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慧
一、服裝設計課程教學的現狀
服裝設計是一門時尚性很強,緊跟流行趨勢的一門課程。服裝的更新周期非常迅速,往往市場的變化不能及時反饋到服裝設計課程教學中,這種情況就導致了教學內容與服裝市場脫節,學生設計出的作品缺乏流行性。
教師在服裝設計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至關重要。如何激發學生的創新設計意識,開拓學生設計思維,提高學生的設計水平是教學的重中之重。
仿生設計在各行各業中已成為一種新的設計趨勢。是最新鮮、最具活力的設計創新方法,是設計回歸大自然、追求人性化的具體、可行的方法。將仿生元素融入高職服裝設計課程的教學中,學生可以從周邊的生活中、大自然中獲取更多的設計靈感,開拓學生的設計思維,。
二、仿生元素的應用分類
服裝仿生設計屬于仿生設計學的范疇,是以自然界生物的本質為依據,探索自然生物和生態的內在審美特征和內涵,并以此為設計靈感來源的一種藝術設計活動。其分類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一)色彩仿生
大自然是五顏六色的,人類識別色彩的能力也是與生俱來的。通過對自然界中各種生物的觀察、分析、比較、總結、歸納出生物的色彩特征,羅列出生物的各項色彩要素(包括色相、明度、純度、冷暖、輕重等),同時對于生物所生活的環境色彩等相關因素也需要記錄,注重生物本身色彩是分析對比及生物與環境色彩的關系比較。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自然界的生物經過了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生存下來的自然界生物的色彩具有豐富的功能性。例如蜜蜂的黃、黑色具有很強的警示作用,這種黃黑色的搭配被廣泛的應用到交通標志、警示作用的服裝設計中。迷彩服是服裝顏色與所處周圍環境顏色相融合的一個典型設計,迷彩服是由綠、黃、茶、黑等顏色組成不規則保護色圖案用于偽裝的服裝。要求服裝顏色的反射光波與周圍景物反射的光波大致相同,能逃避敵人的視線,同時對于敵人現代化的儀器也能躲避,被廣泛的運用在軍事戰斗中,大大減少了戰斗中的傷亡。
(二)圖案仿生
服飾圖案是指服飾及其配件上具有一定圖案規律,經過抽象、變化等方法而規則化、定型化的裝飾圖形紋樣。按圖案形態可分為具象圖案和抽象圖案,具象圖案是對已有的具體形象的變形和概括,具象圖案讓人一眼就能看出其變化的原型,如花卉、動物、人物等,相對比較直觀,這樣的圖案多應用在兒童服裝設計中。抽象圖案以平面原理和簡單的幾何造型為基礎,傳達出一種抽象的思想觀念和審美形式,注重事物的感覺,雖然抽象圖案很難看出具體是什么對象,但其大部分設計也是從具體物品中簡化、概括、抽象而來的。抽象圖案與具象圖案完全不同,設計多變,色彩可以隨意搭配,圖形隨意創作,對抽象圖案的內容也不會有限制,設計師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進行圖案的設計、色彩的搭配。抽象圖案仿生設計從自然界的生物圖案中獲取靈感,提取圖案相關元素進行概括、簡化,用簡單的幾何造形設計出來。
(三)造型仿生
造型仿生設計中需要對生物的外造型進行分析,將其構成原型的元素提取、拆分、打散、保留突出元素、舍去不必要的元素,然后重新組合,同時結合服裝面料等特點,從而形成全新的仿生造型設計。造型仿生設計形式多樣,主要包括具象仿生、抽象仿生和意象仿生。
1、具象仿生造型設計
具象仿生是指對自然物象外輪廓造型的直接真實的模仿,力求表達最原始生態的一面,具象的仿生設計會讓人感覺倍加親切,能夠比較清晰的辨別出仿生原型。具象仿生以大自然生物為模仿對象,將生物的元素提取、拆分、打散、保留突出元素、舍去不必要的元素,這種設計形式是最直觀的,穿上這種服裝就會聯想到具體的生物形象而產生各種情感。
