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銀行理財、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來說,信托一直被看作是高富帥、白富美才玩得起的理財產品,因為信托理財的購買門檻相對較高,100萬元起步,動輒數百萬甚至千萬元。想買它,首先得是個合格的投資者,而且個人資產不能少于300萬元或者最近3年每年的年收入都不能少于50萬元。
對于資金量不太充裕,卻又希望能參與信托理財的市民來說,合買信托的團購模式漸漸流行起來。其實,湊錢合買信托產品在民間已相當普遍,尤其在經濟發達省市,民間資金比較活躍,理財意識比較強。信托產品比較穩健,湊錢合買能讓小錢獲得百萬貴賓客戶才能享受的高收益,其中的機會在理財意識較強的投資者中廣受認可。
不過,業內專家特別提醒要注意風險,合買信托產品不符合集合信托產品合格投資者的要求。
個人投資信托門檻高
2007年以前,個人投資者參與信托計劃的門檻僅為5萬元,隨著《信托公司管理辦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管理辦法》的修訂和正式實施,從2007年3月1日起,個人投資者參與投資信托公司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的最低投資門檻大幅躍升至100萬元。而且分為“大額”和“小額”,一般大額門檻為300萬元,小額門檻為100萬元。
根據國際通行慣例,風險識別能力和損失承受能力較弱的普通投資者不被認為是信托產品的合格投資者。比如,英國規定,擁有10萬英鎊年收入或擁有25萬英鎊凈資產的個人才有資格參加此類業務;美國規定,擁有500萬美元的個人或機構才有資格參加,且人數不超過100人。
我國的相關法規則要求,資金信托計劃的合格投資者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一是投資一個信托計劃的最低金額不少于100萬元的自然人、法人或依法成立的其他組織;二是個人或家庭金融資產總計在其認購時超過100萬元,且能提供相關財產證明的自然人;三是個人收入在最近3年內每年超過20萬元或夫妻雙方合計收入在最近3年內每年超過30萬元且能提供相關收入證明的自然人。
合買信托模式流行
購物流行團購,很多理財產品也出現團購。當時一家理財網推出“中鐵信托極元匯利1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的團購活動,引起了投資者的熱議,后來因為爭議較大,很快不了了之。不過現實生活中,通過湊份子抱團來購買高收益理財產品的現象并不罕見。
一位信托銷售經理告訴記者,其實在他平時接待的一些客戶中這樣的事情挺多的,很多兄弟姐妹、親戚朋友共同出資來購買一款產品?!爱吘剐磐械拈T檻較高,很多時候100萬元還是很難買到好產品,而能一下子拿出幾百萬元的客戶其實也不多,于是大家就一起湊錢來買產品。”這位經理告訴記者,還有一些人在第一次購買產品時對風險也有一定的擔憂,于是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一起來分擔風險,所以就會幾個人共同出資購買。
某公司的李先生就是經常合買信托產品的其中一位,“身邊幾個朋友都有買信托理財的想法,大家一拍即合,湊齊了300萬元,購買了一款投向基礎資產的信托產品,預期收益有9%,比銀行理財的收益率高不少?!?/p>
雖然通過“合資”已經購買了幾次信托產品,并取得了不菲的收益,但李先生表示,他們的購買行為應該不能算團購,因為從法律的角度講,團購信托其實是違法的,說集資投資更準確一些。
降信托門檻產品不合規
除了大家合買信托產品以期達到降低門檻方式外,還有多家第三方理財平臺通過拆分收益權將投資門檻100萬元的信托產品降到萬元、千元甚至百元級別。
2014年4月,首家嘗試將信托與P2P融合在一起的“信托100”上線百元“團購信托”,隨后中國信托業協會聲明稱,“信托100”網站違反了《信托法》《信托公司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管理辦法》等。
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包括高搜易、多盈理財、梧桐理財等多家第三方理財平臺,都有銷售對接信托的低門檻理財產品。以“多盈理財”信托·理財通1745期為例,購買起點為100元,資金募集后則是用于購買信托/資管。多盈理財人士稱,他們以信托作為基礎資產的行為合法合規,投資者買的是信托的收益權,不是信托的受益權。
信托業內人士表示,銀監會對于信托的定位是高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從這個角度來說,不管哪種模式想繞開這個規定,實際上都是把風險從高風險承受人群擴散到大眾,是不合規的。
合買信托產品存隱患
某信托公司的理財顧問表示,信托屬于固定收益類投資項目,對家庭資產配置來說是不錯的投資選擇?!昂腺I雖然可以,但受益人只能簽一個人的名字,畢竟這么大的金額,可能會涉及一些權益方面的問題?!?/p>
合買信托產品不符合集合信托產品合格投資者的要求。帥國讓提醒,信托產品的投資者要求具備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合買信托產品一旦出現風險,投資者很難維護自身權益。
TIPS:信托收益率或突破8%
集合資金信托產品收益率近期顯著走高。今年1月份集合信托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達7.27%,同比去年年初的集合信托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6.39%上漲了14%。
用益信托發布的《2018上半年信托投資策略報告》認為,今年信托的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將繼續提高,可能突破8%,但全年最高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難以突破9%。
用益信托認為,根據2017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中國將繼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可以預料,央行將會延續2017年中性偏緊的貨幣政策,M2的增速將低于10%;同時,降低企業負債率、抑制居民杠桿率成為銀監會全年的重點工作。上述政策的結果將使國內的資金價格繼續上漲,并傳導到實體企業,使實體企業融資成本攀升,從而使信托投資的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也將繼續提高,并可能突破8%,但難以再現 2017年的高增長局面。因為持續的上漲將引發國內實體企業難以承受,導致經營陷入困境,尤其是房地產行業,因此,用益信托認為全年最高平均收益難以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