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李女士,34歲,定居北京,為某互聯網金融企業合伙人,丈夫唐先生32歲,為該互聯網公司CEO,公司年利潤500萬元左右。二人均有“五險一金”,李女士為自己在香港投保了2000萬元保額壽險及1000萬元大病險,二人育有兒子3歲, 李女士準備生二胎,并想做資產配置、資產隔離、資產保全。家庭擁有5套北京房產,1套三亞別墅,均無貸款,現金及存款700萬元,每年合計開支200萬元。李女士比較擔心萬一丈夫或企業經營有什么意外,生活將沒有保障,財產無法完好無損地傳承給孩子,所以她希望有合適的保險可以規避這部分風險,從而有一個安逸的晚年,什么保險規劃最合適?
一、分析與判斷
這是一個典型的高凈值家庭結構,因為政策及大環境,所以公司處在巔峰狀態。但因金融行業一直處在風口浪尖,大浪淘沙,企業面臨的政策風險、市場風險、財務風險、法律風險、團隊風險等不容小覷。同時,企業家還面臨著婚姻、身體健康等風險。這些都是像李女士這樣的企業家太太所擔憂的,加之李女士準備要二胎,利用保險這個金融工具提前做好風險規劃至關重要。
對于李女士的擔憂,從專業的角度看,急需解決的問題如下:一是利用保險的形式做好資產隔離,當未來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時能有備用金。二是李女士需要給自己及丈夫做高額保障規劃,以應對自身所面臨的各類風險。
二、指導與建議
唐先生為互聯網企業公司的CEO,是企業的主心骨,李女士為公司合伙人,家庭收入主要來自企業的利潤。唐先生工作壓力最大,承擔的責任最重,因此重疾和意外的保障是第一考慮因素,只有有了和身價相匹配的保險,才能給企業帶來長期穩定的利潤。萬一發生風險,變故也不至于讓企業和家庭陷入危機。另外,家庭財產主要在李女士名下,主要是房產,固定資產變現的能力相對較差,隨著二孩的即將到來,家庭支出也將繼續增加。而且,3歲的兒子尚年幼,后面將面臨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及出國留學接受更好的教育等一大筆開支,需要提前規劃,把其中的2~3套,大概1000萬元房產變現轉移成教育金類產品,從而有一生穩定的現金流尤為重要。
鑒于目前家庭狀況,重大疾病保險建議唐先生保額為800萬元左右,兒子保額為100萬元左右,高端醫療險保額為1600萬元左右,同時增加唐先生2000萬元終身壽險、1000萬元意外險以及每年100萬元孩子的教育金儲備。

三、總結
保險是后路,在春風得意時布好局,才能四面楚歌時有條路。有錢時,錢不值錢;沒錢時,人不值錢。要想讓人永遠值錢,就必須把現在有能力的時候賺到的錢拿出一部分來規劃好不確定的將來。需要注意的是,以后每年對保單進行年檢,及時根據當前財務狀況作出家庭資產配置,檢視家庭財務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