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仿真軟件在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的合理應用,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還能有效緩解各個院校實訓設備不夠的問題。在此,將以如何更好地在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應用仿真軟件為主要內容,進行相應的策略探究。
[關 鍵 詞] 電子技術;仿真軟件;應用探究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1-0083-01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仿真軟件逐漸走入了廣大一線教師的視野。仿真教學是一種能幫助電子技術教學跳出傳統教學模式的重要手段,即借助仿真軟件進行實驗和訓練,并搜集相關的學習信息,既節約了學習時間,又豐富了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對電子理論知識的理解和對電子技術的掌握,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電子技術素養。
一、利用仿真軟件設計課程、輔助實驗
在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雖然數電以及模電實驗都有著現成的操作實驗箱,但是,像實驗室、實驗箱這樣的硬件都是固定的,即限時、限地方,而教學的時間卻是有限的,并且不能因為場地的需要而隨便換位置和場地,仿真軟件卻可以改變這一教學不足,不受時間和場地的限制,而且在器件的選擇上也十分靈活多樣。雖然仿真軟件不能完全代替實驗箱這種硬件教學設備,但是可以起到很好的輔助教學作用。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以實驗的材料為依據,借助仿真軟件操作、調試沒用進實驗室實地教學的電子電路。而且這一環節最好設置在理論知識教學之后,即學生只有對基礎知識有了初步認識,才能具備調試、操作的能力。具體實施過程為教師先要求學生借助仿真軟件認識電路,充分了解電子技術的工作原理,之后再引導學生進行安裝和操作調試相關的電子電路的硬件系統。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在仿真軟件的幫助下,可以很好地對電路進行分析和安裝學習,能有效實現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和內化,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利用仿真軟件改革傳統、轉化觀念
電子技術試驗是培養學生電子實際操作技能的核心所在,主要的教學內容包括認識和學習電子元件、電路功能以及對數據變量進行測量、分析。傳統教學實訓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而仿真教學則更偏向于對理論原理的學習,是對電子技術的定向性分析,這兩者之間主要存在以下不同:(1)儀器使用不同。實際的儀器比模擬儀器使用起來要更復雜,但是卻能鍛煉學生的嚴謹性和實踐調試能力。(2)認識元件的不同。傳統實驗教學中要判斷元件的好壞,但是在仿真教學中,學生只能看到理想的元件模型。(3)電路故障問題。在傳統教學中,真實的路線搭配以及對電路故障的排除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但是在仿真教學中,出現故障的現象很少,甚至不出現。從以上表述可以發現,傳統教學與仿真教學各具優劣,為此,為了更好地發揮電子技術課程的價值,教師就要切實地將仿真軟件引入課堂,借助其改革傳統、完善教學過程。
三、利用仿真軟件創設情境、活躍氛圍
如果說課堂是“根”,那么教學情境和氛圍就是裝飾用的“綠葉”,換句話說就是,良好的情境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關鍵所在。為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積極發揮仿真軟件的模擬、多樣、靈活的性能,為學生創設出合理而科學的電子教學情境,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電子技術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固定偏流共射組態放大電路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先向學生分析電路動態與靜態兩種不同狀態下的工作原理,借助仿真軟件的交互式功能,斷開vi,調整器件的參數,并觀察Q點電量值的變化情況,之后,再加入vi,進行對比觀察,適時改變輸入數據及信號的幅度等,分析輸入變化范圍,觀察飽和現象,使學生可以在獲取理論知識的同時,有身臨其境之感,即感受到教師創設電子技術課程情境的生動性、趣味性和科學性,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可以在加速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內化知識,為接下來的實踐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避免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出現不明就里的情況。也只有這樣,仿真軟件才能真正將其具有的價值發揮出來,電子技術課程才會有更好、更快的發展。
總而言之,仿真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和研究方式,其在實際電子技術教學中能起到極強的輔助作用,在課堂教學中能有效而合理地將教學環節改進和完善,使仿真軟件得以與傳統電子技術教學模式融合在一起,從而達到提高學生電子技術綜合素養、推進課堂發展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楊晶晶,劉延飛,慕曉剛,等.仿真軟件在《數字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電子技術,2013(20).
[2]呂昕.仿真軟件在數字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