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韋爾斯利學院檔案館里有一批宋美齡早年書信,其中透露出在與蔣介石婚戀之前,宋美齡曾有過不少追求者,也有過自己喜歡的人。這批書信是宋美齡寫給她的美國大學同學埃瑪·德隆·米爾斯的。
1917年6月,宋美齡從美國韋爾斯利學院畢業后和哥哥一同回國。就在回國的輪船上,宋美齡遇到了令她“神魂顛倒”的Van Eivigh。此人是一名建筑師,父親是荷蘭人,母親是法國人。在船上相處的十多天里,兩人互相吸引。19歲正是渴望愛情的年齡,當Van Eivigh提出要宋美齡嫁給他的時候,少女心動了。
但她的感情問題受到了父母的干涉。他們不想讓年僅19歲的小女兒過早地結婚,更不愿讓她嫁給一位外國人,因此堅決阻撓宋美齡和Van Eivigh見面。
父母的態度使得宋美齡的情緒很低落。1917年8月16日,在給密友米爾斯的信中,她寫道:“我很樂于待在家里,也不想結婚,特別是因為我告訴過你,在船上遇見了‘我的命運’。既然我不能和我真正在乎的人結婚,我也不會和其他任何人結婚,除非是為了名聲和金錢。”
回國后,早已相識的異性朋友HK斷斷續續對宋美齡展開了長達兩年的追求。
關于HK的身份,宋美齡在1918年1月13日的一封信中透露:他的父親是上海兵工廠總辦。顯然,HK家算是有權有勢的家庭,但這并沒有成為HK吸引宋美齡的優勢。
1918年1月,宋美齡的姨夫牛尚周因病去世。牛尚周生前擔任江南制造局(即上海兵工廠)的秘書,HK向宋美齡表示他將接替這一職位。兵工廠秘書的職位,帶有半政治性,是很有前途的一份工作。急于取得這個職位的HK,此時此刻更想要宋美齡嫁給他。宋美齡認為,適合搞政治的HK在給自己寫信的同時,也同樣多地給宋子文、宋藹齡和孔祥熙寫信,家人對此覺得很好笑。于是,宋美齡致信米爾斯,說自己已不想再見到HK。
在拒絕HK的同時,1918年有兩位男士先后走入宋美齡的視野,其中一位留過美,但早已結婚。另一位年長15歲的優秀男士向宋美齡求婚,在宋美齡眼中,這位優秀男士是個紳士,善良、體貼,具有很強的執行力,并且很富有。但宋美齡明確告知對方不愛他,而且永遠都不會愛他。
顯赫的家庭,優越的條件,風華正茂的年齡,仰慕者自然很多,人們忍不住去猜測宋美齡是否已名花有主,謠言就在這樣的猜測中產生了。1919年7月14日,宋美齡在給米爾斯的信中提到,上海這座城市到處都是她已經訂婚的謠言,而且每個謠言都捆綁著一個不同的男人。
回國后的兩年中,宋美齡在情感上有過起起落落,有過心動的人,也被愛過和喜歡過,但所有的人和事都如浮云般慢慢飄逝。自此至1921年,宋美齡給米爾斯寫信的頻率沒有頭兩年高,信中很少談及感情問題。
(綜合《名人傳記》《新民晚報》《人物周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