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姍
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課程實施建議中,小組合作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廣大教師和學生所認可的學習形式.在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中,小組合作學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但在日常教學中常會出現一些問題:有的為有小組合作這一形式而合作,使“小組合作”流于形式;有的在合作學習中,學生主體參與效率低,往往出現啟而不發、各唱各調、好學生的一言堂等現象,以合作學習代講、代練;有的在評價時輕個性發展、創新精神導向,輕集體評價.如何提高小組合作效率成了當務之急.那么,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恰到好處地實施小組合作討論,讓討論取得實質性的效果呢?我就如何做好小組合作學習做了以下幾點思考.
一、創設有效情境,引發小組合作
創設情境的目的就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精心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進行學習,可激發學生探究合作的興趣,這是實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引發合作的需求,積極主動地參與合作,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學“克的認識”一課,當學生用天平測量出各種較輕的物體的質量時,我創設了讓學生用天平稱出一袋牛奶的質量(重210克),當學生把砝碼逐一放入天平的右盤,天平仍不能平衡.學生們個個抓耳撓腮(大小砝碼加起來僅為199克).“砝碼不夠,要怎么辦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的思維頓時活躍起來,有的小組利用剛稱出的圖釘充當砝碼,有的小組利用稱出的桃子當砝碼,有的小組用橡皮、黃豆……通過計算,各組學生很快測出了這袋牛奶的質量,充分體現出了小組合作的魅力.
在課堂教學中,科學有效的教學情境能夠激活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指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課堂,為數學課堂的高效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營造“組組有事做,人人想展示”的課堂氛圍
在數學課堂上,我們在開展合作學習時,應事先做好學生的學情調查和指導工作.在學生小組交流后,教師要深入到各小組中去,聽一聽學生交流的內容,看看學生在交流中還存在哪些問題,將其記錄下來,在最后的課堂小結時指出來,讓學生自主糾正不足.當然,教師在了解學情時,如果發現學生的亮點,更要及時將其記錄下來,在后面的學習中引導學生繼續發揚.而對于學生在合作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教師要及時給予指導,而不宜將答案直接告訴學生,要讓他們在明晰思路后自己去尋找答案.
高效的數學課堂必然是學生的全員參與,只有教師科學分組,巧設任務,讓小組內的成員人人有事做,人人想展示,才會真正盤活數學課堂,在這樣的氛圍中,高效學習才不會成為一句空話.
三、發揮特長,互幫互助,優化合作
一節課中,個體展示是亮點,是高潮,是形成人格、自主自強、勇敢有為的重要途徑,每節課要設定重要篇幅,通過學生個體展示來促成學生性格的鑄就.具體可以體現為兩種方式,一種由學生自己根據習題的難易程度來確定組內的展示人;一種是由教師在課堂上臨時指定展示人.前者,有利于體現學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后者,有利于教師根據習題的難易程度來檢查各類學生的學習效果.總而言之,方法運用要靈活,不可教條.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有他們自己的思維特點,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無論是什么方式的小組合作學習,要啟發學生必須要以扎扎實實的獨立思考學習為基礎,只有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充分發揮個體的學習優勢,再進行合作學習,才能讓所有的學生都積極參加討論,激蕩學生思維,才能讓學生在多樣性的獨立思維基礎上通過交流發展求異思維.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也可采取互相幫扶的策略.幫扶從廣義上來講,就包括學優生對學困生的幫助、學優生與學優生間的互助及學優生和學優生間的相互激勵.要想實現學生間的幫扶和激勵,就必須在小組建設時充分考慮小組成員的編排.我們通常是將學優生和學困生混合搭配在一起,這樣的編排方式非常有利于學優生間的互助,也有利于學優生對學困生的幫助,從而實現一對一的幫扶.在小組的建設過程中,還有一點我們不能忽略,就是小組成員不能固定,應該在運行一段時間后,充分考慮學生的意見,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對小組進行適當調整.
四、講究教師參與指導,優化評價
教師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并不是一個旁觀者,而應該是一名積極的參與者,但這種參與要講究藝術.在學生活動的整個過程中,我會在小組之間巡視,及時了解學生是否能夠理解學習任務和教材內容,如果發現有的小組遇到困難,我會立刻對他們需要知道的事情進行講述;我也會在合作方式上給他們一些建議,例如,我發現有的小組在進行實驗活動時,常常因為互相等待而浪費時間,我就提醒他們在記錄員記錄本次實驗結果時,操作員就可以同時進行下一次操作,而無須等到記錄員完成記錄之后再進行下一次操作.
數學課堂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舞臺,教師作為數學課堂的指引者和合作者,要融入數學課堂,積極發揮評價功能,激活每一名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信.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正像空氣對于健康一樣,自由時間對于學生是必不可少的——自由時間是豐富學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條件.”課堂教學不是一對一的對白,而是立體式、多層次的學習空間.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互幫互助、共同提高,讓“小組合作學習”成為數學課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