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這些天,遠在倫敦的我居然見到了很多國內的老朋友。
強國專門來我居住的哈羅小鎮探望我。他從中國來英國讀書時,曾是我的室友,后來留在英國工作了一段時間,五年前決定回國發展。現在,他在上海有很好的工作,買了房,結了婚,生活非常美滿。
強國還帶了一個朋友來。這個朋友常駐倫敦,是中國一家金融公司的歐洲區的負責人。據這個朋友介紹,他們公司的倫敦分部已經有一百多名員工,業務做得風生水起。
還有一個來英國度假的老朋友。她當年在英國大學畢業時曾為要不要回國猶豫很久,沒想到回國僅僅幾年,她和男友創辦的互聯網公司的營業額就已經達到數億元人民幣。她告訴我,她現在想清楚了:對中國人來說,中國才是最好的地方,接下來會是中國發展最好的時代。
仔細回想起來,這幾年,留英的中國學生的“中國觀”其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六七年前,我剛來英國時,一些中國留學生畢業后會申請為期兩年的PSW(畢業后找工作)的簽證,希望能利用這段時間在英國找份工作,以便未來申請長期居留。但現在,隨著英國簽證政策收緊和中國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一畢業就義無反顧地離開了。
那些留在英國工作的中國人大部分在中資企業或與中國市場緊密相關的英國機構工作,還是在“吃中國飯”。
“中國”越來越成為英國的一個現象。倫敦地鐵里不時可以看到中資企業的廣告、中國電影的海報。如果去逛倫敦市中心的騎士橋、牛津街等購物區,你聽到普通話的頻率會遠遠高于聽到英語的。中國的共享自行車今年出現在倫敦和曼徹斯特,引起英國媒體熱議。倫敦核心區的地產被中國買家拿下的消息常常見諸報端。
從留英學生不想走到不想留,再到中國人收購英國企業,買下英國商業地產,這些變化其實具有象征意義,背后的深層原因是世界格局的變動。哪一邊更代表未來,不言自明。
留英學生愿意回國還有一個原因:世界變得越來越小,即使回國了,也隨時可以作其他選擇。我的這些老朋友都很肯定,干事業最好的機會還是在當下的中國。(摘自《瞭望東方周刊》2017年第39期 圖/子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