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坤 李佳琪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工業化進程也在不斷的加快,水污染的問題也開始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水污染后果的嚴重性會嚴重阻礙我國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現今,單純依靠政府的行政命令對水污染問題進行防治已經是力不足道了。本文對詳細描述了水污染危害并提出相應的智力措施。
關鍵詞:水污染;危害;治理措施
現今水污染已經變得日益嚴重,按污染物來源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生活污水;另一類的工業廢水。如果按照污染物的類別,那么可以分為三大類:一類是生物污染;另一類是物理污染;還有一類是化學污染。不管根據哪種性質進行的分類,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水污染危害的認知已經變得深刻清晰,水污染治理勢在必行。
一、水污染的危害
(一)水污染對人體的危害
人體每天都需要進行新陳代謝活動,而我們體內新陳代謝活動的開展離不開水分。如果人們長時間的飲用被污染的水,那么一定會導致身體產生異樣,最終致使身體產生疾病【1】。被污染的水體中可能含有重金屬或有機物等成分,同時也可能攜帶某些病菌等物質。如果重金屬隨水體被人們飲用,那么很可能導致重金屬中毒,情況嚴重時會損害人體腎臟、肝臟等重要身體器官;如果有機物隨水體被人們飲用,那么可能導致腹瀉,情況嚴重者還會誘發惡性腫瘤;如果有病菌隨水體被人們飲用,那么可能會導致腹瀉,情況嚴重者還會引發痢疾、胃腸炎等疾病。
(二)水污染對工農業的危害
如果在工業生產過程中運用可被污染的水質,那么受污染的水體就會腐蝕機械設備,對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行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情況嚴重者時會大大降低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2】。如果在農業生產生中運用受污染的水體,那么就會對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情況嚴重者還破壞土壤結構,對農作物的正常生長造成不良影響,最終導致農作物的產量減少。
(三)水污染對生態環境的危害
如果江河湖泊被污染的程度超過了其自身的凈化能力,那么將會造成河湖泊水體的永久性污染。與此同時,因為被污染水體中含有大量的氮元素和磷元素,水體中氮磷元素含量過多會造成水中的藻類植物過快生長,進而致使水中含氧量下降,導致水中生物因缺氧窒息而大量死亡。對生態平衡造成破壞,甚至還會影響當地的空氣質量【3】。
二、水污染的治理措施
(一)從思想、制度和技術方面入手治理水污染
首先,要增人民群眾的環保意識,人們的環保意識提高了,水體被污染的情況就會有所下降。這不但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還要我國針水污染的防治政策相關,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利益。所以要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減少水污染情況的發生【4】。其次,要加大對水污染實施者的懲戒力度。針對水污染問題政府及相關部門應該加大監管力度,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并按照制定的法律法規嚴格執法,同時加大對水污染實施者的懲戒力度,強制關閉關閉那些高污染或污染處理代價過高的企業,對違規排放污水或排放不達標的企業進行取締。最后,還需運用高科技手段對污水進行無害化處理。對污水進行無害化處理就是對污水施以高科技手段,將污染物從污水中分析出來,即使污染物分離不出的也要將其轉化為其它種類的無害物質,達到排放標準,從而實現污水的治理。
(二)加強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的處理
隨著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在逐年增加,因此只有處理好生活污水問題,才能實現水污染的治理。針對現有的水污染處理問題而言,屬污水處理廠分布不合理問題最為嚴重,現階段的生活污處理廠管道建設速度異常緩慢,最終生活污水處理廠無法正常而有效的運轉。因此應該對污水處理廠的布局進行合理的規劃,對污水處理的實際需求進行合理的規劃,同時在城市規劃布置部一些小型的生活污水處理廠,以此來滿足城市周邊對居民生活污水處理的需要【5】。對于工業廢水的處理而言,可以改良工業污水處理公益,在工業生產中進可能的采用循環用水的方法,以此來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同時減少污水的產生和排放。除此之外,這對工業廢水的處理還要采用有計劃的實施和執行,從工業廢水的源頭上對其進行控制,以此來實現工業污水的控制,最終實現水污染的治理。
三、結語
綜上所述,現今水污染的治理不能僅僅規責于哪一個部門 ,而是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通過彼此之間的相互配合,實現水污染治理的共同目標。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水污染的治理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馬曉蕾.地下水過度開采引起六價鉻污染危害及治理措施探析[J].地下水,2017,39(05):85-87.
[2]林敏慧.水污染危害與治理措施分析[J].低碳世界,2016(22):8-9.
[3]高圣玥,李紅宇,海龍.淺談養豬業的環境污染危害及治理措施[J].湖北畜牧獸醫,2007(01):12-13.
[4]王農,劉建設.鄉鎮企業污染危害與環境保護治理措施[J].北方環境,2000(04):12-14.
[5]李萍. 農村水污染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A]. 北京市環境學會、河北省環境科學學會、山西省環境科學學會、天津市環境科學學會、內蒙古環境科學學會.新農村建設與環境保護——華北五省市區環境科學學會第十六屆學術年會優秀論文集[C].北京市環境學會、河北省環境科學學會、山西省環境科學學會、天津市環境科學學會、內蒙古環境科學學會:,2009:4.
[6]申林、劉亞琴、叢培東、楊清海.蒲石河蓄能電站河岸帶表層土壤屋里性質研究[J]遼東學院學報,2011(3):45-49
作者簡介:
張紅坤,女,遼寧省丹東市,本科,就讀于遼東學院城市建設學院B1502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學號:1416150209 ,研究方向:環境學。
李佳琪,女,遼寧省朝陽市,本科,就讀于遼東學院城市建設學院B1502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學號:1416150214, 研究方向:環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