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在售的1000多款銀行理財產品中,平均收益率已接近4.8%。其中,50%以上的產品預期收益率都在5%以上,在業內人士看來,受國內金融持續去杠桿、國外多家央行加息等因素的影響,2018年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還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
例如,2018年1月,融360監測數據顯示,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86%,較上個月上升了0.02個百分點,維持溫和上漲。
但是從普益財富研究得到的數據顯示,銀行產品收益率走高的同時,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意愿卻在降低,出現了“量減價升”的局面。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國有大行和城商行成為理財規模增長主力,全年增速分別為 5.7%和7.3%,而股份行和農村金融機構的理財規模則有所下降,分別較去年下降了2.5%、4.3%。整體來看,銀行理財產品規模增速正在逐步放緩,投資者購買的意愿在降低。
隨著理財產品可選擇性越來越多,增速不斷下降的傳統銀行理財產品還值得投嗎?
銀行理財VS貨幣基金
目前,在監管層意欲打破剛性兌付的政策下,以保本為主打的理財產品逐漸退潮。保本銀行理財產品正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銀行也在逐漸停止對保本理財產品的銷售,而凈值型產品逐漸成為新的主流,在這樣的背景下,銀行理財產品與公募基金哪個更值得投呢?
一般來說,貨幣基金與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標的有許多相似之處,并且兩者的收益率也差不多,因此很多穩健型投資者在選擇理財產品時,常會拿這兩種產品來做對比。
在安全性方面,眾所周知傳統的銀行理財產品有“保本”承諾,因此是很多穩健型投資者的心頭好,雖然收益率有時不盡如人意,但是銀行理財產品的規模還是很龐大的。但是在《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發布后,監管層要求金融機構在出現兌付困難時,不得再以任何形式墊資兌付。除了不能保本,銀行理財產品也從預期收益型向凈值型轉變。
毋庸置疑,銀行保本理財產品一旦將“保本”從宣傳中拿出,對投資者的吸引力無疑會大幅降低,因此,目前正處于市場轉型期的銀行理財產品規模將會繼續萎縮。反觀,公募基金在凈值型產品的管理上有相當多的積累,比銀行有著更大的優勢。
雖然也有監管,保本型基金也落幕,但是以“寶寶類”基金為代表的貨幣基金正在替代銀行理財產品,它們靈活便捷、收益穩健、期限較短,成為很多人基礎理財的首選。可以預測的是,一旦投資者習慣了凈值型產品的運作,將會更加偏好公募基金。
在收益率方面,數據顯示,2018年1月,貨幣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持續小幅下行,平均收益率為4.29%,而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整體呈現小幅上行趨勢,3月期產品上行收益率為4.9%,6月期產品為4.93%,一年期為5.03%。
但是貨幣基金尤其是“寶寶類”貨幣基金認購門檻低,最低低至1元。同時,“寶寶類”基金操作靈活,資金流動性較好。
銀行理財產品VS互金產品
互聯網金融時代,帶來的不僅僅是金融可視化,還給互聯網理財產品帶來了極大的優勢,互聯網金融走到今天,已經如火如荼發展了十余年,縱觀過去兩年,新金融一路高歌猛進,正在全面步入用戶的生活、工作以及消費場景中,互聯網金融給予用戶嶄新的移動理財新體驗,特別是在這兩年也得到了政策的認可和監護。可以說,互聯網金融網貸理財產品的發展勢頭銳不可當。那么,與銀行理財產品相比,誰更有吸引力呢?
在認購門檻方面,銀行理財產品的起購金額高,通常為5萬、10萬元起購,而互金產品則相對較低,幾十或者百元即可起投。
在收益率方面,網貸之家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大約在5%,而互金平臺收益率多在10%以上,年化收益率高達18%。進入2017年收益率有所下跌,但是總體還是在5.0%以上。2018年1月,互金產品收益率整體呈現上行趨勢,綜合利率上行22BP至8.60%。主要互金平臺產品種類較2017年12月也有所增加。而同期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整體呈現小幅上行趨勢,3月期產品上行1.8BP至4.9%,6月期產品上行1.3BP至4.93%,一年期收益率為5.03%。
在費率方面,銀行理財產品需要收取手續費、托管費、管理費等多種項目。而P2P網貸平臺中一般僅收充值提現手續費,有的甚至還可以免提現手續費。
在安全性方面,網貸政策落地速度明顯加快,隨著驗收、備案完成,市場上的互金平臺將會更加規范、安全。而銀行理財產品在凈值化的趨勢下,很多產品也不再保本,那么投資風險也會隨之增加。
銀行理財產品VS信托產品
信托理財和銀行理財作為資產配置方式,其資管規模位列我國金融子行業前兩位,可以說這兩種產品是很多投資者的首選。那么,這兩種產品主要有哪些區別?
信托和銀行理財作為兩種投資方式,在投資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差別。例如,銀行理財產品募集到的資金一般通過結構化投資的方式配置到其他金融產品上,這其中也包括信托計劃。而信托理財產品募集到的資金通常是直接投入到基礎設施、房地產和工商企業等實體經濟領域。因此,在收益率方面,銀行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多在3%至5%之間,而信托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大都在7%至10%之間。
然而,在投資期限方面,一般的銀行理財產品大部分期限都比較短,通常不超過365天,因而具有相對較高的流動性。而信托理財產品的期限通常都在一年以上,且由于沒有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統一有效的產品流通平臺,如果在信托產品運營期間想轉讓信托產品,通常還是比較困難的。
更重要的是,銀行理財產品認購起點相對較低,操作便捷,期限靈活,是不少家庭小額短期閑置資金的重要投資方式。高門檻的信托理財產品則更受高凈值客戶的青睞,投資起點更高但收益也更高,投資方向更靈活,還可實現跨資產、跨周期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