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過程中,農業灌溉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推動了當前農業技術的發展,促進了農民增產增收。但是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我國農業灌溉用水和水資源短缺的矛盾日益明顯,影響了我國農業灌溉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本文首先鄉鎮農業灌溉用水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鄉鎮農業;灌溉用水;管理;現狀;對策
就目前而言,受到傳統灌溉理念的影響,農業灌溉用水存在浪費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國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并且受到水價不合理和管理不到位的問題,加劇農業灌溉用水與實際用水之間的矛盾。因此,在進行鄉鎮農業灌溉用水管理過程中,需要總結實際存在的管理經驗和問題,采用現代化管理思想和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和水資源利用效率,滿足我國節水灌溉的標準和要求。本文首先分析鄉鎮農業灌溉用水管理的現狀和問題,然后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和建議。
一、鄉鎮農業灌溉用水管理的現狀和問題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前提下,我國農業生產水平得到了較大的提升,但是在實際灌溉過程中,用水量呈現出逐年增長的態勢,灌溉面積不斷擴大,導致鄉鎮農業灌溉過程中存在不少的問題。
(一)灌溉用水浪費情況嚴重
就目前而言,我國鄉鎮農業灌溉用水普遍存在浪費情況。根據實際調查的結果,我國鄉鎮灌溉用水系數在0.9作用,其中地表灌溉水利用系數在0.4——0.45之間,灌溉的系數為0.5,對糧食農作物而言,水分生產率大概在1.5千克每立方米。由此可知,我國鄉鎮農業灌溉用水浪費比較嚴重,這樣一來,不僅增加了農業生產灌溉的成本,加劇了農業生產與用水之間的矛盾,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因此,當前農業灌溉用水管理形勢比較嚴峻。
(二)鄉鎮農業灌溉設備日益落后
在一些經濟發展水平落后的偏遠鄉鎮,由于農業生產力水平比較落后,導致農業灌溉設備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更換,導致設備很難滿足日常農業灌溉的要求,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主要由于有的灌溉渠道、機電井以及農業水庫存在無人管理的問題,在加上鄉鎮政府缺乏相應的資金,導致先進的農業灌溉技術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推廣,對農業灌溉生產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影響了農民增產增收。
(三)鄉鎮農業灌溉用水價格設置不合理
隨著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農業灌溉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推動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但是受到傳統管理方式的影響,在農業灌溉價格設置方面,依然采用傳統行政定價方式,沒有引進市場化管理手段,導致農業灌溉用水價格比較低,甚至免費用水,導致農民水資源節水意識比較低,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另外,農業實際產出比較低,一旦盲目的上調用水價格,就會影響到農民的收入,增加灌溉成本,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
(四)農民處在弱勢群體
隨著我國農業改革的順利進行,為我國農業生產灌溉指明了方向。但是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存在水利工程產權糾紛問題,直接影響了農業水利工程設施的維修和更新換代。由于很多水利工程設施屬于公共設施,但是隨著產權改革的運行,由于產權不清晰,而廣大農民屬于弱勢群體,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二、鄉鎮農業灌溉用水管理的對策
在進行鄉鎮農業灌溉用水管理過程中,管理部門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堅持因地制宜的理念,建立完善的灌溉水利管理體系,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和規模化的發展,提升用水的效率。
(一)不斷采用農業生產的現代化技術
就目前而言,在我國農業生產過程中,依然采用分散式農業方式,屬于非典型的現代化小農經濟生產模式,就是農戶個體為單位進行農業生產,這背離了農業現代化生產的要求。因此,在我國農業生產發展過程中,需要改變傳統的生產方式,做好農業土地改革,滿足當前生產力發展的要求,不斷推動農業規模化和產業化的而發展,利用節水灌溉工程,提升農戶節水意識,嚴格落實國家制定的農業灌溉用水政策,推動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合理調整農業用水價格
在鄉鎮農業灌溉用水管理過程中,當地管理部門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明確水資源的產權和使用責任,處理好利益與權益之間的關系,合理界定水資源產權,協調好各方面之間的關系,采用市場化管理手段,嚴格按照制定的規范做好日常灌溉用水管理,實現灌溉用水的市場化,優化水資源配置,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結合實際情況,做好水資源的管理。
(三)發揮農民參與的積極性
在進行鄉鎮農業灌溉用水管理過程中,當地政府要依托自身優勢,需要明確農民主體作用,建立完善的農業用水管理機制,做好基層調研工作,充分發揮農民參與的積極性,針對實際情況,群策群力,廣泛搜集當前農業灌溉用水存在的問題,然后總結實際經驗,在保證農民充分參與的前提下,促進灌溉用水管理信息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從根本上提升農業灌溉用水管理水平,推動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四)建立完善的流域管理模式
在進行鄉鎮農業灌溉用水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人員需要結合水流特點,建立完善的權利權益制衡機制,改變傳統的管理機制,突破原有管理模式的束縛,加強對農民灌溉用水的指導,提升管理的效率。同時,當地政府要結合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基層流域管理機制,明確用水管理的行政指導權,發揮其重壓的領導指示作用,優化水資源配置,提升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實現農民增產增收,推動當地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農業作為我國非常重要的基礎產業,在實際管理過程中,當地政府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建立完善的農業灌溉用水管理機制,處理好近期利益與長遠利益之間的關系,提升灌溉用水的高效化和節能化,維持當地農業生態平衡,推動當地農業現代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宋哲.鄉鎮農業灌溉用水管理的現狀與建議[J].中國農業信息,2017(19):32-33+35.
[2]牟淼.鄉鎮農業灌溉用水管理的現狀及改進建議[J].農業與技術,2015,35(23):65-66.
[3]吐尼沙古麗·鐵木爾.農業灌溉用水管理的現狀及對策[J].建筑知識,2015,35(12):172.
[4]彭國燦.淺析鄉鎮農業灌溉用水管理的現狀及對策[J].水利建設與管理,2013,33(08):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