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濤
(中鐵二十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西安 710032)
公路路基施工技術及路基壓實質量的控制措施研究
徐 濤
(中鐵二十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西安 710032)
當前我國高速公路建設發展迅速,基于公路路基的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要求也越來越高。本文就主要論述了當前公路路基施工技術的若干技術控制措施,并重點對路基壓實質量控制措施進行解讀,最后加以例證。
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路基壓實;質量控制;壓實方案
路基作為公路項目施工技術的基本保障,它確保了公路路段車輛通行安全,換言之路基的壓實質量控制也決定了公路路基整體的施工質量。從技術角度講,公路路基壓實施工質量控制是具有一定難度的,需要對其進行深入分析研究。
公路路基施工技術控制措施多種多樣,大體來講可以劃分為為軟基加固施工技術控制措施以及路基防護排水工程施工技術控制措施,以下一一作出簡要分析。
在軟基加固施工控制技術體系中還包括了3種常見控制方法:墊層換填法、材料鋪墊法以及外加劑法。1.1.1 材料鋪墊控制
公路路基在施工建設過程中可能存在局部不均勻土層,進而導致沉降與側向變位現象的發生,所以針對這部分公路路基要采用材料鋪墊法進行控制,合理有效的運用鋪墊材料的抗剪力與拉抗特性,保證材料鋪墊機械施工作業的順利開展。而且,材料鋪墊法也能夠起到支撐填土荷載的作用,使地基的局部沉降與側向變化得到嚴格控制,進而提升地基本身的承載能力。
1.1.2 墊層換填控制
該方法主要針對淺層軟基路基實施技術處理,例如碎石墊層換填、換土加筋墊層換填以及換土墊層換算都是它的主要技術分支。如上文所述,墊層換填控制非常適用于淤泥質土、充填土等軟弱地基,適合淺層地基技術處理。它的還填深度要求要大于1m,且必須設置一層土工布格柵,保證格柵的相鄰距離在0.5m左右,這樣能夠滿足公路路基施工質量要求。該方法的主要物理原理就是基于下臥層向上部地基傳遞荷載,保證地基承載力的現實需求,同時起到降低沉降量、快速提升地基固結強度的作用。對于某些強度不均勻的地基,它也有一定的地基調整能力。1.1.3 外加劑控制
針對軟基粘性土層,外加劑控制方法再好不過,它在地面表層粘性土位置采用適量外加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軟基強度特征,特別是強化路基的壓縮性能,這樣施工機械也能在路基上完成順利推進。再一點,外加劑控制對填土穩定性的提高也很有促進作用,一般目前用于外加劑的添加材料就包括了生石灰、熟石灰以及水泥等等。
再者,也要做好路基防護與排水工作。公路路基施工一般都會建立一個臨時的排水系統,配合路基擋土墻一起起到排水防護作用,確保路基不會受到過多外界因素影響。再一方面,在排水施工過程中也要率先確保排水系統設計良好,如果發現問題一定要第一時間解決,避免其影響后續爆破開挖工作。在路塹高邊坡位置一定要選擇錨桿加固技術,要在施工過程中進行分層開挖與防護,保證坡腳預加固流程位置的合理技術處理,進而提高開挖邊坡的穩定性。
公路路基壓實質量控制能夠提高路基本身的結構穩定性,是公路工程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當前公路路基在壓實技術控制方面存在隱患,因此要為其加入質量控制環節來優化針對性技術處理措施,不斷優化公路在長期運營過程中的服務功能。為此以下主要提出5點公路路基壓實質量控制措施。
一般來說,對路基土質的最佳含水量要保證在10%左右,以黃土為例,它的最佳含水量就應該保證在11%,此時可以選擇壓實土質。在壓實過程中如果出現再次出現土質缺水狀況,就要適當補充水分,例如灑水機均勻灑水可以滿足水分補充要求。再者就是利用旋耕機進行充分的土壤攪拌,促進土壤滲水能力。如果土層含水較多,就必須攤開土層,專門處理其中多余的水分。
在路基壓實過程中,要在第一回進行穩壓,隨后再進行振動壓實。主要是壓實底層路基與路面基層,其碾壓次數大概要控制在6~9回。而如果是石料鋪筑層,它的碾壓次數要提升到7~10次左右。
