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
繁榮文藝事業、創造優秀作品,關鍵在培養造就一大批德藝雙馨的文藝工作者,用他們富有個性特征、具有精湛水準的藝術創作為人民服務,給時代樹碑。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表示,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在講話中,總書記談到最多的是人民,說得最動感情的也是人民。
中國文聯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旨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發揮文聯文藝界群團組織的重要作用,切實推動扶持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推出更多更好的優秀作品和人才,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2017年,是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70周年。此前一年,河南9位攝影家沿著劉鄧大軍的足跡重走當年千里躍進路。
歷時一年的尋訪,是一次歷史的追尋,也是一次身心的洗禮。
他們在走訪中了解到,僅僅一次西瓜地邊的偶遇,僅僅村里一天兩天的駐扎,僅僅房前屋后一次兩次的問候或閑聊,就讓老區的百姓刻骨銘心,幾代人念叨了70年;
他們用腳步丈量老區,發現散布在大別山區眾多的革命烈士墓都被村民用心保護,年年祭奠,香火不斷;
他們真真切切感受到,說起劉鄧大軍的故事,老人們馬上精神抖擻,如數家珍,也只因他們為尋訪劉鄧大軍足跡而來,就受到老區人民親人般的接待……
在這樣靈魂的交織與撞擊中,這些攝影家與劉鄧大軍有了跨越時空的靈魂相遇,他們更加深刻地領悟到:就在那西瓜地邊的偶遇里,就在那看似隨意的問候或閑聊中……隱藏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軍隊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奪取勝利的全部秘密!
歷史忠實地記錄下了劉鄧大軍留在大別山的豐厚遺產,讓人永遠銘刻在心:恒有信念者,時光不欺;胸有大業者,時代銘記;情系人民者,人民篤信。
時至今日,大別山已經成為這些攝影家們夢繞魂牽的地方,相信“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給予他們的人生一份恒久的收獲。
近年來,中國文聯注重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與“中國精神·中國夢”主題文藝創作工程有機結合,緊緊圍繞創作生產優秀作品這一中心環節,深入挖掘鮮活素材,創作出了一批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藝作品。
為促進“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持久有效開展,在充分尊重各藝術門類特性和藝術創作規律的基礎上,中國文聯制定下發了《中國文聯深入生活采風創作活動管理辦法(試行)》。同時,設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活動專項基金項目,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采風創作活動給予支持,為主題活動的持續深入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皩ぴL·銘記·傳承——紀念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70周年”大型攝影展便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活動專項基金項目。
中國文聯主席鐵凝曾提出,文藝工作者為什么要扎根人民?因為人民兼具雙重的性質。當我們說到人民是一個個具體的、有血有肉的人的時候,意味著文藝工作者要本著初心,永遠在活生生的具體的人當中,去領會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去領會我們民族的共同奮斗,“要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腳踩堅實大地行走,到人民中去,到生活中去,向著人類的精神高地進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