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元波
摘 要:目前,為了有效的解決我國的"三農"問題,我國已經全面實施了鄉村振興戰略,從而實現我國農村的現代化建設。稻魚綜合種養是一種綜合養魚模式,隨著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逐步推進,我國不斷涌現稻魚綜合種養的新模式,逐漸以休閑模式代替傳統的農戶"生產"模式,對當地的農耕文化與自然環境進行充分的利用,從而有效的提高稻魚綜合養殖的質量與效率。基于此,本文主要對鄉村振興戰略下稻魚綜合種養休閑化發展對策進行探討,希望為相關人士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稻魚綜合種養;休閑化;發展對策
休閑漁業具有多樣化、產業化、規模化等多種優勢,但是卻受到資源環境的限制,與稻魚綜合種養相結合卻可以憑借水產養殖技術、水稻栽培技術等成為一種具有多功能的全新農業發展模式。目前,在稻魚綜合養殖過程中存在稻魚投入產出比、人力投入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國需要采取科學化的發展對策對其有效的解決。由此可見,在鄉村振興戰略下對稻魚綜合種養的休閑化發展對策進行探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當前稻漁綜合種養發展現狀
從目前的情況看,稻漁綜合種養發展現狀并不樂觀,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具體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稻漁綜合種養對相關技術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需要在設備、基礎設施方面投入大量的資金作為支持,并且還需要對溝凼、田埂進行開挖、加固、維護等處理,加大投入成本,同時在進行養殖過程中一些特殊水產苗種也需投入大量的資金,這就給相關企業以及種植戶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其次,在稻漁綜合種養中仍然以傳統的人工處理方式為主,基礎設施不完善,水稻收割機、水產品捕撈工具嚴重匱乏,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受稻田的結構影響,在環溝中不便使用傳統的水稻收割機,并且由于在環溝中底部存在凹陷和凸起,且具有一定的坡度,所以在捕撈水產品時,無法使用傳統撒網的方式,現階段在捕撈水產品時,一般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人工捕撈,第二種是將水放干之后再進行捕撈,這兩種方法在使用過程中,不僅工作強度較大,同時工作效率也較低,并且在采用排水捕撈方法時,一些泥漿也會進入魚的鰓部,降低魚的存活率[1]。
最后,我國稻漁綜合種養發展并不成熟,種植區域難以向規模化方向發展,目前,在對稻漁綜合種養進行經營時,通常以小、弱、散的個體農戶經營為主,雖然有一些發展較快的龍頭企業對其進行引導,但是卻缺乏健全的聯結機制、產銷對接機制,這就導致一些農業龍頭企業難以全身心的投入到稻漁綜合種養中,并且在交易的過程中,農戶不具有較強的話語權,受到市場價格的影響,農戶養殖的水產品存在滯銷的情況[2]。
二.鄉村振興戰略下稻漁綜合種養休閑化的發展對策
十九大我國重點關注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所以在進行稻漁綜合種養時,也要具有綠色發展的理念,對種養資源進行保護,將田園作為媒介,推進稻漁綜合種養的休閑化發展,在鄉村振興戰略下稻漁綜合種養休閑化發展的過程中具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注重全域旅游戰略的引導作用
