讀不愿使用的問題。
(二)農村小規模學校課程難以開齊開足,教學質量缺乏保障
有些學校開不齊規定的課程,質量不高。學校主要講授以統考、統測為主的語文、數學、英語三門主學科,其余課程的開設率都非常低。
(三)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1.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工作量大、教師隊伍結構失衡。規模太小的學校,教師上課沒氣氛、隨意性較大,學生學習沒有競爭力。教師課多、工作量大。教師隊伍存在的關鍵問題是年齡老化,學歷與職稱層次偏低,學科結構失衡。中老年教師和民轉公教師居多,年輕教師和女教師很少。教師一般語、數、思品課都能拿下,但對音、美、體課程很難把握,英語學科教師也很缺乏。
2.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的流動不合理。教師大多數為離家較近或者是民辦轉正的老教師。放學后學校變得冷清孤單,文化生活單調,整個學校缺乏活力,沒有朗朗讀書聲和唱歌聲。加上有些女教師休產假,嚴重影響了正常教學活動。
3.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培訓積極性不高。現在的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內容多為通識培訓和專業課培訓兩大類,有些培訓理論與實踐的聯系欠緊密,內容以教育理論知識為主,缺乏實踐性與針對性;有些參訓教師妄想通過一次培訓解決所有實踐問題,不積極協同完成拓展延伸作業,不注意自身的積極消化吸收和試驗使用,培訓效果不完美,參訓積極性不高。
二、加強農村小規模學校建設對策建議
(一)正確宣傳相關政策,引導學生合理流動
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應加強學校建設,提高教學質量,建設附屬幼兒園,從學前教育開始留住孩子、儲備小學生源,向適齡兒童家長積極宣傳國家的教育均衡發展政策,使他們能根據家庭人力、經濟、孩子自身情況,合理就近選擇學校,克服盲從和攀比心理,減小縣城學校生源壓力。
(二)建立經費保障機制,助力小規模學校健康發展
應針對農村小規模學校的實際問題,加強對小規模學校的規劃管理,加大經費和教師統籌力度,促進小規模學校健康發展。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可適度擴大條件較好、交通方便的中心校或行政村小學規模,將周邊微型學校的師生進行適度集中,舉辦寄宿制學校。一來可提高辦學效率,二來可以騰出家庭勞動力,放手進行農業生產或外出打工,加快脫貧致富步伐。可以在學區內盤活資源,調劑余缺,排大課表,統籌工作量,實行“學區走教”,資源共享。應當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教師資源配置;在評定職稱、增加薪酬方面給予優惠政策,鼓勵年輕教師到農村學校任教;加強針對小規模學校的專題培訓,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及管理技能。
(四)促進教育技術現代化
可適度加強網絡資源建設,促進現代教育技術進校園、進課堂,或者建立優質教育資源包,像四川省利州區小規模學校聯盟,可由一位教師精心備課,各聯盟學校在同一時間聯網上同一節課,資源共享;同時也可以下載、整理建立優質教學資源包,開設師資短缺課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甘肅省平涼市崇信縣黃寨鄉油坊小學爭取協調和支持,建成支教中國2.0遠程教室,開設計算機、英語、音美、心理健康等遠程教育課程的做法,值得學習
借鑒。
(五)調動學校自身發展動力
農村小規模學校各自都存在不同的優勢,應該想方設法加以挖掘利用。比如,可以將音、美、體設置成全校大復式課,由一位教師組織教學,其他教師騰出時間備課、改作業或開展教研活動等。應該提倡教師將優質教案根據學生實際進行修訂后直接打印用于教學,以便教師騰出時間指導學生學習。應通過教育改革和教學創新培養全科型教師、開展復式教學、使用教育技術、開展教學改革等,提升農村小規模學校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趙丹,曾新.國外農村小規模學校的發展策略及政策啟示[J].外國教育研究,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