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心理健康的教育是伴隨人一生的教育。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個體進行教育的起始點,影響著人一生的發展。它是現代幼兒教育領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視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心理素質。
[關 鍵 詞] 幼兒;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1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1-0158-01
多年以來幼兒園普遍注重智力、幼兒衛生、保健方面的教育,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關注甚少。家庭中家長對于幼兒的物質需求、知識的學習過度關注,但對幼兒心理健康領域的教育關注不多。我國頒布的很多法律條令中也明確指出幼兒園所一定要把幼兒的生命價值和幼兒的健康置于工作的核心位置。因而,全社會在關注幼兒健康問題時不能只停滯在身體健康的層面,還應加強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關注。
一、關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對幼兒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是國民教育的關鍵,幼兒教育關乎孩子小學階段的學習與生活,是幼兒一生發展的關鍵期,是幼兒一生個人發展和良好人格品質培養的基礎。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3~6歲是狹義的幼兒期,是幼兒心理逐漸發展、人格逐步完善的重要時期。該階段的幼兒在心理上還沒有達到相應的成熟水平,自我調節、自我控制的能力和水平還很低,自我意識的發展尚處于萌芽狀態,在不良環境的影響下極易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幼兒的心理健康程度將會對他們的認知、情感、個性品質、道德水平的發展以及社會適應水平等產生長遠的影響。
二、常見幼兒心理健康問題的癥狀與判別
(一)行為與心理表現與周圍環境不適應
兒童如果不理會現實,忽視四圍的環境,也是心理問題的信號。例如,在正常的情境中,兒童卻經常出現一些不適當的憤怒、莫名其妙的緊張、沒有原因的猜疑、與周圍人很難建立起互助合作的關系等,都表明個人的心理與行為可能有一定的問題。所以,對兒童心理與行為上所表現出來的問題,應認真區分是周圍環境造成的,還是其本身的原因引起的,仔細觀察其心理反應是否與周圍環境相一致。
(二)行為與心理表現過于頻繁
有些幼兒在自控力上表現很差,情緒波動性較大,在做事時注意力轉換速度過快,常大喊大叫;有些幼兒有過于頻繁的奔跑、攀爬等行為,很難安靜下來,常常顯得坐立不安,注意力很難集中于某一事物。注意時間短暫做事往往有頭無尾,上課常常不聽講,注意力容易轉移,不能集中思想做功課或其他工作。不能將注意力關注于某一種游戲活動。像這些某類行為發生次數太多,即行為過度,極有可能是心理健康出現問題。
(三)行為與心理表現比較異常
幼兒在心理方面出現的問題與障礙,很多屬于幼兒生長發育過程中固有特定的障礙,假如在一定的生長發育階段出現屬于正常,但是有些行為過分表現或者出現的場合有悖常規時,我們認為它是異常的。幼兒的心理是否異常取決于兒童的心理表現是否與年齡相稱,以及特殊心理表現出現的頻率。兒童的某種不太正常的心理表現如果經常出現,就需要注意了。例如,大部分兒童都有一兩種懼怕,如怕黑、怕大聲等,但隨著生長發育水平的逐漸變化,這種無名恐懼不需特定的幫助也會逐漸消退。但是有些孩子對一些事物有不明確的懼怕,影響到孩子社會化的過程,這種表現就不正常,我們應該及時關注。
三、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一)樹立正確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對于健康的關注也越來越多,家長也在社會速變的過程中思考和關注著幼兒心理健康的發展,對幼兒健康水平的理解也從早期只注重身體健康沒有疾病的問題,逐漸過渡到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性良好和道德健康上,除了擴大了幼兒心理健康研究的范圍,還提出了一系列幼兒心理健康的指標,但在實施過程中還需要社會、家庭、學校群策群力,探索出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如游戲法、角色扮演法、討論法、實踐法等。理念是教育的先導,因此我們除了探索幼兒心理健康的方法外,更注意的是加強教育理念的與時俱進。
(二)引導幼兒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
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由于年齡過低、社會化程度低、家庭子女的個數較少,無法形成交往需求等。但隨著社會化范圍的擴展,幼兒交往的重心也發生了轉移,從家庭逐漸轉向了同伴群體,同伴群體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產生了重大影響,孩子和同伴交往的過程是摒棄嬌生慣養的管教方式和自私自利行為的關鍵,同伴行為的言行對于孩子文明習慣的培養和仁愛之心的培養起到了關鍵作用,因此家長要積極為孩子搭建同伴交往的平臺,促進孩子社會化的過程,在同伴交往過程中形成孩子積極、向上、善良、寬容的品質,為幼兒心理健康提供重要的渠道。
(三)開展心理輔導
社會、家庭、學校應根據幼兒的人格特質、行為表現等對幼兒適時進行心理輔導。心理輔導的途徑、方式多元化,家長、教師應在掌握一定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善于運用自己的特殊角色,及時為幼兒開展心理輔導。比如家長可以在家庭教育中通過家庭出游、角色扮演等方式讓幼兒感受到愛,培養孩子愛的品質。教師可以通過集體游戲、家園合作、語言交流等方式克服幼兒自卑、膽怯、不合群等不良特質,讓幼兒積極、樂觀地成長。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也是一項全民活動,要積極關注幼兒的心理發展狀況,不斷思考、學習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全方位形成教育的合力,加強對幼兒心理健康水平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