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時代的水利水電工程,要求在工程中注重景觀設計,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文章對水利水電工程的景觀設計進行了具體分析,以適合的滿足旅游觀光的親水觀水,玩水的水環境。
【關鍵詞】水利水電;景觀;設計
引言
人們之所以提出水利水電工程的景觀設計這些要求是社會進步的體現,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因此,水利建設者應當適應這種趨勢,滿足社會的要求。這就要求水利行業盡快改變觀念,在工作內容、規劃、設計、施工的理論和技術方面進行調整和完善,不再拘泥于傳統的方法和理論。
一、水利水電工程生態景觀類型及設計要點
1.1水利水電工程生態景觀類型
對于水利水電工程來說,其生態景觀主要包括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兩部分,自然景觀是指自然環境因素形成的景觀,其最大的特點是具有原生態性,沒有受到人為活動的影響。人文景觀是以自然景觀為設計基礎,根據人們的生活習慣和價值觀念,將具有文化氣息的元素加入到自然景觀中,對自然景觀進行改造設計。
1.2水利水電生態景觀設計要點
水利水電工程生態景觀設計方案中要體現出環保理念,保護好自然資源和自然景觀,在自然景觀設計環節,不要進行大幅的整改,合理利用地貌特征、植被類型、水流分布等各種自然元素,保留原來環境的特點,維持自然生態平衡,提高自然環境的整體欣賞價值;同時以滿足人們視覺上的欣賞要求、心理上的精神追求為設計原則,制定一套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設計方案,使其能夠滿足地區發展需求,并具有鮮明的地方特點。
二、水利水電工程生態景觀設計現狀
2.1創新意識不強
設計人員在進行設計的時候,沒有對旅游項目內容進行創新,風景區的娛樂項目主要是垂釣、劃船以及農家樂等。傳統的娛樂項目已經很難滿足人們休閑娛樂的需求,慣用的休閑娛樂項目容易使游客產生一種娛樂疲勞,不能吸引游客,無法充分發揮水利水電工程的旅游價值。
2.2景觀布局混亂
很多水利水電景區缺乏科學、有效的規劃與管理,當游客在參觀完相關景點之后,需要從原路返回才能從景區內出來,在浪費游客游玩時間的同時,也不利于景區旅游資源的充分利用;景區管理人員的工作不到位,久而久之,景觀在缺乏有效的管理情況下就會荒廢掉,造成旅游資源的浪費。
2.3景觀形態比較單一
水利水電工程風景區的主體是水,很多風景區在設計的時候,景物形態比較單一,缺乏豐富的景觀類型,不能激發游客的游玩興趣;水體與周圍環境缺乏整體性和協調性,甚至有些地方的水體設計顯得比較突兀,造成游客心理上的不適應。很多設計者只知道盲目模仿優秀的水利水電工程生態景觀設計,景觀形態缺乏個性化,不同地區的水利水電工程風景形態千篇一律,無法激發游客的游玩興趣,制約了景區的發展。
三、水利水電工程生態景觀設計方法
以某水電站為例,對水利水電工程景觀設計進行分析。設計師根據水庫庫區的路由資源種類、分布、開發難以程度,對景區做了合理的規劃,將其分為大壩觀光區、水庫沿岸休息區、水庫度假區等多個風景區,實現了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統一性。結合水電站景區的水體特點,設置了相應的水上休閑娛樂設施,使人們能夠與水親近,帶給人們眾多樂趣。水電站景區內的大部分建筑都融入了當地的地方特色,體現出了當地的人文特點。從植物景觀、水體景觀、人文景觀、建筑景觀四個方面對其設計方案進行分析。
3.1充分發揮植物的裝飾作用
水電站景區內種植有多種多樣的植物,不同植物之間布局合理,在保證生態系統平衡的同時,能夠帶給人們視覺上的享受;在淺水區以及死水灣種植有適應能力強且具有凈化能力的水生植物,對水體起到了凈化作用,水體周圍還建造有亭和閣,使人們在休息放松的時候還能夠觀賞水生植物;除此以外,該工程還特別重視園區入口、景區廣場以及施工影響區的綠化,根據不同的綠化要求,將不同植物類型相結合。
3.2合理設計水體景觀
水中倒影往往會帶給游客別樣的視覺享受,水電站充分利用水體的反射效果,在水岸周圍設有燈塔,起到了照明作用又能形成倒影,使風景更加具有層次感。水中放養有不同種類的魚以及河蚌等水生動物,魚兒游動增加了水體景觀的活性。根據景區流水的走向和特點,用石頭或者水泥進行堆砌,形成彎曲的水流形式,帶給游客一種不規則的藝術美感;水利水電工程風景區內都會存在流水落差情況的,水電站工程對水流的這種特性進行了充分利用,利用水流落差現象,結合河床高度的變化,形成了眾多天然瀑布,流水傾瀉而下的壯闊宏觀場面形成了一種強烈的視覺震撼效果。
3.3結合人文景觀進行設計
將人文理念融入到水利水電工程生態景觀設計中,能夠提高景區的文化內涵,水電站工程在進行設計的時候,將當地的歷史文化與自然景觀完美結合,賦予水利水電工程鮮明的人文特點,使其具有個性化,提高了整體景觀的觀賞性,使游客在游玩過程中,能夠充分感受到當地的人文理念和風俗習慣,接受更多的新鮮事物,快速融入到當地的環境中去,使游玩過程更加具有趣味性。景區包括水庫大壩觀光景區、水庫度假區、民族風情區等功能區。不同功能區的的特點存在明顯差異,為了更好的將幾大功能區串聯起來,充分結合、利用了景區的地勢地形,根據游客游玩需求,制定出了合理的游玩路徑。
3.4合理設計水利水電工程的建筑景觀
在對水利水電工程景區內的建筑進行設計的時候,要以保證所有建筑的整體協調性為基本原則,結合景區特點和建設需求,合理布局景區內的建筑,使其具有明顯的層次。水電站的建筑設計突出了水壩的主體地位,水壩上沒有過多的附屬設施,壩體采用瀝青混凝土心墻堆石壩,在不同河段將壩坡設計成不同形式,壩坡底部設置有石臺階,保證了游客的游玩安全,同時還能供游客散步所需。除此之外,結合環境特點,景區內還建設有放水塔以及攬翠亭,提高了景區整體的觀賞性。
四、結束語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旅游業已逐漸成為大型水利水電區工程綜合利用的一個重要方面,園林化和景觀設計規劃是大型工程水利水電區旅游環境良性發展的保證,也對水利工程建設提出了新要求和內容,除滿足防洪安全的要求外,還要提出改善和美化環境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盧民.試論水利水電工程景觀設計研究[J].科技展望,2015,25(19):88.
[2]劉玉柱,劉玉玲.試論水利水電工程的景觀設計[J].吉林水利,2013(08):21-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