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祿偉
摘 要:走上教育崗位已有近3年的時間,在學校領導的關心及同事的幫助下學到了很多東西并逐漸走向成熟。仔細回味這3年的教學歷程,悟出了一套自己的教學模式,也對教師這一角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關鍵詞:教師;心理戰;信息技術
真正的老師應該既是良師又為益友,所謂良師自身知識儲備過硬自不必說,而益友則是能夠與學生之間達成一種默契和信任,對于教師來說,與學生在心靈上進行溝通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有效的溝通就像潤滑劑,能使教學過程更為流暢和高效。像我們作為高中信息技術老師,大家都知道,計算機課在高中的課程中屬于所謂的副科,學生和家長都不會把它當做備戰高考的重點科目來抓,所以我們的教學處境顯得有些尷尬,要想讓信息課程蓬勃開展,我們就要更加注重師生溝通,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學習,那么我們該怎樣引導學生了解信息技術這門課的魅力并真正愛上這門學科呢?下面我就結合信息技術學科的特點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在對教師自身要求方面我們要做到
1.刻苦鉆研學科知識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首先要對自己所帶的學科有著充分的認識和了解,只有把專業知識研究透徹了才能在課堂上游刃有余。
2.認真備課
教材上的知識量很大,但一堂課只有短短的45分鐘,我們要想抓住這45分鐘并充分利用它就要把備課筆記做好做足,一份好的備課筆記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仔細研究教材,深入了解其知識結構后,挑出重點、難點和要點作為重點講解對象,教學過程中盡量做到語言輕松生動、言簡意賅,力爭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3.組織生動活潑的課堂活動
學生對某一門學科的興趣跟教師的教學方式有很大關系,如果我們要求學生一動不動地坐在那聽課就屬于直接灌輸法,這種方式往往讓學生覺得受到束縛從而產生厭煩心理。在這種心態下要想讓他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難度可想而知,而生動活潑的課堂活動則可以緩解這種矛盾,這種做法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還能夠讓教師了解學生的知識需求以便及時調整課堂內容,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開展分組討論也是一個很必要的手段,學生可以在互相交流中取長補短。
4.不斷攝取新知識
當今社會是信息化時代,知識變化日新月異,如果我們長時間滯留在某一個知識面,可能很快就會與飛速發展的社會脫鉤,更別說教書育人了。因此,我們在不斷積累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堅持不斷地攝取營養,開闊視野,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適當增加學生感興趣的課外知識,做一個知識面廣、受學生尊重的老師。
二、在對待學生的過程中我們要做到
1.積極引導
前面已經說過,信息技術學科在學校里充當的是副科的角色,所以很多家長和學生對其都不夠重視。事實上,計算機早已突破了它的固有模式成為現代生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上第一節課的時候我就跟學生強調,無論從事什么工作,成為何種人才,計算機都會像左右翼一樣伴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讓學生意識到計算機的重要性是把他一步步帶進這個領域的敲門磚。
2.換位思考
不可否認,現在的學生都很有個性,也都很叛逆,他們總試圖擺脫老師和家長的管教,尋找自己的空間和思路。因此,學生最需要什么、最想要什么是我們作為老師要時常思考的問題,有時我們片面地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問題,時間長了不免會有些武斷,這時不妨換位思考一下,站在學生的角度想一想,從內心去了解、去感受他們。我們要曉之以理,用真摯的話語去感化,讓學生發自內心地接受教育,這樣才能與學生建立起互相信任和理解的橋梁。
3.愛護學生
教師與學生的角色關系從某些層面上來說就是家長與孩子的角色,我們有義務去愛護和保護他們。在我們眼里不應該有好學生和學困生的區別,因為每個學生身上都有他獨特的發光點,我們要善于發現并給予鼓勵,不管是活潑的還是內向的,成績差的還是成績好的,都應該一視同仁,我們要用無私的愛去換取他們的信賴,讓他們在公平的環境中成長。把學生教育成才是我們的目標,但教育成人也是永恒不變的主題。
4.有責任心
人們通常用“苦讀十年寒窗”來形容學子的艱辛,如今我們自己是過來人,求學之路的艱難崎嶇自然刻骨銘心。對成績好的學生我們不能偏袒和溺愛,對于成績一般而自暴自棄的學生我們可以通過上課時多注意、提問后多表揚的方法幫他們找回自信,還可以對基礎差的學生通過課后補習使他們跟上步伐,總之要做到不放棄對任何一個學生的培養。
教師的崗位是光榮而神圣的,我們的任務不僅是要傳道、授業、解惑,還要培養學生的思想情操,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我會為社會培養復合型人才奉獻自己的滿腔熱血,也會積極努力地與學生進行溝通,突破定位打贏這場“心理”戰。
參考文獻:
[1]張家軍,馬吉宏.論和諧師生關系的含義、特點及建構[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7(1).
[2]劉淼.“態度理論”視域下的中學生思想轉變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