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在2014-15賽季還是東部第一,但在過去兩個賽季,老鷹的下滑趨勢明顯。球隊管理層在今夏按下重啟按鈕,但他們或許是全聯盟最糟的重建球隊。施羅德是隊內最像核心的球員,但他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位領袖。重建元年,老鷹已經不在意取得什么樣的戰績了。
上賽季,老鷹隊連續第十年打進季后賽,放眼當今聯盟,只有馬刺(20個賽季)比他們要長。然而球隊在今夏遭遇了巨大的人員變動,2014-15賽季那支拿到60勝的老鷹先發五虎已悉數離隊,請記住,這一切都是在短短兩年內發生的。
比這更糟糕的是,老鷹甚至沒有在這些人才流失中得到應有的回報,他們只是在2016年得到了托里恩·普林斯(從爵士得到的首輪12號簽)和騎士的一個2019年受保護的首輪簽。
這一切都是怎么發生的?我們可以把其歸咎為球隊管理層一連串的愚蠢決定、糟糕的合同與失利后的錯誤回應。尤其是去年夏天,為了給施羅德讓路,老鷹將蒂格交易掉,給霍福德提出的報價非常低,卻給巴澤莫爾送出一份大合同,并莫名其妙地高價簽下霍華德。而在賽季中期,老鷹還做了一個順水人情,將科沃爾交易到了騎士。
哪怕上賽季打出不錯的開局,保住了季后賽席位,但在季后賽首輪還是不出所料地輸給奇才。這個結果讓老鷹在這個休賽期明確了重建方針,球隊老板托尼·羅斯勒率先從管理層開始動刀,他撤掉了布登霍爾澤的總裁職務,然后降職了總經理韋斯·韋爾考克斯。然后,羅斯勒從勇士聘任了特拉維斯·施倫克作為新的總經理兼籃球運營總裁。
站在從長計議的角度上,施倫克壓根不想續約米爾薩普,施倫克不想將大合同花在一位已經32歲的大前鋒身上。此外,他還放棄匹配尼克斯為小哈達威開出的四年7100萬美元合同,將霍華德交易至黃蜂,放棄續約塞弗洛沙,這四位球星正是老鷹上賽季主要的四位輪換球員。
老鷹是鐵了心從零做起,他們試圖打造一支年輕的球隊,保持薪金空間的可操作性,努力留住首輪簽,著眼于未來的選秀。
所以在今夏的自由球員市場上,老鷹的宗旨是只用低廉的價格簽人。他們用兩年1400萬美元簽下馬刺配角內線德維恩·戴德蒙,來替代霍華德的空缺。

施倫克真正的大手筆來自選秀,他出身于勇士的時候,而奧克蘭球隊就是因為接連在選秀大會上得到庫里、克萊·湯普森和德雷蒙德·格林等人后,成為聯盟最強權。施倫克在首輪為老鷹選中了約翰·科林斯,這是一位能量爆棚的19歲前鋒,在選秀之前,他在維克森林大學效力了兩年。
如果能以科林斯在夏季聯賽中的表現來預測未來的話,那么施倫克已經成功了。科林斯在籃筐附近是野獸級別的存在,他的手感和攻擊性也讓人印象深刻。誠然他依然有些低效的區域,但是他的籃球功底卻已擺在那里了。考慮到老鷹的情況,科林斯在輪換中將不會面對任何上場時間的競爭壓力,他應該能以自己的方式隨心所欲的表現。
而老鷹新賽季的核心重任將落在施羅德身上,后者上賽季在79場比賽中場均能拿到17.9分和6.3次助攻,但場均也有3.3次失誤。當然,老鷹并非僅僅依靠年輕球員,他們也深知經驗的重要性,于是還簽下了諸如貝里內利和巴比特這樣的老將,但他們終歸不是老鷹的未來所需,但他們的經驗能在新賽季幫助老鷹的年輕球員。
羅斯勒和施倫克力之所及的范圍內能做的只有這些了,他們明白,2017-18賽季對于老鷹來說僅僅是個開始,他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