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珊
摘 要:民商法是我國法律體系中的核心,對連帶責任的認知與了解,能夠促進民商法運用的有效性。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民商法中的連帶責任界限越來越模糊,導致一些法律問題的涌現。新時代下,為了促進我國民商法中連帶責任的有效性,本文著重分析連帶責任的概述,論述民商法中連帶責任的現狀,提出民商法中連帶責任問題的完善措施。
關鍵詞:完善;問題;連帶責任;民商法
引言
我國商法體系與民法體系的法律條文較多,但是對于連帶責任并沒有明確的劃分,同時連帶責任概念也被分布在民商法體系中。民商法中的連帶責任的生成,能夠為債務人之間的合謀提供法律保護,通過法律視角解決各類糾紛問題,這也是民商法中連帶責任形成的根本意義。然而,從法律視角來看,民商法中的連帶責任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新時代下,要從民商法視角下多方面分析連帶責任,完善存在的不足問題,進而促進民商法中連帶責任實效性。
一、連帶責任的概述
(一)連帶責任的內涵
相關于連帶責任內涵的概述,最早要追溯到古羅馬時期,那時候的人們對連帶責任具有一個全面的認識與解釋,同時還將連帶責任運用到日常生活、生產中,取得良好的運用效益。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連帶責任又被列入到法律體系中?;谖覈蛇€在完善、健全階段,使連帶責任概念還存在模糊狀態。學術界認為:連帶責任是指當權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需要兩個或者更多的責任人一同承擔這個責任,在此過程中如果某一個人將責任都承擔了,那么其他人的責任自然會消失??梢?,連帶責任是當權人合法權益的有力保障。
(二)連帶責任的構成要素
在連帶責任劃分與確認中,主要根據以下幾方面認定的。在具體事件中,滿足侵權條件下,債務人的行為存在違法特性,同時該違法行為已經構成損壞的事實,債務人與債權人在此案件中存在因果關系,并且這個損失是某一方明顯的過失造就的,以上條件不能夠完全構成民事責任,還要通過以下條件的補充,其一,當事人在連帶責任中最少存在兩個以上債務人;其二,債權人與債務人存在不可分割的關系;其三,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具有不可分割的關系,而連帶責任的承擔需要在法律與當事人約定下實現。
二、民商法中連帶責任的現狀
(一)未被起訴侵權人的責任分配
從司法實踐來看,如果債權人僅對一同侵權行為的部分人進行起訴,司法部門要根據法律合法責任人侵入范圍,但對債權人為起訴的人們,及侵權行為都不會在進行追究。由此能夠看出,最終會導致連帶責任不明確,特別是司法部門在審理同侵權案件時,司法部門要根據起訴人提供的證據來明確侵權人的侵權行為與要承擔的責任,而對于起訴人沒有起訴的侵權人不予以追究,而連帶責任是在多個債權人情況下生成,因此,由此去劃分連帶責任,不能夠實現法律的公證,會導致案件責任結果不分明。
(二)選擇權運用不謹慎
起訴人在連帶責任中被看作判定的主體,其選擇權利能夠直接影響判定的結果,基于此,在案件審理中,要注重起訴人的選擇權利,防止在責任執行之后,在賦予起訴人選擇權。就當前案件審理來看,法院會建議起訴人起訴侵權的所有人,這樣能夠提升訴訟效率,便于法律的介入、案件的審理,但這種權利是起訴人的自主權利,法院不能夠進行干擾,應該尊重起訴人的合法權益,這樣才能夠體現法律的公證。從民商法視角來看,侵權人的權利分為兩種:一種是實體法中民事實體權利,兩種是法律之中形成的訴訟權利。在案件中,如果起訴人只起訴一部分人的侵權行為,法律可以根據連帶責任規定實體權利進行處理案件。倘若將一同侵權人的連帶責任融入到執行權利中,會形成訴訟問題,很難確保連帶責任的嚴謹性與合理性。
三、民商法中連帶責任問題的完善措施
(一)完善連帶責任制度體系
當前雖然出臺了連帶責任制,同時其在民商法中也被廣泛運用,但其還存在一定的缺失,需要我們去完善,使其具有實效性,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為人們服務,實現法律的權威性?;诖?,只有深入研究民商法體系,找尋其中的連帶責任制度,進行相關制度的完善與規范,使民商法中連帶責任能夠健康、正確、穩定的運行,確保不能夠再一次出現模擬狀態,進而才能夠使民商法中連帶責任更好的為民眾服務。此外,連帶責任體系還要融入實體法與民商法,依據合理的原則去規劃、調整連帶責任體系,進而才能夠促進連帶責任體系的實施。連帶責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案件進行中,要將民商法與實體法相融合,才能夠構建完善的連帶責任制度體系,才能夠更好的從案件中找尋切入點,才能夠公平、合法的處理案件。
(二)將責任人進行分類認定
基于共同侵權人數量較多,可以在侵權行為法中融入相關的責任認定標準,以此能夠明晰責任人的認定,使案件審理責任人變得清晰化。在案件審理中,對一同訴訟與部分訴訟情況實行劃分,倘若案件侵權人數較多或者案件情況較為嚴重,需要對全體當事人實行訴訟,如果起訴人只起訴部分人,司法部門有權不繼續審理此案。但對于一些較為特殊的案例,司法部門要酌情考慮,不能夠一概而論,這樣的案例可以根據起訴人提供的情況進行部分訴訟,同時也需要結合一同侵權人進行訴訟,繼而責任人進行劃分、認定,進而實現民商法中連帶責任的有效性。
(三)依法保護當事人權利
民商法中的連帶責任,需要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進行判斷與分析,在判定與分析中,能夠最大限度的尊重每一名當事人,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同時還要保證每一名債權人之間的合法權益。如在涉及到多個股東案件審理中,在劃分所有股東賠償比例上,不應該采取平均分配的原則,要考慮每一個股東在在集團中持有的股份,根據股份進行案件審理,實現法律的公平、公正性。此外,司法部門在開展連帶責任案件時,不能夠過于古板,根據法律裁決,在考慮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時,還要分析連帶責任的債權人是否存在債權問題,進而才能夠最大限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結語
綜上所述,民商法是我國法律體系中主要構成部分,對連帶責任研究,促進民商法運用的有效性?;诋斍斑B帶責任概念不明確,因此,新時代下,我國法律要深入要將民商法,從不同視角去完善連帶責任體系,進而才能夠更好的解決民商糾紛案件。
參考文獻:
[1]吳承艷.關于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探討[J].法制博覽,2016(26):130-131.
[2]王曉鳳.關于我國民商法中“不真正連帶責任”的困惑及立法構想[J].中國市場,2014(39):189-190.
[3]范濱.關于我國民商法中“不真正連帶責任”的困惑及立法構想[J].法制與社會,2013(23):287-288.
[4]唐戰立.關于我國民商法中“不真正連帶責任”的困惑及立法構想[J].廣西社會科學,2010(0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