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錢包里,是否裝滿了各種各樣的銀行卡?
上大學時,有父母準備的生活費銀行卡;工作了,單位要求辦張銀行卡;換工作了,被要求重新辦理一張銀行卡;換城市了,有了一張外地卡;見人推銷信用卡,辦了張信用卡;看某行的信用卡活動多、優惠多,又接著辦了一張信用卡……我們這一生,總是在辦各種卡的路上,而之前不用的,就被閑置下來,放在抽屜“睡大覺”。誰的手上沒有幾張閑置的銀行卡?這些銀行卡該怎么處理?是繼續放在抽屜里還是注銷呢?若不處理的話是否有不良影響呢?
閑置銀行卡數量驚人
銀行卡主要分兩類,一是借記卡,二是信用卡。借記卡通常有年費,甚至小額管理費等,如果長時間不用,就被稱為睡眠卡,在銀行清理時,可能會注銷;信用卡通常有年費,且卡有5~10年有效期。過了有效期,就不能使用,需要銀行免費換卡,卡號不變。
根據央行公布數據,截至2017年年末,全國銀行卡在用發卡數量66.93億張,同比增長9.27%。全國人均持有銀行卡4.84張,同比增長8.35%。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0.39張,同比增長25.82%。在全國范圍來看,閑置的銀行卡數目超過了21億張。
閑置銀行卡的隱患
銀行業內人士介紹,閑置銀行卡雖然“待在家里、睡在抽屜里”,但其實存在很多安全隱患。
一是存在經濟損失風險。一張銀行卡從開戶起,就會發生如下費用:工本費5元,年費10元,小額賬戶管理費每季度3元。去除工本費,從第二年開始每一年22元。如果開通短信服務,每個月至少2元,每年24元,三項費用合計46元。即便臨時不用卡,且卡余額為零,以上費用照收不誤,待卡上有錢時,一并扣收。個別銀行的某些特種信用卡,不管是否激活,一旦持卡人簽字確認,銀行就會收取年費,增加持卡人的支出。
二是影響個人辦理新卡。一網友吐槽:“早年我在深圳上學辦的郵政卡,如今5年過去了,一直在老家上班,想在老家開戶,結果因那張卡沒銷戶,只能辦二類卡,而要想銷戶需帶身份證、銀行卡去深圳銷戶,這有點坑啊!”無獨有偶,另一網友也吐槽:“去某銀行辦理借記卡,銀行說我不能再辦理銀行卡,因為我已經在該行辦理過幾張銀行卡,需要先注銷之前的銀行卡,再來辦理新的卡片。”自2016年12月1日起,央行規定,同一個人在同一家銀行已經開立Ⅰ類戶的,不再新開Ⅰ類戶,只能開立Ⅱ、Ⅲ類戶,Ⅱ、Ⅲ類賬戶在日常消費和繳費方面有數額限制。
三是影響個人信譽記錄風險。信用卡長期閑置拖欠年費,會對個人征信記錄產生不良影響,從而影響到個人貸款、信用卡的辦理。
四是存在被不法分子利用風險。對于長期不用的已經轉為“睡眠卡”的銀行卡,不少人覺得,如果去銀行恢復,需要繳一筆年費,如果去注銷銀行卡,又會嫌麻煩,所以可能會隨手丟棄。但是被隨手丟棄的銀行卡可能會被“有心人”拿去賣掉,被不法分子作為洗錢詐騙的工具。另外,在一些和銀行卡相關的網上論壇或社交群里,時不時會看到,有人會發帖或跟帖,表示要高價收購閑置的銀行借記卡,如果你輕易相信后果將非常嚴重。例如,不法分子每得手一筆不義之財,就快速地將錢分成小數目的款項轉到收購來的諸多銀行卡里,然后從多個柜員機里將錢取走,或將銀行卡帶去境外進行消費,或與商戶勾結以虛構交易方式套取現金,實現資金的轉移,并使非法資金合法化。一旦警方發現,通過取款銀行卡也只能找到原持卡人。來自公安機關的信息顯示,目前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活動中,犯罪分子用于轉移詐騙資金的銀行賬戶和支付賬號之一,就是直接購買個人開立的銀行賬戶和支付賬戶。
閑置銀行卡的處理
銀行卡閑置不用,自然應找發卡銀行妥善解決。但記者發現,各家銀行針對這一問題的說法不一。有的銀行稱,該行借記卡每年需收取10元年費,若余額不足形成欠費,需要補齊欠費才可注銷;有的銀行稱,閑置的借記卡,超過一定期限后會自動注銷;有的銀行稱,不會自動注銷,但也不收年費和小額賬戶管理費,客戶可隨時自行注銷。
劉女士先后在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辦理了借記卡及信用卡。面對其中的閑置銀行卡,她決定前往相應的開戶行一一銷戶處理。在注銷銀行的借記卡時,銀行工作人員扣除了欠費,退還了卡里的幾十元余額,并當場剪卡。
如果你手里有長期閑置的銀行卡,千萬別等著銀行主動聯系你,最好的辦法是自己主動到銀行網點進行注銷。借記卡可通過兩種方式銷戶:一是本人注銷,本人帶身份證和銀行卡去開戶當地城市的網點柜臺辦理銷戶。二是銀行自動注銷。工商銀行工作人員表示,閑置的借記卡,在卡里沒錢的情況下,銀行一般會自動注銷,不會影響信用。但如果是信用卡,必須辦理注銷,否則需繼續繳納每年的服務費,個人信用會受到影響。多數銀行都規定,信用卡銷戶最好通過電話辦理。注銷信用卡之前,要確認卡內無欠款、也無多余存款。待客服核實信息后會告之注銷成功,45天之內沒有任何存取款情況就自動銷戶了。
銀行工作人員透露,信用卡如因個人原因不再使用,自行損毀磁條后賬戶依然存在,對于不再使用的信用卡一定要辦理銷戶,否則很可能會影響個人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