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勇 韓勇 迮強 費國明 范寶民
摘 要:繼電保護裝置是整體配電網絡中的基礎保護設備,在其作用水平的支持下,可以對電網中的故障進行及時且準確的判斷,使技術管理人員能在第一時間對發生的故障情況進行排除,防止造成更為嚴重的安全事故。在開展安全管理的過程中,提升崗位人員的素質水平,是執行一切管理策略的基礎,必須加以重視。
關鍵詞:電力自動化;繼電保護;安全管理
1電力自動化繼電保護裝置概述
1.1電力自動化繼電保護裝置的基本性能要求
(1)選擇性。基本含義是保護裝置動作時,僅將故障元件從電力系統中切除,使停電范圍盡量減小,以保證系統中非故障部分繼續安全運行;
(2)速動性。速動性是指繼電保護裝置應以盡可能快的速度斷開故障元件。這樣就能減輕故障設備的損壞程度,減小用戶在低電壓情況下工作的時間,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的穩定性;
(3)靈敏性。保護裝置對其保護范圍內的故障或不正常運行狀態的反應能力稱為靈敏性(靈敏度)。靈敏性常用靈敏系數來衡量。它是在保護裝置的測量元件確定了動作值后,按最不利的運行方式、故障類型、保護范圍內的指定點校驗,并滿足有關規定的標準;
(4)可靠性。繼電保護裝置必須運行可靠,可靠性是指在保護裝置規定的保護范圍內發生它應該反應的故障時,保護裝置應可靠地動作(即不拒動)。而在不屬于該保護動作的其他任何情況下,則不應該動作(即不誤動)。
(2)1.2電力自動化繼電保護裝置的任務
(1)自動、迅速、有選擇性地將故障元件從電力系統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繼續遭到破壞,保證其他無故障部分迅速恢復正常運行;(2)反應電氣元件的不正常運行狀態,并根據運行維護的條件而動作于信號,以便值班員及時處理,或由裝置自動進行調整,或將那些繼續運行就會引起損壞或發展成為事故的電氣設備予以切除。此時一般不要求保護迅速動作,而是根據對電力系統及其元件的危害程度規定一定的延時,以免暫短地運行波動造成不必要的動作和干擾而引起的誤動;(3)繼電保護裝置還可以與電力系統中的其他自動化裝置配合,在條件允許時,采取預定措施,縮短事故停電時間,盡快恢復供電,從而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的可靠性。
2電力自動化繼電保護安全管理的措施
2.1完善繼電保護安全技術的相關制度
根據電氣自動化系統繼電保護安全運行的情況進行分析,充分完善其安全性技術的相關制度,并及時解決安全技術的管理問題,從而才能保證電氣自動化在運行過程中不必要的問題發生。因此,落實電氣自動化系統繼電保護的責任制度。將安全管理目標經過層層分解之后落到實處,提高繼電保護裝置軟件的管理制度,做好繼電保護裝置的升級工作,從而才能有效避免由于軟件設備等問題造成的繼電保護裝置錯誤。另外,加強電氣自動化系統繼電保護安全管理工作的標準化建設,對繼電保護等環節進行嚴格控制,從而保證電氣自動化系統繼電保護可以安全運行。
2.2加強繼電保護裝置的維護維修
對繼電裝置進行管理時最為關鍵的兩個環節就是保護并維修好繼電保護裝置。工作人員要采取積極的維護措施,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的處理。管理工程開展的效率越高,整個電網的管理工作就更夠正常進行,特別是管理那些低頻以及低壓的裝置中的版本接線問題時,會進行多方面的檢查和觀察,確保其跟相應的系統要求一致。不同的項目要安排不同的管理人員進行保護,積極落實責任制,進行實時的記錄,以便實現切實管理的目的。同時,要定期檢查電力系統以及電力保護系統,確保每個環節都的運行更加穩定。
2.3加強對于設備的安全管理
電力自動化繼電保護設備方面的安全管理主要是指必須從設備的質量方面進行嚴格的控制和把關,確保電力自動化繼電保護系統中所用的各類設備都能夠符合于基本的應用需求,這方面的安全管理必須要具備著較為理想的全面性效果,也就是說應該針對設備應用的各個階段進行全面的把關,尤其是對于設備的采購環節來說,必須要加強詳細的審查分析,確保其采購質量。此外,還應該在安裝完成之后進行相應的試驗分析,確保其能夠在整個系統中發揮出較為理想的作用,避免任何缺陷問題的出現。
2.4加強工作人員培訓
由于在電力自動化中,繼電保護工作十分的復雜,且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而對于操作人員的要求也就相對較高。近幾年,有關繼電保護的設計發展的十分迅速,為了跟上變化的腳步,需要對操作人員定期進行能力培訓,增長他們的知識儲備和操作技能,促進工作人員之間的配合,以便更好的完成每一項管理工作,從而對整個繼電系統進行保護。此外,還需要工作人員之間能夠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堅持吃苦耐勞,將工作經驗與理論有效結合,從而有效為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轉貢獻自己的力量。
2.5加強繼電保護運行管理
(1)三個控制:控制保護裝置:使用明顯的標志區分開不同的保護設備,在保護屏幕前后位置采用明顯的設備編號、標識,電纜、端子排、光纖、網線、保險、繼電器、空開等必須要配置明顯的標識號,同時需要詳細的標注繼電器,這也就方便在繼電保護裝置運行中進行檢查工作;良好的控制保護定值:仔細核算定值正確,應該有雙人進行定值錄入核對記錄,并且通過核對通知單定值和打印定值無誤后,由三方簽字確定存檔,并定期進行檢查核對工作;控制好保護壓板:定期檢查壓板,在因為故障情況保護退出后需要把壓板重新投入運行,同時還需要測量壓板的兩端是否存在電壓情況,以避免運行的壓板是錯誤動作。
(2)四個檢查:設備投入運行前的檢查:檢查設備投運前相關線路接線、連片、壓板、電源等是否正確投運;投運后進行檢查:檢查交流測量采樣,斷路器位置、保護運行信號以及相關設備運行參數;停電后檢查:檢查斷路器確實已經斷開,位置指示器正確;事后跳閘檢查:在事故發生后,應檢查斷路器的位置狀態、當時運行電壓、電流數值,保護動作的信號、錄波裝置啟動情況等。
結束語:
優化電力自動化繼電保護的管理方法,要在設備資料、運行、安全等內容上展開全面的管理工作,使其真正的發揮實際效用。同時,在培養人員崗位能力、完善工作流程上進行有效的配合,可以使電力自動化繼電保護的安全管理工作更加全面,不僅實現管理策略的提升,也間接維護與保障電力運行安全。
參考文獻:
[1]劉亮,張建新,蔡賢鋼.電力自動化繼電保護的安全管理對策研討[J].價值工程,2017,36(26):64-65.
[2]代洪斌.淺談電力自動化繼電保護安全管理[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7,(13):112-113.
[3]黃飛.電力自動化繼電保護安全管理探討[J].通訊世界,2017,(07):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