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讓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和諧發展,需要先行認識到水利工程對于周邊環境帶來的影響,深入調查做好環境評價工作,進而設計出合理的保護方案,并提出有效的策略以進行保護。鑒于此,本文對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和諧發展進行了分析探討,僅供參考。
【關鍵詞】水利工程;生態環境;和諧發展
一、水利工程建設對于自然環境的影響
1、負面的影響
水利工程的建設在帶來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帶來了負面的影響,值得我們關注。
(1)水利工程建設的水庫將會引發流域上游淹沒的情況,進而不可避免地要開展居民轉移工作,同時還會導致泥沙淤積,甚至會影響到附近區域的水體以及生物的多樣性。在工程在建設時不可避免地要大動水草,甚至還會影響到河流上游當中的歷史遺跡以及自然景觀。(2)水利工程在興建之時,由于水體的大量集中,很容易誘發附近區域的地殼結構的改變,進而引發地震的可能性。(3)在水利工程的興建,大部分均需要開展跨流域或者是跨地域施工,容易導致的地下水位升高以及區域土壤的鹽堿化情況的出現。
2、積極影響
水利工程是民生工程,其主要作用是將水資源進行合理的調配和高效地應用。工程建成以后,首先會使該地區的農業生產得到很大地改善,農業灌溉水會得到合理的應用,增加農業產值。由于工程具有防洪抗旱的能力,所以可有效地應對一些自然洪澇災害,保證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與其他工程相比,水利工程成本較低,對環境的污染程度也較低,在關鍵的位置設立水庫可以有效的解決水資源缺乏,以及地區之間跨流域調水難的問題。水利工程建設給人們生活生產帶來了巨大便利,但是不能忽略其對環境的破壞。
二、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和諧發展策略
1、建立生態補償機制
水利工程的建設要按照“誰破壞,誰補償”的原則進行,對于生態補償的主體和生態補償的范圍進行明確劃分。補償資金主要來自兩個部分,其一是在水利工程的建設初期,就要考慮到后期的補償問題,合理規劃資金的利用。另一方面,可以采取“誰損害,誰補償”的方法,在工程運營后期拿出專門的資金,對遭到破壞的環境做出補償。我國的整體生態環境呈現出不斷惡化的趨勢,水資源嚴重短缺,如果不加以管理,會使得情況越來越惡化。
2、嚴懲違法違規行為
對隨意破壞生態環境的水利工程建設者進行嚴厲處罰,加強執法力度,落實誰污染,誰治理的執法手段,讓相關企業單位承擔保護生態環境的職責,減少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此外,還需要針對基本國情積極探索生態環境所造成的成本損失,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補償措施,創新移民補償機制,實現對水利工程生態環境可持續化發展的優化。
3、做好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和生態環境保護設計
為了全面降低生態環境受到的相應影響,需要充分的發揮出水利生態環境的相應效益。我國從上個世界80年代開始對水利工程進行生態環境影響分析,而且成立了較為專業的管理評價機構。通過對現有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的生態環境研究,對于其整體的決策階段和竣工階段,進行了全面的生態影響情況研究和分析。對于水利工程的后期使用和管理,進行了全面的深入研究,并據此得出不同階段工程建設對環境的而影響,提出具有針對性的保護措施和保護方法。
4、加強水利工程建設中的水土保持
眾所周知,水土流失對于生態環境將會帶來嚴重的影響。因而,在水利工程建設的時候,尤其需要關注水土的保持工作,避免出現水土流失現象。針對一些水土流失相對嚴重的區域,更應該要做好水資源的合理運用工作,盡量的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提升土地的生產力,避免水土流失問題的出現,以做到水資源利用的合理化。另外還可以利用制定法律法規的方式,以做到節約用水,保護生態環境。
5、深入調查做好環評工作
深入調查,做好水利工程項目建設對于周邊環境帶來的影響的環境評價工作,能夠避免地項目興建對于附近生態環境帶來的不良影響。在我國早于20世紀80年代便已經引進了關于水利工程的環境評價工作,發展至今更成為了項目立項不可缺少的重要文件。
只是,直到現今我國相當部分的水利工程對于環境評價的工作一般只是簡單地要求在項目的決策階段以及竣工階段對周邊的環境影響問題作出評價。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設工作是貫穿于全程的,當中包含著不同的發展階段,均會對生態環境帶來影響,因此,在開展環評工作過程中,必須要做到深入調查與分析,將環評工作貫穿于整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針對不同發展階段而設計出與之相適應的生態環境保護方案。
6、對水利工程的選址和建設規劃進行加強
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設必須要嚴格遵守我國相關規范,在進行水利工程的設計時,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對河流的規劃和評估,滿足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避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項目建設對保護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損害。水利工程的選址工作極為重要,要因地制宜的進行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設,盡可能少的對區域地勢進行改動。為了選擇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設地址,相關人員在初期就做好建設規劃工作,可建立生態環境評估制度,對相應的地址進行評估和估計,在不宜進行水電項目建設的地區以及其他需要進行保護的區域內,禁止進行水電工程建設和其他大型工程建設,選擇影響最小、最利于水利工程建設的地址,實現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對于生態環境及周邊居民的生活有利有弊,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對于生態環境可能產生的各種潛在的影響,在實際施工建設中,有關部門可通過完善相關體系,充分發揮水利工程建設對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有利因素,促進水利工程建設的健康、良性的發展,為水利工程建設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真正實現為人類造福。
參考文獻:
[1]李潔,徐秀敏.生態型灌區建設現狀及對策[J].河北水利,2014(12):42.
[2]許巍巍.關于對水利工程規劃重要性的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29):257.
[3]張靜,丁少青.水利施工中生態環保對于現代堤防工程的意義[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09):167.
[4]蘇萬磊.淺談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科技與企業,2014(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