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也逐漸由“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變,需要教師不斷思考,去發現問題并將問題課題化、課題課程化,但是有很多教師卻苦于找不到適合的研究課題,從課題研究的初始階段——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探究如何尋找教育教學中困擾師生成長的“真問題”,用“真問題”進行課題定位,打開課題研究之門。
[關 鍵 詞] 教育教學;真問題;課題研究;定位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1-0029-01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難點和熱點問題呈現在我們面前。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與時俱進,用研究和創新換來先進的理念和持續的動力,實現由“經驗型教師”向“科研型教師”的轉變。
但就目前來看,很多老師雖然對研究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很感興趣,卻苦于找不到適合的研究課題,因而無法通過課題研究來有效地指導教學。而實際上,教師要研究的課題俯拾即是。但并不是所有教育領域中發生的問題都可作為研究課題,只有那些存在于真實的教育情境中,而非存在于研究者和決策者觀念上的問題,即“真問題”才可以定位為我們教師的研究
課題。
一、何謂“真問題”
在教育教學中,無論是教師的教學活動還是學校的發展都有一個目標期望值。于教師而言,就是要把教學水平提高或達到一個設定的目標;于學校而言,就是學校內涵的發展、品牌的樹立、師資的建設等方面所要達到的目標。但是,在具體教育教學實踐中,這個目標未必能夠達到。這樣在“行為的目標期望值”與“效果實際現狀”之間就會產生矛盾,這個矛盾,就是教育的“真問題。”
這些“真問題”首先存在于教師教學生活的主陣地——課堂,是各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令人煩惱的問題。諸如,在教材的使用過程中,對教材分類與整合的處理、課堂效果的提高、導入和教學環節的設計、作業的設計等。再如,課堂上學生不配合、背誦率低、作業質量不高等。這就需要我們不斷演繹、驗證和拓展某些教育理論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在這一過程中,常常會讓我們產生質疑,引起我們的思考,從而發現值得研究的問題。
然而,有些問題雖然發生在教育領域里,表現的也是教育現象,但它不是由于教育本身的原因產生的,因而就不能用教育本身的方法來解決。諸如,發生在學校里的犯罪與學生學業負擔過重等問題,這些問題屬于社會問題,而不是教育的“真問題”。
就教師的教學實踐而言,“真問題”可以分為三種類型:(1)明顯存在,需要我們直接面對,又必須想辦法加以解決的問題。比如,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紀律松散與不喜歡學習等,這都屬于直接性問題,也就是“是什么”的問題。(2)將教育理論、教育觀念與教育經驗應用于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所遇到的問題。比如,小組合作教學應該怎樣操作、綜合實踐活動應該怎樣開展、核心素養教學怎么設計等,這屬于探索性問題,也就是“怎么樣”的問題。(3)具有“問題意識”的教師,為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通過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回顧與反思所發現的問題。
二、如何尋找教育中的“真問題”
理解了什么是教育的“真問題”,就解決了課題定位的原則,而如何尋找教育中的“真問題”,則是課題定位的方法和技巧
問題。
1.要有強烈的問題追問意識,要透過看似“正常的現象”找到“真問題”。如果眼里沒有問題,心里沒有期待,也就不會有改革與發展。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總會出現一些新現象、新問題,教師難免會被一些問題困擾,當你有了焦慮、不安、痛苦、煩惱的心理狀態時,發現“真問題”的機會就來了。
例如,有的學生在課堂上不愿意發言、小組合作學習時不愿意參與,有的教師把它視為司空見慣的“正常現象”,問題意識強烈的教師則會對此感到困惑,會不斷追問:他們為什么不參與、不發言,這種現象會造成什么后果,怎樣解決這一問題,解決這一問題有什么意義,這樣不斷深入地追問,就能得到一個有價值的“真問題”。
2.要善于捕捉教育教學中的典型事件,提煉出“真問題”。每位教師教育教學中所經歷的事件,是考驗教師教育機智的最好機會,這些事件就是提煉“真問題”的最好素材。
例如,信息時代的今天,學生使用手機和網絡的能力很強,同時他們對網絡的依賴程度也很大,手機和網絡給學生的精神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而經常發生在教師身邊的典型事件就可提煉出“如何引導學生趨利避害地正確使用手機”這一“真問題”。
3.強烈的好奇心是發現“真問題”的前提和保證。好奇心是我們發現問題的起點,也是解決問題的動力。有了好奇心,就會促使自己去主動關注教育的熱點、難點問題,就能找出有研究價值的“真問題”。
例如,在教育界最新提出了“核心素養”理念,有的教師在好奇心的驅動下就會對核心素養的概念、核心素養的課程組織形式、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設置與基于核心素養的學科知識等問題進行深入的學習探究,這樣就會發現“真問題”。
總之,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發現“真問題”是進行課題研究的起點,是定位課題的前期工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及時對自己的教育行為進行總結與反思,發現更多有價值的“真問題”,并對那些“真問題”以科研的思路去正視與審視,然后加以概括與提煉,將其定位為研究課題,用來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使我們真正實現由“經驗型”向“科研型”教師的角色轉變,做一名有教育思想的研究型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