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營經濟占據山西經濟總量的半壁江山。當前山西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為實踐新型發展理念,促進山西經濟轉型,注重民營經濟的發展壯大顯得尤為重要。但民營企業融資成本高的問題一直是阻礙民營企業發展的障礙,因此推動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的關鍵在于降低民營企業的融資成本。
關鍵詞:山西民營企業;融資成本;營商環境;策略分析
一、山西民營企業融資成本現狀
民營企業融資市場具有一定的自發性,其規范性較差,民營企業的融資多為外部借貸融資,因此,本文著重對其貸款成本進行分析,對貸款成本的結構數據收集主要圍繞銀行利息成本、抵押擔保費以及其他費用展開,以期了解山西民營企業融資成本構成及融資成本對企業經營發展的影響。
(一)不同規模民營企業的貸款成本
目前,可以為企業融資提供渠道的金融機構主要有各類商業銀行、保險機構、網上P2P平臺以及各大民間借貸機構。在對民營企業融資成本的調研數據分析中可以發現,不同規模民營企業的貸款成本不同。
(二)不同種類貸款的融資成本
分析企業不同種類貸款的融資成本可以發現,不同貸款方式下的貸款成本存在顯著差別,其中,信用貸款成本最低,擔保成本最高,質押與抵押居中,分別為8.89%、11.44%和9.43%、10.06%。
(三)不同時期民營企業的融資成本不同
從成本結構的變化趨勢來看,最近幾年的貸款綜合成本略有下降,貸款綜合成本的變化趨勢與貸款利息成本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
二、影響山西民營企業融資成本的營商環境分析
(一)信用環境不佳,導致民營企業融資成本過高
產生民營企業貸款難的原因之一是民營企業自身經營能力有限,信用環境不佳,導致規模越小的民營企業越難以獲得貸款,或者取得貸款的成本較高。規模越小的民營企業,其他費用等中間費用成本越高。其原因為:有相當一部分民營企業由于主客觀因素沒有建立起完整的財務制度,會計核算不健全,缺乏足夠的審計部門承認的財務報表和良好連續的經營業績,使民營企業貸款難度大,借款渠道窄,抗風險能力弱,融資成本高。
(二)現行金融環境融資門檻高,增加了民營企業融資成本
對民營企業借款標準高,要求較高的借款利率。雖然各類金融借款機構及民間借貸平臺層出不窮,但商業銀行仍是民營企業融資的主要渠道。為了保證貸款資金的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商業銀行對民營企業普遍采取歧視態度,使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的信貸限制多、門檻高、信貸品種少以及對擔保人的要求較高。具體體現為對民營企業貸款利率高,進而增加了民營企業的融資成本。
(三)政策環境保障不足,民營企業被動接受高成本貸款
政府對民營企業融資體系和資金扶持政策尚不完善,缺少為民營企業發展服務的專門金融機構,造成企業融資困難。政府政策多變導致融資渠道和政策體系建設缺乏完整性和系統性,造成扶持對象的針對性比較模糊。我省民營企業受困于融資瓶頸,僧多粥少的現狀依舊沒有改善,對資金的需求大于供給,使其只得忍受較高的貸款利率,承受較高的貸款成本,導致負擔較重。
三、完善營商環境 降低山西民營企業融資成本
針對上述山西民營企業融資現狀以及融資成本結構的分析,結合國外降低融資成本的先進經驗,為解決山西民營企業融資成本高的問題,從民營企業營商環境的角度,對降低山西民營企業融資成本的問題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一)完善信用環境,降低貸前審核與擔保力度
1.民營企業增強自身經營還款實力,簡化金融機構的審核程序
首先,企業需加強財務管理。良好的財務管理制度可提高金融機構對企業的認可,提升貸款企業的貸款意愿。其次,企業需優化資本結構。企業應合理控制資產負債率,根據自身能力、發展需求借貸,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防止因規模擴大而使資產負債率過高、資金鏈緊張,從而增加企業的償債風險。最后,提高企業還款意識。樹立良好的信用形象,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利用資金,做到“專款專用”避免資金挪用,按時償還債務本息。
2.提高民營企業信用形象,降低貸款所需的擔保標準
民營企業要增強企業的風險管理意識,貸款難的主要原因是“信用差”,有不良貸款的記錄。民營企業維護自身良好的信用記錄,保持良好的口碑,樹立良好形象。企業要把信用理念制度化,貫穿到生產經營和企業文化的各個層面,在經營中強化內部風控水平,通過建立完善的全面風險管理機構,引進專業風控人才,完善風險防范機制,降低企業的信用風險。
(二)完善金融環境,提供更多低成本貸款選擇
1.做大做強以晉商銀行、晉城銀行為代表的地方銀行
由于國有大銀行長期以來以大型企業為目標客戶,為其他股份制銀行和地方性銀行留下了生存空間,近幾年山西以晉商銀行為代表的包括晉城銀行、長治銀行、大同銀行等地方性銀行發展迅速,在為小微企業融資方面都做出了不俗業績,今后可通過合并重組、積極引入優質戰略合作伙伴等方式充實資本,努力推動若干地方銀行資產規模穩步增長,重點為民營企業服務。
2.大力推進農村信用社改革
將風險化解和改制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支持縣域機構股份制改造和城區機構的整合,加快將符合條件的農村信用社一步到位改制為農商行,更多的采取市場化手段吸引各類資本,引導現有股東增資擴股,培育一批大股東,適當提高資本集中度。同時,做大做強一批諸如太原農商行、堯都農商行等在周邊省份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農商行,更好地為地方民營企業提供融資保障。
(三)完善政策環境,增加政府對民營企業的成本補助
1.政府設立專項貸款服務,降低民營企業對商業貸款的依賴度
政府應不斷完善對民營企業的政策扶持體系,將中央財政撥款、地方政府部分收益社會捐助等作為資金池,成立民營企業專項資金并有專門部門進行資金的監管使用。
2.完善政府擔保,降低民營企業對商業擔保的依賴度
政府應該加大對民營企業的融資扶持,提高財政補貼、稅收優惠比例以及逐步建立完善的政府融資擔保體系,降低民營企業融資難度與融資成本。進一步整合區域內的小型擔保公司,兼并重組為大型擔保公司,提高公司的擔保能力。
(四)完善法律環境,降低民營企業承擔的貸前風控成本費
近年來山西和全國一樣,民間金融發展迅速,但與之相伴的風險也日益加大。為此要在鼓勵民間投融資發展的同時,完善地方金融機構管理機制,創新地方金融管理體制,形成內部控制嚴密、外部監督有效、自認權利一致的地方金融機構管理體制,加強對場外交易中心、投資公司、擔保公司、典當行、投資基金等各類地方準金融機構和組織的歸口管理,規范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服務領域,加大打擊非法集資、違法違規金融活動力度,提高金融機構風險防范意識和反欺詐能力,維護地方金融秩序和金融穩定。
參考文獻:
[1]吳行銘.關于如何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的舉措和辦法[J].2015.廈門力祺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2]南京市農村金融學會課題組.關于有效降低企業溶質成本的政策建議[J].2016
[3]宋文祥 宋哲.國外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J].2014.
[4]逯新紅.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路徑[J].2016.
[5]陳曦 卞靖.降低融資交易成本 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J].2016.
作者簡介:
卜晨(1993-),女,山西長治人,山西財經大學2016(區域經濟學)學術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區域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