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琛 吳曉梅 廖蔚姬
摘 要:政府失靈是在市場經濟發展中,政府干預之后所面臨的難題。防范和化解政府失靈現象,既是一個理論的問題,也是一個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校園網貸作為互聯網時代的新事物,它彌補了傳統助學貸款的不足,滿足了大學生們消費和創業的需求,對提升大學生金融素養和構建大學生征信體系具有積極意義。但是,由于前期監管的不足,校園網貸也暴露出借貸程序不完善、引發社會風險等問題。本文從校園網貸入手來研究政府失靈。
關鍵詞:政府失靈;校園網貸;防范措施
一、政府失靈的含義
政府失靈,即政府采取的立法司法、行政管理及經濟等各種手段,在實施過程中出現各種事與愿違的問題和結果,如干預不足或干預過度等,并最終不可避免地導致經濟效率和社會福利的損失。
二、政府失靈的原因
(一)政策實行效率低
政府機構制定的政策對社會、經濟和生活的調控行為,沒有使社會資源配置狀況變得更好,或者相對資源配置狀況的改善而付出的實際代價過高造成資源浪費,引起效率和社會福利的損失。
(二)官員既是政治人也是經濟人
政府部門及官員既是政治人,也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經濟人。在校園網貸興起時,政府沒有預見其可能帶來的后果,政府官員為了減輕工作負擔,也沒有對其進行過多的監管,導致校園網貸市場的準入機制過低,不法分子利用這個機會謀取利益。
(三)缺乏對政府、官員嚴格和科學的制約、監督和考核機制
監督者對被監督者的工作知之甚少,結果監督者可能受被監督者操縱,從而使被監督者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政策得以實施。例如,我國政府官員的升降實行上級任命制,造成了極少數官員只對上級負責而不對下級負責。
(四)政策的滯后性造成的不穩定因素引起的市場失靈
從政策制定到政府采取行動有一個認識、決策和行動的時間,受政府預見能力、行動的決心和制定政策效率的影響,政策出臺后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影響政策目標,受客觀環境和條件的影響有一個傳導時滯。從校園網貸出現不良影響到政府出臺政策干預的時間里,受到校園網貸不良影響的人數還在增加。
三、從校園網貸看政府失靈
(一)政府就校園網貸出臺的政策
在2016年4月13日教育部辦公廳、銀監會辦公廳頒布了《關于加強校園不良網絡貸風險防范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2016年8月30日深圳互聯網金融協會頒布了《關于規范深圳市校園網絡借貸業務的通知》;2016年9月7日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頒布了《關于規范校園網絡借貸業務的通知》;2017年4月10日銀監會頒布了《關于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2017年4月14日廣東互聯網金融協會頒布了《關于規范校園網絡借貸業務的通知》。以上政府所采取的頒布的這些政策,是在校園網貸不良貸款爆發后所頒布的,而在此之前已有大量的大學生受到影響。在校園網貸這個新興事物出現時,政府沒有預見其可能帶來的問題,所頒布的政策具有滯后性,對于進入該行業的商家沒有進行嚴格的監管,最終導致不良校園網貸在校園里橫行。
(二)調查數據分析
我們小組向廣東各高校共發出問卷300份,共收回278份,以下為數據分析:
調查數據顯示,87.1%的大學生學費來源來自家庭收入,6.7%的學生的來源來源于助學貸款、勤工儉學或實習兼職,即大學生生活費的主要來自父母,而助學貸款、勤工儉學和實習兼職只能作為一種補充生活費的途徑。
25.6%的受訪大學生生活費用在1000元以下,64.1%的受訪大學生生活費用在1000-2000元,而只有極少部分的大學生生活費用超過3000元,據2017年部分地區大學生生活費用參考標準,最高水平的地區為福建是1486元,最低水平為河南是933元,廣東省高校大學生處于該中上水平,表明大部分廣東高校大學生生活費用比較寬裕。
除了基本吃穿外,44.9%的高校大學生消費在服飾美容,34.6%消費在交通出行,14.4%消費在娛樂健身,顯示出當今大學生的消費呈現出多元化特點,既有物質消費也有精神消費,除了日常生活消費,還注重享樂型消費。
61.5%的大學生每月的消費金額不會超出該月的家庭給予的生活費用,表明大部分大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然而我們不可忽視的是,38.5%大學生消費金額會超出其預算,每月的消費金額會超出該月家庭給予的生活費用。而在受訪大學生中每月的消費金額超出該月的生活費用的人,57.8%會選擇校園網貸,而且94.1%會選擇各大電商平臺提供的貸款。受訪大學生借貸的金額最少為100元,而最高為2000元。因為大學生借貸的數額之大,所需范圍之廣,所以政府加強網貸管理愈顯重要。
四、化解政府失靈的建議
(一)健全政府的決策機制,促進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和法制化
政府對社會經濟生活等方面的干預表現為制定和實施各種政策,所以,政府干預社會經濟生活等方面的效率高低、質量好壞、成功與否,在很大的程度上取決于政府在決策過程中的明主話、科學化和法制化。
1、明確各部門的職責
據政府各職能部門的合理定位,明確政府及所屬部門的決策的內容、范圍、層次和權限,使之能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明確自己的職責,能夠更加公平公正地進行決策。
2、建立科學的決策程序
根據各方面運行的內在要求和客觀規律,建立科學的決策程序以及與之相一致的決策系統,特別是建立決策的可行性研究和協調制度,以及相對獨立的信息、調研、咨詢三位一體的決策服務體系,同時注意發揮咨詢機構的作用,建立專家咨詢制度,以保證政府決策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3、健全政府決策的評估、反饋制度
建立和健全政府決策的評估、反饋制度,以追蹤了解決策事項落實情況,檢討決策得失以及分析決策投入、效力和效益,及時修正和完善原定決策方案。通過決策責任機制,以及知識更新機制、成就激勵機制,職業道德導向和約束機制,提高政府決策者的素質,逐步做到依照法定的職權責和法定的程序決策。
(二)理順政府的利益關系,保證政府干預的公正性
政府干預社會經濟生活是站在較為超脫立場上,不能有任何的偏袒行為。因此,要理順政府的利益關系,就要斬斷政府與社會經濟主體的利益連帶關系,包括斬斷政府機關與其投資的經濟主體之間利益連帶關系,從體制上消除政府職能錯位的根源。只有理順了政府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才能保證政府干預的公正性。
(三)完善相關法制,規范和監督政府干預行為
作為調控主體的政府其職能和行為也應該法制化。以法律形式規定對政府工作的法律監督,詳盡規定各不同監督主體對政府工作的監督權力、監督方式及處理結果,使得監督者有法可依、被監督者有法必依,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減少失誤,避免政府違法行為的發生,提高政府的威望和政府職能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璽,李應博,馬一為.我國P2P網貸監管中政府治理創新研究[J].西南金融,2018(04):23-31.
[2]鐘永鍵,劉偉.現代西方政府失靈理論評析[J].理論與改革,2003(06):31-32.
[3]湯敏軒.公共政策失靈:政策分析的一個新領域[J].中國行政管理,2004(12):79-83.
[4]孟子鈞.轉型期我國政府失靈的表現及治理對策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9.
[5]周洲,費帆,付亞芹,吳永妃,邱彤.校園網貸現狀及風險分析[J].時代金融,2016(35):291-293.
[6]馬曉婉,霍雪文.我國校園網貸思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7(10):68-71.
作者簡介:
李琛(1997-),女,籍貫:廣東佛山,民族:漢,學歷:在讀本科生。研究方向:社會問題理論與實踐。
指導老師:徐育才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