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基層飲水安全工程本質上屬于惠民性項目,是水利發展與改革的主要內容。只有做好農村基層飲水安全飲水工程運行管理工作,才能為農村用戶帶來更多實惠,顯示出水利發展和改革的現實價值。基于此,本文結合農村安全飲水工程運行管理主要問題展開分析,進一步提出建后運行管理的有效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建后運行管理;有效措施
1.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在運行管理中的主要問題
1.1建管脫節的問題嚴重
規劃建設和檢修管理作為農村基層安全飲水項目長期且穩定發揮功能的基礎條件,但是,在結合建設之后運行情況可以得出“輕維護管理、重建設施工”、“管理與建設脫節”等問題普遍存在,嚴重影響和制約著工程效益的發揮。雖然地方政府與水務管理部門比較重視工程運行及管理工作,但是因為安全飲水項目建設標準相對較低、規模普遍較小、資金支持不夠穩定以及建后工程運行管理缺乏深層次分析等因素的影響下,難以實現聯管、聯供以及聯網的目標。總的來講,農村基層的安全飲水工程更多的是以粗放管理、分散建設為主,長期進行表層修正和彌補更是造成基層安全飲水項目陷入了年年治理年年困的惡性循環中,無法形成連片集中式規模效益。
1.2專業人才相對匱乏
以湖南省邵陽市的小規模飲水工程的運行管理進行分析,其建后管理主要問題包括項目所有權不清晰、管理制度不科學、管理責權不明確、管理機構不完善以及維護資源不穩定等內容。再加上傳統管理模式的影響,一些農村基層安全飲水項目并沒有設置專門維護檢修人員和制度,更多的是由兼職管理工作人員負責建后運維工作。而兼職管理人員又存在著文化技術程度低、操作經驗比較落后、年齡較大、專業技能低、衛生意識薄弱等缺陷,日常工作中無法熟練操作變頻調速、監控系統以及消毒凈化等設備,使得設備無法充分發揮出應有性能并且加重了設備受潮與蟲害。
1.3水質監測可靠性較差
水資源充足與水質良好情況直接影響著工程供水的可靠性、鄉鎮人民生命安全,但是農村基層安全飲水的管理工作卻處于初期階段,相關保護政策與制度措施不夠科學與完善。現階段,鄉鎮基層的安全飲水項目水源保護主要采用廣播、立警示牌以及傳單宣傳等手段,缺少實用性強的監測監控設備。同時,水質監測過于依靠當地衛生防疫部門與基層水利部門,水源采樣缺乏規模化地監測體系,無法實時且全面的收集水源保護地水量與水質等基礎數據。
1.4運營保障體系不夠健全
由于建設費用、建設標準以及建設經驗等因素影響,多數以上的農村基層小規模、獨立性飲水工程沒有配備水源消毒和處理設施。小部分飲水工程即便是擁有消毒設備,也僅僅是通過液氯或漂白粉消毒,使得飲水工程總體供水質量難以得到有效保護,造成水源傳染病大范圍發生,為農村居民的安全用水和身體健康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綜合性考慮供水區域用戶實際承受能力,水價設計較低,最終使得飲水工程的運行效益降低。基于飲水工程勉強維持正常運行的條件上,工程運行管理、設備改造、技術更新以及維護檢修等工作均得不到保障,最終造成飲水工程的可持續長期運營目標無法實現。
2.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有效運行管理措施
2.1構建權責明確的運行管理體系
農村基層的安全飲水工程有著面廣點多、管理難度大等特征,為了實現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節能經濟、安全可靠等可持續長期運營目標,需要嚴格按照國家相關制度要求構建權責明確的運行管理措施。以湖南省寧鄉縣流沙河為例,對比南方丘陵等水利特征,制定了涵蓋人工灌溉、排灌設備、灌渠以及灌溉水源等內容的渠道泵站方案。實施五公開、三卡三證等保障措施,結合農村用水戶、供水企業或單位以及政府三層面來增強工程運行管理技術指導,進一步提高飲水服務與建后管理責任感。此外,將安全飲水的管理責任落實到個人,開放經營權,進一步促進農村基層飲水工程的建后管理朝向市場化、法制化以及正規化升級。
2.2合理劃定供水工程與水源保護區
衡陽縣金蘭鎮城坪村的1600個左右的村民以往只能選擇在山間小溪收集飲水,受到降雨問題的影響全村飲水成為問題。也是因為這個問題,村內青壯年紛紛選擇外出謀生,勞動力的不足使得城坪村成為了貧困村。針對這一現狀,市政市政府根據《關于支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運營稅收政策的通知》《湖南省農村集中供水價格管理辦法》等制度的要求,加速推進農村基層飲水保護工作、劃定水源保護區域,加大水源保護、管理以及監督的力度。采用設定保護標志、鄉鎮居民搬遷或集中安置等方法合理劃定供水工程與水源保護區。建設水源地自然環境保護體系和配套措施,從根源上控制和降低生態破壞污染。
2.3制定與執行飲水管理優惠政策
農村基層安全飲水項目有著極強的惠民性、公益性以及扶貧性,主要服務低收入的鄉鎮人群。由于其水價承受度相對較低,使得安全飲水工程經濟效益總體偏差,投資回報率更是遲遲得不到提高。隨著《湖南省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規劃》的出臺明確提出了分類獎補、優先扶貧的建設原則,針對貧困(500元/人)與非貧困人口(120元/人)給予差異化的補助,鼓勵各地區采用PPP模式來建設飲水項目并且給予了規劃投資額以內10%的補助,針對典型示范飲水項目采用適當增加獎勵比例等方法預計到2020年實現85%行政村、100%鄉鎮通自來水,農村自來水的普及率提高到80%以上,解決80000個左右建檔立卡的貧困村以及450萬貧困人口的飲水問題。
結束語:
總而言之,農村基層飲水安全工程建后運行管理的主要內容是保障鄉鎮農戶飲水的安全性。這要求相關管理人員與建設人員必須以提升飲水服務為工作宗旨,明確建后運行管理的責權,進一步促進工程可持續長期發展戰略目標。最大程度上發揮出飲水安全工程的運行效益,為建設現代化農村提供基礎條件。
參考文獻:
[1]李剛, 劉榮, 李毅. 加強鄉鎮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 促進農村水利事業發展[J]. 工程技術:文摘版, 2016(2):00001-00001.
[2]楊濤. 農村水利建設探討——以寧鄉縣流沙河鎮為例[J]. 湖南水利水電, 2017(1):87-88.
[3]周超哲, 許仕榮, 張偉,等. 村鎮淺層地下水脆弱性評價及其驗證[J]. 中國農村水利水電, 2016(1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