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作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僅能夠實現防洪排澇、蓄水灌溉、發電等功能,還能夠有效調節生態環境,是一項真正意義上的利國利民工程。然而,在進行水利工程設計工作時,會出現由于設計的不合理而導致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的案例,為了改善這一局面,則應在水利工程設計過程中充分滲透生態理念,進而促進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以及生態效益的共同發展。
【關鍵詞】生態理念;水利工程;設計;應用
近年來,隨著大量中小型水利工程項目的興建,也使得我國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邁向了新的臺階,為社會生產活動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然而,在以往的水利工程設計方案中,更多關注的是社會生產的需求滿足,而對生態因素考慮不周,因此則會導致水質污染、水資源浪費等現象發生。而隨著人們對于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愈發重視,在水利工程設計過程中也應順應自然發展規律,在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去建設水利工程,充分發揮水利工程的基本功能。由此可見,生態理念在水利工程設計中的應用是時代發展所趨,更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有力舉措,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生態理念在水利工程設計中的應用策略
1、以水文資料作為設計工作的指導依據
水利工程設計之初可通過開展有效的水文工作,去獲取可靠、準確的當地水文資料,進而為水利工程設計中的水資源利用和保護提供指導依據。而生態理念在水利工程設計中的應用,其主要目的便是保護當地的水資源,為了充分滲透且落實生態理念,則需要更為全面且科學的資料作為支撐,所以水利工程設計單位與當地水文工作單位應協作溝通,在水利主管部門的協調下展開深度合作。隨著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與設施應用到了各個行業領域,為了充分發揮水文資料的指導作用,也應對其軟硬件設施與技術進行更新升級,實現水文資料的自動化、全面化采集,進而為水利工程設計工作提供更為精準的指導,有效將生態理念應用到水利工程設計工作當中。
2、以強化培訓提升設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水利工程設計是一項較為繁復的系統工作,由于會涉及到多方面的專業知識,所以為了確保水利工程得以安全建成且穩定運行,應該對設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強化設計人員應用生態理念的思想意識,不斷提升水利工程的生態效益。可見,設計人員素質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生態理念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因此相關單位應制定合理的培訓計劃,對水利工程設計人員展開再教育,將關注點集中在對去環保、生態意識的養成與專業培訓,確保所有水利工程設計人員都具備良好的生態理念,并且掌握專業技術,能夠將生態理念完全滲透到水利工程設計的各個環節當中。
3、以生態技術材料促進水利工程的生態發展
現如今,各行各業都逐步開始推行與應用生態理念,各種各樣的生態技術、生態材料也隨之增多,也使得在水利領域的生態材料技術得以廣泛應用,比如水閘技術(翻板閘、鋼壩閘等),其操作簡便、結構簡單且能夠發揮良好效果,在現代水利工程建設中備受推崇;生態化的護岸材料,包括植草磚用磚、膜袋、石籠等等。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這些技術與材料都完全符合生態理念,但在水利工程設計應用中仍需立足于水利工程的實際,同時要對各項生態技術與材料的特性有全面地掌握,同時結合工作經驗與科學試驗,充分發揮生態材料與技術在水利工程設計工作中的實效性,也為后續工作提供參考借鑒,進而有效促進水利工程的生態發展。
二、生態理念在水利工程設計中的應用實例
1、應用于河道改造
河道改造工作在水利工程中屬于重要環節,需要對水利工程建設可能帶來的各類影響進行全面考慮,進而制定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案,同時需要充分遵循國家生態發展的基本要求,保證河道長效且穩定地運行。具體來講,水利工程設計中的河道改造工作需做好以下幾點:以生態理念作為基礎,對岸邊保護、周邊綠化以及水量疏浚等環節進行合理性、計劃性地改造;確保河道改造的穩定運行,且與當地生態自然環境和諧發展,盡最大限度營造出生態美景,以旅游業的發展助推當地經濟增長,打造效益最大化的優質水利工程。
2、應用于堤岸建設
堤岸建設工作同樣是水利工程中的關鍵項目,將生態理念充分融入堤岸建設中,也是生態理念在水利工程設計中的更好應用。所以,現如今的堤岸建設應摒棄傳統理念,將主要針對經濟發展的評價指標轉變為兼顧生態效益的全面評價指標,特別要關注于對建設中的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分析評估。正因為在生態理念中要求將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保護進行協調,所以對于一切破壞環境去獲取經濟增長的做法都要堅決反對。因此,在堤岸建設中需要對周邊自然環境進行全面調查,綜合考慮一切自然環境因素,切實提升水利工程設計中的堤岸建設安全系數。
3、應用于岸坡防護
縱觀水利工程對生態系統造成沖擊的所有因素來看,其中水路交錯帶的岸坡防護結構為最大因素。水路交錯帶即是水域中動植物繁盛之地,岸坡防護功能在設計之初便是基于生態理念提出的,主要采取的是與周邊自然環境協調共建的模式,所以在岸坡防護結構中,應更多應用多孔混凝土與自然材料,盡量避免采用混凝土、漿砌石等不透水材料,進而為魚類等水生動物提供良好的自然生長環境,以灌木、喬木等水生物的繁殖去固定岸坡,進而強化岸坡抗擊能力,完美利用了自然生態功能。
結束語
綜上所述,水利工程作為一項利國利民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設計人員在具體的方案設計工作中應摒棄以往對生態環境考慮不周的設計理念,通過生態理念的滲透,運用生態化的技術與材料對水利工程的設計建設進行優化完善,以生態建設的加強去促進人類社會活動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充分發揮水利工程的基本功能。
參考文獻:
[1]萬磊. 生態化理念在水利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4(10):187-187.
[2]劉金寶, 董文斌. 在水利設計環節中生態化理念的應用分析[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4(3):155-155.
[3]倪娜. 生態理念在水利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 科技與企業, 2013(21):11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