2、抽象仿生造型設計
抽象仿生造型設計首先是從大自然生物中獲取原型,有可能是原型的某個局部細節或整個原型,通過對原型相關元素的概括提取,簡化抽象而成的設計。將原型的造型特征簡化為抽象的形態,忽略細節特征,用最簡潔的形式來反應生物原型,抽象的仿生造型設計需要設計師擁有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樣的一個生物比如熊貓,不同的設計師會用不同的視覺角度去觀察其特征,對其進行概括抽象造型設計,最終設計出的服裝作品也會相差很多,抽象仿生造型設計不像具象仿生可以被迅速識別,它需要受眾者有一定的識別能力以及心理基礎。
3、意象仿生造型設計
所謂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意象仿生造型設計是完全不受自然界生物的形態、外形元素限制,不注重外觀造型的相似,側重于服裝整體感覺、神態和生物本身相似,不是仿生物的形,而是仿這種生物所要傳達出的一種精神、神態。意象仿生造型設計的服裝,我們在服裝本身中看不到生物的形態,但是這個服裝整體傳達給我們的信息就是仿這種生物來進行的設計,這無疑是一種較高要求的服裝仿生設計方法。對設計師的設計功底是有較高要求。
(四)面料仿生
面料是服裝設計的三要素之一。面料是服裝從設計轉化成成品的必要條件,面料的性能特點會直接影響服裝的款式、外觀、功能等。仿生面料主要模仿大自然生物的某些功能、特性,通過物理化學研究,將其用在面料開發中,減少對現有大自然生物的利用,保護大自然的動植物。
仿生游泳衣面料的設計,通過模仿鯊魚的特性,仿造鯊魚的皮膚結構,在泳衣上設計粗糙的齒狀凸起,能有效地引導水流,人在游泳時受到的阻力將減少。通過觀察荷葉不沾水、不沾油的特征,中國科學院專家通過認真細致分析荷葉的表面結構特征,發現荷葉表面有許多小顆粒,這些小顆粒可以讓荷葉不沾染臟東西。于是,模仿荷葉的表面結構,研究發明了“仿生荷葉”技術,這項研究可用于開發新一代的仿生表面材料和涂料。同樣也可應用在服裝面料的開發中,使用這種仿荷葉的面料設計的服裝,防水、拒油、防塵。
這些新技術、新型面料的開發應用在紡織服裝領域中,為服裝企業選擇服裝面料提供了更多可選擇性,增強了服裝的實用功能性。
三、仿生元素在服裝設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仿生設計打破了傳統的教科書教育模式,在教學過程中,首先學生可以自由選擇仿生設計的對象,可以是植物、動物或者微生物,也可以是某一局部、單個物體或者群體,選擇范圍廣,選取部分千變萬化,通過對仿生對象特征的歸納與分析,提取出仿生對象的主要特征,主要美感,應用于服裝設計中。
教師在此過程中的教學關鍵是引導學生去歸納和總結仿生對象的特征,并引導學生如何把提取出的主要特征合理的應用在服裝設計中,設計出充滿美感的仿生服裝。
四、仿生元素在服裝設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仿生設計從自然生物中獲取靈感,旨在提高學生對自然生物的關注,從中歸納總結設計的方法和規律,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設計靈感,從而提高服裝原創設計的力量。同時針對復雜的萬千自然生物,學生需要極強的概括、總結能力及獨特的眼光,這一點對于高職院校學生而言,是至觀重要的一點,也是決定設計水平高低的關鍵。
參考文獻:
[1]張建紅.童裝仿生設計及應用研究[D].上海:東華大學,2015
[2]崔榮榮.服飾仿生設計藝術[M].第一版.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5
[3]高山.服飾圖案課程教學探討[J].紡織科技進展,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