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
“當我接到當選十九大黨代表的消息時,我哭了。”薛榮知道“代表”兩個字的份量有多重。她不但是河南省唯一的一個非公企業黨代表,更是全國家政行業、物業行業、清潔行業3000萬從業人員中唯一的黨代表。
20多年前的薛榮還只是一個普通的下崗職工。為了生存,她走上了艱難的創業路:承包魚塘,開美容院,養寵物狗,擺地攤……創業9次,失敗9次,失敗了再開始。一次次跌入低谷,一次次又站了起來。
1994年5月,薛榮帶領16位下崗姐妹成立了鄭州市第一家保潔公司,從一名保潔女工干起,把一家不起眼的圓方美潔公司經營成為一家集物業、家政等為一體的圓方集團。那時她唯一的心愿就是帶領著姐妹們靠自己的雙手活下去。
經過多年發展,到2002年初,圓方集團規模已經超過4000人。快速發展后,中層管理人員流失嚴重,企業發展面臨危機。當時公司內部有不少黨員,有人建議薛榮成立黨支部以留住骨干。薛榮聽取了建議,經批準于當年4月成立了河南家政行業第一個黨支部。
2003年“非典”爆發期間,圓方集團站出來承擔了全國82家醫院的衛生保潔工作。這不是普通的工作,這是生與死的考驗。為此黨員們和入黨積極分子帶頭寫了“請戰書”……
如今的薛榮已是有4萬多名員工的河南圓方集團的黨委書記、總裁。20多年來,她一直把黨建作為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如今更是把探索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新模式當作主業,成了眾人皆知的“網紅書記”。她通過“薛書記花椒直播”“薛書記有約”“薛書記每日播報”“云黨校”等互聯網新媒體平臺講黨課,贏得了大批粉絲。“生命不止,語音不停”,這是她的承諾。薛榮說,“薛書記播報微黨課”,從2013年的7月1日到現在,每天60秒,一天不落。
在北京參加黨代會的她,朋友圈里持續關注黨的十九大報告、黨代表通道……“有時候我給很多年輕人講課,我跟他們說當你們想放棄的時候,當你們堅持不住的時候,聽‘薛書記今日播報。薛書記今年60了,我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再播40年,再陪你們40年。”
10月18日,薛榮穿著一身大紅色的家政服出現在了人民大會堂。按照姓氏排列,她坐在最后一排。總書記每提及一次人民,她就在本子上畫個圈。會堂里每響起一次掌聲她就在本子上畫個勾。會議結束的時候,她的本子已經被畫滿了。
10月24日,當薛榮顫抖著雙手投出了發自內心意愿的選票之后,她既激動又覺得如釋重負。
10月25日下午,薛榮跟隨其他一同出席黨的十九大的河南代表乘高鐵返鄭。
10月26日一大早,不顧連夜趕路的疲勞,薛榮穿著那件大紅色的家政服,來到公司總部六樓會議室,與公司員工,并通過互聯網直播平臺,與眾多基層的家政、物業員工,以及數以萬計的網友分享參加十九大的喜悅,向大家宣講十九大精神。
之后,薛榮就打開了馬不停蹄的模式,前往不同的地點,為大家作十九大精神的宣講。薛榮對大家說,習近平同志所作的報告既有高度,又有深度,既全面宏觀,又細致入微,處處都是亮點,讓人聽后熱血沸騰,備感振奮。報告從開始到結束,共贏得全場71次掌聲。特別是兩個地方,掌聲尤為熱烈。一個是“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響起了4次掌聲,充分表達了所有中國人“領土完整、國家統一”的心愿;另一個是“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當習近平同志說“通過不懈努力換來海晏河清、朗朗乾坤”時,會場上響起了長時間的掌聲。
“我們關注的藍天白云,我們關注的民生熱點……不管是我們想到的,還是沒想到的,報告里都提到了,而且句句講到了咱老百姓的心坎里。”薛榮說。
“報告中還提出,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薛榮興奮地說,作為最基層的勞動者代表,深深地感受到了底氣、方向和力量。咱還說啥呢,趕緊擼起袖子加油干唄。
薛榮對時代報告記者說,報告提出要注重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發展黨員,這說明企業的發展路子走對了,她這個“網紅書記”越當越有勁!國家發展了,薛榮感到肩負的使命和囑托也不一樣了,今后要充分利用“線上”“線下”資源傳播黨建知識,以黨建文化促進家政行業大發展,更好服務國家民生事業。
圓方集團現有5萬名員工,從十九大會議回來,薛榮調整了集團的發展戰略。一是要鼓勵大家在國家的大目標下樹立自己的小目標,二是讓大家在這5年變化的基礎上創造更多的變化,而這靠的是努力和創新。薛榮說:“我們家政公司農民工多、殘疾人多、奮斗的年輕人也多,我要把和他們切身利益相關的政策精神傳達好。”
下一步,薛榮會繼續深入宣講十九大精神,把十九大精神真正傳遞到基層群眾中去。“向黨學習、用黨建啟迪企業管理是我們發展的明燈。一個有信仰的企業,才是戰無不勝的企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