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摘 要:現代,知識型員工涌入職場的數量在不斷增大,因而現代企業的用人成分主要是知識型員工,知識型員工之所以會成為現代企業用人的熱點,主要是因為知識型員工往往對企業的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知識型員工與傳統員工相比具有很多優勢,如創新意識較強、思維跨度大等特點,與此同時知識型員工較為鮮明的特點是集體意識不強,因而傳統的激勵機制不能夠充分發揮出效果來。所以,關于知識型員工激勵機制的探析是十分有必要性的。
關鍵詞:激勵機制;知識型員工;方法
“知識型員工”是美國學者彼得?德魯克提出的,指的是“那些掌握和運用符號和概念,利用知識或信息工作的人”,其實當時他指的是某個經理或執行經理。在今天,知識型員工實際上已經被擴大到大多數白領,現代職場也逐步被知識型員工所占領,這些知識型員工的構成主要是80后和90后,他們的出現為現代企業激發了新的活力,對我國現代企業的發展具有深遠的貢獻。但是,他們帶來的不只是益處,還有弊端,更多的知識型員工出現了“常換工作、不愿意吃苦”的現象,因而有人僅從消極層面片面的評價知識型員工。所以,現代企業針對于知識型員工的激勵機制構建是值得探析的。
一、知識型員工的特點
(一)知識型員工的個人特點。今天的知識型員工一般都具有較高的個人素質,擁有較高的學歷和其他方面的能力素養,不再是僅僅出賣勞動力的“機械”,不僅對于專業知識,而且對于經濟、管理等都有較多的認識,掌握著最新的技術。知識型員工是一個富有活力的群體,與流水線上的操作工人被動地適應設備運轉相反,知識型員工更傾向于擁有一個自主的工作環境,不僅不愿意受制于物,而更強調工作中的自我引導。知識型員工具有很高價值的創造性勞動,知識型員工從事的不是簡單的重復性工作,而是在易變和不完全確定的系統中充分發揮個人的才干和靈感,應對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推動著技術的進步。
(二)知識型員工的價值特點。知識型員工的工作主要是創造性活動,依靠大腦而非肌肉,勞動過程往往是無形的,而且可能發生在每時每刻和任何場所,加之工作并沒有固定的流程和步驟,其他人很難知道應該怎樣做,固定的勞動規則并不存在。因此,對勞動過程的監控既不可能,也沒有意義,知識型員工的勞動成果難于衡量。由于知識型員工的勞動過程難以監控,而且也往往因為知識型員工的勞動成果依賴很多因素,包括同事、團隊的協作完成,因此勞動的成果一般難于衡量。知識型員工具有強烈的自我價值實現愿望,知識型員工的需求一般在比較高的層次上,他們往往更在意自身價值的實現,并強烈期望得到單位或社會的認可,他們并不滿足于被動地完成一般性事務,而是盡力追求完美的結果。因此,他們更熱衷于具有挑戰性的工作,渴望展現自我價值。
二、知識型員工特征概述及問題闡釋
(一)知識型員工特征概述。現代企業的發展環境是一個開放的環境,因而知識型員工是發展于更加開放的環境中的。由于知識型員工的受教育程度較高,他們的思維往往十分有跨度,思考問題的格局也是不一樣的,所以,他們為企業主注入新的能量是理所應當的。但是,他們的管理也是有難度的,他們的特征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創新意識強。知識型員工從根本上區別于傳統員工的是他們受教育的程度較高,因而他們在開放的環境中更能不斷學習新的知識、產生新的思維方式,進而為工作注入創新性的東西。二是,自主學習的能動性較強。知識型員工已經認識到“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因而他們能夠不斷的接受新事物,甚至于渴求學習到新事物或是先進的新科技,他們的存在是企業增值的一個基墊。
(二)知識型員工“跳槽”問題。當代知識型員工普遍存在“換工作頻繁”的情況,因而他們的流動性較大,同時離職率較高。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他們的思維方式較靈活、不愛單調無味的生活,他們往往更加傾向于工作的獨立性,對具有挑戰性的任務或工作很渴求。事實上外部市場對知識型員工的需求是不小的,這也是導致知識型員工“跳槽”過多的原因,所以這個問題仍然是有待探析的。
(三)知識型員工心理承受度不高。現代企業中存在的知識型員工普遍具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心理承受度不高,通俗的說就是承受能力不足。這個問題主要體現在他們應對突發事件的應變性當中,在突發事件發生時,多數知識型員工并不能游刃有余的應對和處理,換個角度講,這個問題實質上是他們的目標不夠明確的問題,基于目標的不明確,他們通常對未來的定義不清楚,因而畏懼情緒極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每一步職業選擇,所以,心理承受度的提高仍然是他們完善自我的一個挑戰。
三、構建知識型員工激勵機制的方式及種類
(一)心理契約的簡單描述。心理契約的主要研究方向主要是兩個學派,傾向于組織和個人維度的概念更加適合我國現代企業,基于這個方向,心理契約主要限定為當事人未明確表達但通過某種暗示,使契約者之間互相認可各自的期望,從而達成一種看不見的協議。軟性激勵的基礎是心理契約,心理契約借助對知識型員工需求的解析,滿足了知識型員工的需求,進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為達成企業經營目標而服務。
(二)關于交易維度的激勵機制。一是強化工作自身的激勵效果,這個效果應當是雙向的,不僅要正確運用工作本身的正向激勵效果,還要發揮出工作的負向激勵效果。現代企業應當更加注重人的問題,應當把重心從工作轉變為員工,僅有把員工當作企業發展的資本,才能夠有效的激勵到知識型員工。與此同時,負向激勵也是有必要的,特別是對于職場的新人知識型員工,負向激勵可以幫助他們形成優良的行為準則或規范。二是把握好知識型員工生活與工作的平衡。首先要控制好知識型員工工作程序的集中。知識型員工向往自由的特性是很普遍的,企業應當在考慮他們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統一安排集中的工作時間,從而加快他們的工作進度,為他們自身爭取更多的自由時間。其次是為知識型員工創造更多彩的業余生活,知識型員工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固然重要,但適當的放松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在企業有條件的情況下,現代企業可以為員工提供基礎娛樂設施,如健身房、籃球場等,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聯歡會或茶話會的方式豐富知識型員工的業余生活。
(三)關于發展維度的激勵機制。知識型員工通常都能認識到“終身學習”的重要性,所以企業為知識型員工提供培訓和發展機會是十分有必要的。管理者可以對新加入企業的知識型員工進行開放式培訓,通過培訓總結出心得體會等等,這樣可以充分激發知識型員工的關注度,進而讓知識型員工更好的投身于企業工作當中去。除此之外,定期組織員工戶外拓展活動或鼓勵他們參加行業研討會也是可行的。總的來說,無論哪一種發展性的激勵方式,只要服務于企業目標或利益,它絕大程度是可行的。
四、結語
當下社會對知識型員工的實際需求是十分可觀的,因而如何發揮知識型員工的積極性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這個問題實質上是關于知識型員工激勵機制的問題,要結合人才性質與其為企業所做的貢獻綜合考慮,給予多方位、足夠的激勵,才能達到激勵的根本效果。綜上所述,解決好這一問題將會為達成企業的經營目標而服務,以期會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張欣寧.知識型員工激勵機制初探——以會計師事務所為例[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17(03)
[2]馮景戰.國有企業知識型員工激勵機制再探討[J]. 山東社會科學. 2017(04)
[3]陳丹.文化企業知識型員工激勵機制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