想要實現稻漁綜合種養的融合發展,就需要注重全域旅游戰略的引導作用,目前我國已經意識到全域旅游在實現稻漁綜合種養融合發展的重要性,所以在該方面也不斷的加強了資金扶持力度,目前我國家庭漁場、休閑垂釣、田園采摘等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使我國稻漁綜合種養由第一產業向第三產業進行轉變。想要充分發揮出全域旅游戰略的引領作用,加快產業的轉型,就需要在稻漁綜合種養與休閑漁業等方面建立一些優惠制度,從而優化產業結構,增加收入的渠道,從而使民俗資源進行相互融合,促進稻漁綜合種養的休閑化發展。其次,相關部門以及人員需要創新稻漁綜合種養的機制與體制,針對農村財政、集體產權制度、投入機制進行改革,在其中融入一些優惠政策,從而更好的吸引投資者參加到稻漁綜合種養中[3]。除此之外,也可以采取小額貸款、農業保險等措施來為種養農戶提供支持,從而可以確保稻漁綜合種養的穩定高效的發展,使農戶收入到更多的利益。
(二)注重農業的側結構改革
現階段在進行稻漁綜合種養時,需要具有創新意識,對優秀的骨干企業進行培養,有效的提高種養的質量與產量,使其形成特色化的品牌,從而使種養企業朝著規模化的方向發展,有效的改變其小、弱、散的發展現狀,提高其市場競爭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可以占有一席之地。而培育龍頭企業的前提就是對企業的發展格局進行創新,不斷健全水稻收割、水產品捕撈的基礎設施,由于傳統的收割與捕撈機械難以滿足其發展需求,所以研究人員需要根據實際的種養情況,對機械進行創新,結合休閑漁業,發展休閑的收割與捕撈機械,從而有效的減少在收割與捕撈過程中投入人力成本,具體可以舉辦游客自行體驗釣魚、打魚等休閑漁業活動,從而有效的體現出漁業綜合種養的應用價值[4]。另外,我國也要致力于解決水產品良種匱乏、稻田與水產品接茬矛盾、飼料等資源的浪費問題,不斷引進一些新產品新技術,對稻漁綜合種養的結構進行改造,不斷推薦良種繁殖優化,具體可以引進一些專業的研究團隊,來對相互協調、融合的生產技術進行研發。除此之外,為了飼料等資源的浪費,也需要要對節約意識進行宣傳,在互聯網時代下,可以采取廣播、電視、網絡平臺等對節約意識進行宣傳,從而有效的防止其在種養的過程中浪費大量的資源。
(三)壯大稻漁綜合種養的經營主體
稻漁綜合種養的休閑化發展,主要是將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進行有機的結合,在生產的過程中,以休閑漁業為主導,對產品定位與扶持政策進行制定,從而使稻漁綜合種養的休閑化發展形成生態高效的發展模式。現階段壯大稻漁綜合種養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規模化經營,應該對土地、魚塘、房屋等資源的權屬關系進行確定,將稻漁綜合種養的經營主體進行折價入股,從而有效的提高農民的收益,使當地的農民積極的將個人的土地、房屋、魚塘等資源以入股的形式加入經營主體的行列中,使這些經營主體成為股東,參與股東的分紅[5]。除此之外,在壯大稻漁綜合種養的經營主體時,也要建立三權(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制度,從而放活經營權,促進土地流轉,實現水稻綜合種養的規模化經營。另外,在發展的過程中也要對休閑漁業文化、農耕文化、地域文化進行挖掘,推進其朝著特色化的方向發展,從而為經營主體的壯大奠定良好的基礎。
結束語:
綜上所述,鄉村振興戰略下稻漁綜合種養的休閑化發展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引起重視,首先要對現階段稻漁綜合種養的現狀進行分析,然后采取注重全域旅游戰略的引導作用、注重農業的側結構改革、壯大稻漁綜合種養的經營主體等措施來提高稻漁綜合種養的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劉保倉,張西瑞,李紅崗.淺談河南省開展稻漁綜合種養探討[J].中國水產,2017(9):26-28.
[2]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在遼寧調研時強調堅定不移走綠色安全發展道路加快推進漁業轉型升級[J].中國水產,2017(10):6.
[3]《中國漁業報》編輯部."稻漁共作" 助少數民族群眾脫貧致富[J].農家致富顧問,2017(15):34-35.
[4]馬虎財,邢曉鳴,孟華兵, 等.湖州市吳興區稻漁綜合種養發展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8(17):214-215.
[5]肖放.新形勢下稻漁綜合種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漁業經濟,2017(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