按照公路路基施工行業的相關技術要求,要針對壓實過程中土質顆粒的大小進行深度分析。分析過程主要是針對路基土質的整體結構優化,根據分析結果來制定公路路基土質的大小顆粒良好性鑒定方案。
要在填筑過程中采用分層技術方式,保證路基實現分層壓實。在公路路基壓實分層作業過程中,也要充分考慮土層厚度,如果土層過厚,則必須考慮它對路基下層土層的壓實效果影響,避免路基出現變形問題。所以說公路路基的壓實作業首先要翻起土壤,對最下層土質進行核查壓實,然后再逐層實施壓實作業,確保土層壓實效果良好,為公路路基壓實質量提升奠定技術保障基礎。
在公路路基壓實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其邊緣位置,保證邊緣壓實質量與寬度。目前某些公路在路基應用方面普遍存在邊緣區域傾斜現象,嚴重時還會引發坍塌事故,這就與路基邊緣路基未能及時有效壓實有關。換言之,路基的性能由于邊緣問題有所降低,比如雨水浸入路基邊緣土壤位置中直接影響路基內部結構的穩定性。為此,要對該方面進行修正,可適當增加5~6cm的邊緣寬度,強化路基的壓實效果。另外,要采用逐層填料法進行壓實,確保公路路基壓實質量的提高[1]。
某地區公路為標準的兩車道二級公路,它的車輛設計速度為50km/h。工程目前要求新建路段,設計路基寬度為9m,同時設計汽車載荷為II級公路,能夠適應6度的地震基本烈度。本文主要對該工程中該新建路段公路的路基壓實技術方案進行分析。
某地區公路路基采用的是土石混填料,其具體的壓實工藝全流程如圖1。
圖1 某地區公路路基壓實工藝流程
該工程在地基處理過程中才用到了重型圓錐動力觸探試驗來滿足相關技術要求。本文主要針對該路基壓實施工階段的土石混合料壓實工藝階段進行分析[2]。
在路基壓實之前,要首先對該段新建公路的松浦厚度與表面效果進行全面檢測,在檢測合格后才能選擇壓實工藝實施。在路基壓實環節,該工程選用了振動壓路機進行300kN的激振力弱振壓實,同時配合360kN的激振力進行強振壓實,施工過程中將振動頻率始終控制在30Hz左右,激振速度則控制在3~4km/h。整個壓實工藝的壓實組合流程如下:
靜壓(1回)——弱振(1回)——強振(4回)——靜壓(1回)——弱振(3回)——強振(2回)——靜壓(1回)
該工程在壓實工藝實施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要點主要有3點:第一,要保證每一層路基的工程質量合格,同時在路基壓實過程中,要采取跟蹤檢測制度,確保沉降差、路基寬度以及平整度的實時數據檢測,始終控制壓實度符合設計技術標準;第二,該工程中采用了“三檢制”,它們分別為班組間交接檢查工序交接技術環節、班組檢查每一道工序施工技術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不能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環節;第三,要由班組組長親自負責檢查下道工序施工技術方案,待檢查合格,保證與上一段施工技術質量要求完全吻合后才能展開施工[3]。
在實際的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與路基壓實質量控制方面一定要做到技術選用合理,形成相互有效銜接的技術體系,確保路基施工應用技術的有據可依,也保證質量控制目標的有的放矢。總體來說就是要做到結合公路工程實際情況來展開技術處理工序,確保公路工程項目建設高品質。
[1]侯禹明.分析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路基壓實質量的控制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10):189.
[2]劉序,劉華.關于公路路基施工技術及路基壓實質量的控制措施分析[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4(12):91,93.
[3]盧新栓.青海扎碾公路土石混填路基壓實關鍵技術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6:52-56.
10.16640/j.cnki.37-1222/t.2018.01.079
徐濤(1976-),男,四川簡陽人,研究方向:施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