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中基礎灌漿工作是整個施工過程的重點,尤其是灌漿位置打孔施工方面,當前灌漿鉆孔一般采用鋼粒鉆頭。鋼粒鉆頭在施工中容易出現巖石粉末及鉆頭鐵屑,大量的巖石粉末和鉆頭鐵屑會造成鉆孔堵塞,嚴重時還會發生孔壁破裂的現象,因此,在鉆孔時需要密切觀察鉆進情況,防止因上述問題發生而引起灌漿質量低下。除此之外,在灌漿施工結束后,應嚴格檢查灌漿施工質量,以灌漿流程記錄表為依托,對灌漿鉆孔、施工設備及灌漿材料進行檢查,灌漿質量可以采用壓水試驗來檢測,如檢測結果與工程設計指標相一致,則可開展后續施工;反之,一旦檢查結果不合格,應馬上找到相對應的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如無法解決,則應進行返工,施工結果符合工程質量標準為止。本文筆者根據工作實踐經驗對水利工程中基礎灌漿施工技術運用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水利工程;基礎灌漿施工技術;運用
1、水利工程中基礎灌漿施工技術運用實踐
1.1巖溶地段施工
巖溶地段的水利工程施工一般采用有填充物施工方式,這種方式對施工技術有一定要求,在施工前應對施工現場進行勘察,了解施工現場具體情況,根據施工現場土質、水文等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并結合實際施工需求,建立全面、合理的施工方案,并根據方案繪制設計圖紙,保證后續施工的順利進行。巖溶地段的土質中碳酸鹽成分比例較大,因此與其他地段施工存在極大差異性,針對這一情況,應加強基礎關鍵填充物緊實度,使水利工程能夠在未來使用中具備穩定性和防滲性,可采用高壓水泥灌漿填充法,將水泥填充入巖溶孔隙之中,巖溶孔隙具備通達性特點,因此,在其中的水泥會形成網格化排列,有效提升巖溶地段穩定性。除了高壓水泥灌漿填充法之外,還可以采用高壓旋噴灌漿填充法,這種方式對施工單位的施工技術及設備有極高要求,需要利用專用鉆機來進行打孔。在打孔前,需要在鉆機前方放置特殊噴嘴,保障鉆機能夠破壞巖溶地段土質的同時,高壓泵會將水泥經由鉆機前部噴嘴進行噴射。施工結束后,將鉆機提出,原本地段中的土壤和石塊被鉆機打碎,與水泥進行充分融合,形成一種特殊的混凝土。在自然風干之后,會成為質地堅硬的混凝土柱,這種方式加固水利工程地基,能夠有效發揮出地基的堅固性優勢。巖溶地段存在地質分布不均的情況,如遇到淺層巖溶地段,在該地段進行施工時,會造成巖溶損壞情況,影響水利工程質量,同時會造成工程坍塌的情況,嚴重威脅施工工人的人身安全。為了避免這一情況,應挖出巖溶地表的砂石,然后用水泥進行灌漿填充。巖溶地段若存在深巖層,即巖層深度超過50m,深巖層不利于高壓旋噴灌漿填充法的應用,同時深巖層的牢固程度較高,可采用常用灌漿填充方法來進行施工,水泥被灌注到巖層時,會對周圍的填充物產生壓力,這種壓力令二者加速融合,并緊密結合在一起,同時還會幫助水泥加快硬化速度,提高工程施工效率。
1.2解決漏水問題
漏水問題也是水利工程施工中最為常見的問題之一,一旦水利工程項目出現漏水情況,要進行返工返修,不僅造成施工材料的浪費,提高施工成本,同時還會造成施工延誤,無法準時完工的情況。根據對水利工程漏水現象的分析和總結,發現絕大多數的漏水都是因現場勘查不到位而導致,由于沒有經過仔細的調查,忽略工程所在地的土質和位置情況,造成選址失誤,無形中給工程施工造成極大的困難。例如,某省一處水利工程沒有經過嚴格細致的現場勘查就選址開工,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嚴重漏水情況,經過大量調查之后發現工程所在地存在大面積可溶性巖石,進而造成工程漏水現象。一旦水利工程施工中出現漏水情況,可采用兩種方式來解決漏水問題。①模袋灌漿填充法,將水泥砂漿灌注到模袋之中,模袋安放后會相互擠壓,模袋中砂漿水分大量流失,砂漿的硬化效率得以提升,當砂漿完全固化之后,能夠有效解決工程漏水問題。②水泥沖灌填充法,這種填充法與其他填充法有極大不同,一般情況下水泥填充材料為水泥、粗砂及礫石,但是這些原材料不能在漏水時起到良好作用。水泥沖灌填充法利用沙土和礫石來封閉漏水區域,其原理為:礫石的顆粒較大,可以卡在漏水縫隙之中,大量礫石相互作用,沙土作為填充物將縫隙全部封鎖,形成嚴密的反過濾層,這種反過濾層具備極高的穩定性,在施工過程中適用性較高。
1.3吸漿大水利施工
一般情況下,水利工程所需的水泥量為0.1~0.2t/m2,施工周期保持在1~3h之間,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會遇到吸漿能力較低的地段,這種地段每平方米所需水泥量不超過70kg,此時可根據工程所在地實際吸漿情況進行基礎灌漿工作。如遇到吸漿能力較高的巖層,則應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采用多次灌漿法開展施工,在多次灌漿法實施之前,首要任務是對地質情況進行勘察,了解該地段吸漿數量和吸漿時間,設計多次灌漿方案,并設定吸漿指標,通常以時間來作為吸漿指標,該時間一般不會超過7h。灌漿過程中達到吸漿指標時,應立即停止灌漿,按照灌漿方案的要求進行二次灌漿,待到規定時間再次停止灌漿,以此類推,直到全部灌漿完畢。限制灌漿流量及壓力是大量吸漿施工中常用的方式,所謂限制灌漿流量就是降低灌漿流量,提升水泥砂漿沉積率,實現快速硬化的目的,限制灌漿流量應控制在每小時600~900L,在這一范圍內,可造成砂漿沉積現象。限制灌漿壓力法在實施之前,需要根據工程實際地質情況加以分析,了解工程所在地吸漿情況,采取相應的壓力進行灌漿,如果工程所在地的吸漿情況較為嚴重,則需應用水泥砂漿自流方式開展灌漿工作,等所灌砂漿凝固硬化之后,再恢復正常壓力值,并對灌漿位置進行檢測,監測灌漿情況是否達到設計方案標準。
2、結語
基礎灌漿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點項目,施工單位必須重視基礎灌漿工程質量,根據工程所在地實際土質、水文及氣候情況,選擇科學、合理的灌漿方法,并在灌漿施工過程中加強質量檢測管理,提升基礎灌漿質量,保障水利工程項目順利竣工。
參考文獻:
[1]王冠英.水利工程中基礎灌漿施工的應用及注意要點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12):172.
[2]職光躍,劉懷勇,侯軍紅,等.水利工程基礎灌漿施工的注意事項分析[J].科學時代,2015(14):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