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胡玉山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李婷
巡察利劍維護政治好生態
文_胡玉山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李婷
安順市在巡察工作中抓重點、破難題,夯基礎、求實效,先后開展3輪10個部門單位的常規巡察以及8個縣區、2個極貧鄉鎮和16個貧困鄉鎮的專項巡察,通過邊巡邊察,拔“釘”清“障”,維護山清水秀政治好生態。
2016年以來,安順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的各項部署要求,在巡察工作中抓重點、破難題,夯基礎、求實效,先后開展3輪10個部門單位的常規巡察以及8個縣區生態移民搬遷、一事一議項目、2個極貧鄉鎮和16個貧困鄉鎮脫貧攻堅工作的專項巡察,通過邊巡邊察,拔“釘”清“障”,維護了山清水秀政治好生態。
“要緊緊圍繞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這個中心,擦亮巡察利劍,把發現問題、形成震懾作為主要任務。既要以零容忍態度查處腐敗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增強反腐震懾力,又要依靠‘四種形態’原則,達到懲處極少數、教育大多數的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 安順市委書記曾永濤在巡察工作動員部署會議上擲地有聲。
安順市通過積極推動巡察制度改革,在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工作經費等方面均給予了堅強保障。2016年11月,安順市向省編辦請示設立市委巡察辦,今年年初成立了市縣巡察工作領導小組,配備了專職人員,組建了巡察人才庫,建立和完善了巡察工作制度。
隨著工作的深入推進,安順市市縣兩級巡察辦不斷制定完善相關辦法、制度、流程、指導意見、巡察工作手冊等,制作了相關通稿、模板、表格,并匯編了巡察工作資料,為市縣巡察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提供了遵循,確保巡察工作指導有力、方向不偏、定位準確、運行規范。
“在工作中,我們堅持主動領辦與督導檢查相結合、咬耳扯袖與執紀審查相結合、專項整治與建章立制相結合,同時強化領導組織,堅決落實省委巡視巡察工作要求、強化上下聯動,積極配合省委巡視工作、強化工作銜接,著力健全巡視巡察監督網絡。這‘三結合’與‘三強化’為巡察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市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周曉波對記者說。
安順市委巡察組自成立以來,以“四個意識”為政治標桿,以黨章黨規黨紀為政治尺子,圍繞轉作風、助攻堅、護民生,切實提升政治站位,緊扣“三大問題”和“六項紀律”,緊盯“重點人、重點事、重點問題”,發現了一批重點問題和有關領導干部的問題線索。自2017年3月以來,在第一輪對交通、水務系統巡察中,市縣兩級巡察組共發現問題1431個,形成線索578個,涉及干部問題線索174個,立案審查32件38人;在第二輪對黃果樹旅游集團公司巡察中,梳理發現問題83個,形成線索37個,邊巡邊改問題4個,邊巡邊察問題線索3個;目前,第三輪對7家單位的常規巡察、16個貧困鄉鎮的專項巡察正在進行中。
安順市通過發揮領導小組的組織協調作用,明確市縣兩級黨委書記或紀委書記任巡察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有效整合組織人事、司法、審計、財政、發改、住建等部門力量,組建政治素質和政策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的巡察隊伍,全力推動巡察制度落實。
采訪中,記者注意到,當地通過發揮派駐紀檢監察機構“派”的權威和“駐”的優勢,堅持用巡察的方法開展監督、用監督的辦法開展巡察,突出政治監督、加強黨內監督,讓派駐紀檢組切實承擔起日常駐點監督的責任,真正使派駐紀檢組成為“常駐不走的巡察組”。
此外,發揮民生監督組的基礎性作用,將常規巡察、專項巡察和民生監督有機結合,用巡察的方式開展扶貧搬遷、一事一議等項目脫貧攻堅專項監督,不僅發現1183個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而且還分析和查找出黨的基層組織在履行管黨治黨責任方面的政治原因,實現對基層黨組織的全方位監督。
為使巡察利劍達到有的放矢、精準出擊的強大震懾效果,安順市采取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落實,形成上下聯動、有機銜接的工作模式,綜合運用常規巡察、專項巡察兩種主要方法,靈活運用“巡查式”“點穴式”“回訪式”等方式,采取“一拖N”(一個巡察組巡察兩個或兩個以上相同或相似屬性的部門單位)、“一托N”(一個巡察組在巡察一個部門單位的基礎上,延伸巡察與其有隸屬關系的多個部門單位)等做法,建立市委巡察辦與巡察組問題線索“雙臺賬”制度,落實巡察組長負責制、巡察人員承諾制和日登記、周報告、重要事項專題報告等制度,迅速提升巡察工作實效,釋放出全面從嚴治黨的強烈信號。

在巡察工作實踐中,安順經濟開發區通過探索“備好一份清單、召開一次大會、健全一套制度、優化一支隊伍、建好一本臺賬、開展一次‘警示教育’”的六步工作法,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在首輪巡察中,共查閱項目資料23個,核實資料150余份,會議記錄29本,發放和回收測評表40份、調查問卷40份,進行應知應會知識測試40人,開展個別談話了解50余人次。發現“四個意識”不強、黨組織生活不嚴不實、財務制度不健全等問題64件,形成問題線索21件,移交區紀工委13件,立案審查2件2人。
通過三輪巡察,安順市嚴格按照“三集中”的原則對線索、問題進行管理,構建工作循環系統,發現問題、反饋問題、監督解決問題。
2017年5月13日至7月25日,紫云自治縣委第一輪巡察派出2個巡察組,分別對縣交通局和縣水務局黨委(黨組)開展了巡察。為扎實做好巡察工作的“后半篇文章”,提升巡察震懾力,2個巡察組在巡察反饋時盯緊問題清單,直擊要害,該點名的點名,該點事的點事,充滿“辣味”的巡察反饋,一度讓被巡察單位紅了臉出了汗。
“發現問題只是起點,解決問題才是落腳點。”紫云自治縣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有關負責同志指出,抓好巡察反饋問題的整改落實,才是確保巡察效果的關鍵環節。截至目前,該縣首輪巡察發現的133個問題,兩家被巡察單位已整改到位70個,立案審查8件,給予黨政紀處分7人。通過一個個巡察反饋問題的解決,一項項制度的規范完善,有效轉變了干部作風,促進了工作規范,提高了干部群眾的滿意度。
安順市堅持巡察反饋、警示教育、專題民主生活會直指問題,同向發力。在已經完成的第一輪巡察中,及時在水務、交通兩個系統召開反饋暨警示教育大會,反饋巡察情況時直接點名道姓通報紀檢監察機關查處的案件,開展系統警示教育,用活生生的身邊反面典型,敲響振聾發聵的警鐘,市縣(區)兩個系統400余人聽取反饋,接受教育,局黨組書記和派駐紀檢監察員針對存在的問題作出深刻檢討,深入查找、剖析問題的本質和根源,分析本單位、本系統的政治生態,提出整改措施和辦法。通過召開被巡察黨組織巡察整改專題民主生活會,廣泛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深挖了思想根源,強化了責任擔當,喚醒了政治意識,為進一步強化教育,提升巡察綜合效果,市級媒體還對被巡單位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進行了公開報道,接受社會監督。
(責任編輯 / 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