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電子實訓課既有助于學生理論知識的鞏固,又可以提高其動手實操能力,因此,在電子專業課程中的地位極其重要。教師可以把教學過程中把需要學生掌握的方法、步驟制成直觀、形象的教學微視頻并上傳至校園網絡平臺上,使學生能夠隨時隨地進行點播學習。主要分析和探討了微課在電子實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電子實訓課程的教學效果。
[關 鍵 詞] 微課;電子實訓 ;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1-0081-01
電子實訓課程的實訓目標是讓學生熟練掌握基本元器件的篩選與檢測、電子儀器儀表的使用等知識。如果單憑教師課堂上的一張嘴來抽象地講解,學生根本無法知曉其中的原理,微課的出現猶如在電子實訓教學方法中注入了新血液,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實效。
一、中職電子實訓教學現狀分析
中職校對實訓教學完全不重視,大多數實訓課程內容仍是一些驗證性的實驗,并沒有添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等環節,過程十分枯燥。
課堂教學的中心仍然是教師,課堂上教師總是把實訓原理、實訓流程以及注意事項全盤托出,甚至于操作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問題都會事先列出,最終導致學生遇到問題也不會認真思考。
對實訓課最終的實習成績,教師主要參考實習報告及出勤情況,完全忽略實訓過程以及一些操作規范,導致學生一直過于關注實驗數據而忽略其他問題。
電子實訓課程項目內容繁雜、范圍較廣,而且涉及的許多概念也非常抽象,在實操過程中無法做到面面俱到的講解。
二、采用微課教學的必備條件
(一)準備上課所需的微課件
專業教師在上課前應充分研究大綱,分析課程的重難點,并針對性地搜集相關素材做出相應的微課件,以備后期使用。
(二)具備能夠展現微課件的硬件環境
微課基本都以視頻及音頻等方式呈現,因此,教室中必須配備多媒體教學系統設備。
(三)建立師生互動的平臺
微課件除了滿足教師在課堂上使用,還應該讓它在課前預習環節和課后復習環節充分發揮其重要性,因此,可以建立校園網、微信和QQ等互動平臺,以方便師生之間的交流。
三、微課在電子實訓中的應用
在省教研組創建的過程中,電子專業組制作了大量適合中職電子專業學生使用的微課件。下面以電子實訓項目流水燈電子制作為例,談談如何在此項目實施過程中引入微課。
(一)在課前預習環節引入微課
本次實訓課程的學習任務包含了安全用電、裝配規范等。教師可以將平時積累的學生正確操作過程和錯誤操作照片制作成視頻,必要的話配以相應的音頻講解,后期將其收集整理導入微課件,最后上傳至互動平臺。教師在上課前要求學生進入平臺下載觀看相應的微課件完成預習工作,提前感知實訓項目內容。
(二)在課堂教學環節引入微課
電子實訓操作性強,需要學生事先對項目所需裝配的元器件有一定的認識。尤其在講解常用元器件的基本知識、檢測方法時,若事先制作好相關微課視頻供學生上課時觀看,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在制作微課件時,一個微課件的內容也不宜過多,只需介紹其中的重難點即可。
(三)在課余環節引入微課
在實訓項目完成后,教師可以將電路的原理分析、裝配過程、仿真測試、知識擴展等內容制作成微課件,這樣既可以補充本項目課堂內容,又可以長期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資料。
四、使用微課的一些體會
雖然微課相當于在電子實訓教學中引入了新思路、新元素,但在實際項目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
(一)微課件資源不充足
一個電子制作項目的教學往往需要事先準備好大量的微課件,而一個微課件從制作準備到最終完成,往往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職業中學電子專業教師基本都是課時多、任務重,根本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搜集足夠的素材并制作出精美的微課件,最后只能敷衍了事,導致適得其反。
(二)課堂管理的難度較大
大部分中職學生由于中考時成績較差,已經養成了不良的學習習慣,根本不愿意進行主動學習。而使用微課件教學就必須使用電視、手機、平板、電腦等多媒體設備,在使用這些媒體設備時,學生容易被其他的,比如,游戲、QQ等外在軟件所吸引,教師又不太好監管。那么在使用微課時如何有效地管控好學生,這也成為今后需要探究的課題。
(三)存在過度依賴微課的現象
中職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自主性還無法達到通過觀看微課件就能掌握知識和技能的程度,因此,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督促和指導。
當然,自主學習模式不應該只是微課,微課只是眾多模式中的一種。電子專業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應勤于思考,爭取引進更多好的、先進的教學方法,從而促進中職電子電工專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凌凡干.微課促進信息技術課堂革新[J].速讀,2015(4).
[2]劉西玲,常多貴.淺談微課在電子技術課程課程中的應用[J].科技展望,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