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在北京同多米尼加共和國外長巴爾加斯簽署兩國關于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多米尼加共和國也發布總統公告,宣布承認一個中國原則,與臺灣地區斷絕所謂“外交關系”。
中多兩國交往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華人曾在多米尼加復國戰爭和戰后建設中做出貢獻,還受到過該國官方表彰。
根據多米尼加歷史學家何塞·切茨·切科和阿德里亞娜·桑的研究,19世紀的中國戰亂不斷,普通民眾生活貧困,很多中國人作為勞工來到美洲謀生。許多華工最終在古巴、波多黎各和多米尼加這些加勒比國家留了下來,并在當地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位置。
1861年,多米尼加政局發生巨變,在獨裁總統佩德羅·桑塔納的請求下,西班牙重新兼并獨立僅17年的多米尼加,桑塔納搖身一變成了西班牙總督。不久后,西班牙干脆撤掉桑塔納,再度對多米尼加實施直接殖民統治。西班牙殖民者實施的一系列歧視政策激怒了多米尼加民眾,1863年8月,多國人民掀起轟轟烈烈的復國戰爭,卡波蒂洛山上飄起的國旗標志著復國戰爭打響。很快,除了殖民者控制嚴密的首都圣多明各及其附近幾個城鎮外,全國其他地區都沸騰了。就在這場戰爭中,多米尼加首次記下了一個華人戰士的名字——“中國人潘喬”。多米尼加媒體稱,大約1864年左右,“中國人潘喬”毅然加入多米尼加起義軍,他是起義軍的重要成員,戰功卓著,多軍專門強調了他的戰績,“來自東方的戰士參加了這場血火交織的復國之戰”。在起義軍的英勇拼殺下,1865年3月3日,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二世不得不簽字取消對多米尼加的兼并。當年7月15日,西班牙軍隊全部撤離多米尼加。
學者稱,華人為多米尼加的戰后建設做出了很大貢獻。銀港省省長塞貢多·英伯特(1887年~1889年任多米尼加副總統)很欽佩華人的工作熱情和態度,在他的倡議下,銀港省華人數量大幅增加。20世紀初,多米尼加的華人迎來新一輪移民高潮。到1929年,當地人大多對華人持積極態度,主流報刊記者也經常報道華人對多米尼加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在此后多年時間內,多米尼加政府實施了鼓勵和刺激華人移民該國的政策。
(摘自《環球時報》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