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課堂教學改革是職校教改的重要環節,“導、學、說、做、評”五步教學法的教學實踐證明,能較好地解決職校課堂低效的問題。
[關 鍵 詞] 課堂教學;五步教學法;機電專業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1-0063-01
為了改變職校課堂教學的教學效果差,課堂內容理論性強,實踐性差,學生聽不懂,學生厭學、逃學的不良狀況,學校領導層為此多次召開領導與骨干教師座談會,商討課堂教學改革的新措施。經過研討,結合本校實際,學校決定將課堂教學方法作為改革的突破口,將上課的基點定位于學生的“動”。為此學校提出了兩點要求:(1)課堂氣氛要熱烈、和諧、民主,學生要敢問、敢說、敢做,形成一種積極主動、爭先恐后、緊張活潑的課堂學習氣氛;(2)學生參與人數要多,密度要大,力爭做到人人動起來。這一點也是課堂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這也打破了學生對教師和教材等權威的盲目崇拜,學會自我教育,使學生對教育活動有實質性參與。為達到這兩點要求,根據本學科的特點,提出了“導、學、說、做、評”五步教學法,作為課堂教學改革的實驗方法。該方法實施以來,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師生都認為是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新方法。
通過對各位專業課教師的示范、觀摩課比較、歸納,我們將五步教學法的一般模式和特點總結如下。
一、模式
(一)時間安排
按(5∶10∶5∶20∶5)比例安排,即導(5分鐘),學(10分鐘),說(5分鐘),做(20分鐘),評(5分鐘)。
(二)師生合作,學生小組合作。
(三)教學方式
1.課堂教學的三項要求:關注個體差異;鼓勵主動參與;促進和諧發展。
2.教學過程的五個步驟:導、學、說、做、評。
導:就是教師根據本專業教學大綱,制訂出可行的教學計劃,依據教學計劃出示本節的教學目標,并結合當前工業發展現狀,讓學生知道學習本節內容的必要性。
學:就是教師把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原理、應用特點,通過多媒體形式告訴學生,讓學生知道要學什么、怎么學。
說:就是學生分組合作,討論、歸納本節課要掌握的內容和處理方法,篩選出優良的實施方案。
做:就是學生根據上面制定的實施方案,去練習和操作,消化知識,訓練技能。
評:就是教師和學生一起對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判,指出優點和不足及改進的方法和措施。
3.教學方式不是單行運行,而是根據課堂教學目標多少而循環應用,逐一達標。
二、特點
1.關注了全體學生的生存能力,注重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能力,能幫助學生形成明確而持久的學習動力。
2.關注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真正做到了課堂上有事干,解決了學生上課精力不集中、開小差的問題。
3.關注了全體學生的價值。在課堂上教師寬容和鼓勵學生的一些不合常規的思維方式,接納他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并加以正確的引導。
為了讓讀者更詳細地了解五步教學法,下面以一節《電子技術基礎》課為例,來介紹“導、學、說、做、評”在課堂上的具體應用和實際效果。
地點:電子實驗操作室。
人員:楊老師和26名2016級機電班學生。
課題:并聯型穩壓電源。
1.教師利用多媒體把《并聯型穩壓電源》電路展示在屏幕上,簡單介紹該電源電路在機電、家電(如臺燈、手機充電器)等方面的應用,并在屏幕上出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1)認識《并聯型穩壓電源》電路的組成及功能;(2)學會電路的焊接與調試。
2.教師介紹電路的組成及功能。
3.學生分組對電路組成結構進行討論。教師讓每小組把本組的規劃說一遍,然后師生共同討論,確定出電路焊接的步驟,并展示在多媒體屏幕上。
4.教師把組裝《并聯型穩壓電源》的元器件分發給學生,學生各自到自己的試驗臺上進行焊接。此時,教師巡回指導,并提醒學生要注意的問題。
基礎好的學生很快就完成了焊接,老師檢驗合格后,宣布該同學為驗收員,負責其他學生焊接電路的驗收。
此時老師在多媒體屏幕上打出了幾個思考題供學生課下思考:(1)你所焊接的電路是否成功?若不成功,請分析其原因。
(2)請總結該電路的工作原理。(3)電路中的那些元件易出問題?如何檢修?
最后,老師展示了幾個學生的焊接電路,并表揚了具有新創意的幾個學生。
整堂課下來,既緊張又活潑。緊張的是課堂容量大、內容多;活潑的是學生主動性高,敢發言、敢做。使課堂內容實現了由“純知識型”向“能力、情感型”的轉變,其結果就是課堂上無一人睡覺,下課時人人面帶笑容。學生對這樣的課比較感興趣,并且很有成就感、幸福感。
校長對本校實施的“導、學、說、做、評”五步教學法總結為:(1)五步教學法充分體現了職專生學習和發展的主體;(2)現代職業教育過程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協同活動的過程。(3)現代職業教育應把發揮和培養學生的主體性作為一項核心目標。(4)“五步教學法”能很好地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師生關系。
校長充分肯定了“五步教學法”的課堂效果,加深了對五步教學法的認識。雖然五步課堂教學法改革才剛剛啟動,但是我們已經看到了在教學改革春風下所呈現的嶄新面貌,努力吧。
參考文獻:
[1]楊代強.淺談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21).
[2]赫智慧.淺談課堂教學改革[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