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云
摘 要:我國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當前已經進入攻堅期,醫保支付方式也發生了明顯變化,但醫保支付方式關系與經濟收益密切相關。當前醫保支付方式全面推行"預付制",為廣大參保人員創造了極為便利的文件,但在推行過程中依然存在著一定數量的不足,為醫院財政管理工作帶來了諸多不便。改變醫保支付方式與醫院財務管理具有不可分割的聯系,影響著醫院財務收支、工作人員配置、人員培訓等各個方面的工作,醫院要采取積極措施,減少成本投入,保證財務工作的穩定運行。
關鍵詞:醫療保險;病種成本;支付方式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醫療保險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要盡快改革當前醫藥衛生體制與醫療保險制度,而醫療保險費用支付方式在醫改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人社部于2011年推出有關規定,要求醫保結算中心與定點醫院實現聯合,可以有效監督醫院財務往來,目的是為了保證費用支付的多元化發展,逐步普及“預付制”,在過去較長時期內,老百姓醫療報銷要經過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當前已經可以現場處理,達到了老百姓的高度認可,為廣大病人提供了諸多便利。為了與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相適應,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也需及時轉變觀念,配置數量合理的工作人員,第一,為廣大人民群眾帶來了諸多便利;第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出現了一定數量的不足,尤其是醫院的應收賬款問題,如果這種財務運行方式不進行創新,那么醫院收入是否會逐步減少,本文主要研究了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與醫院財務管理的關系。
1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與醫院財務管理的關系
我國參加醫保的人數不斷增多,第三方付費在醫院收入中占有的比例日益增大,表明醫院發展處于保險部門的嚴格監督下,同時這種方式對醫院的人員配置、治療質量、醫療服務、費用標準等造成了極大影響。利用醫保結算中心與定點醫院的聯合,可以實現對醫院行為的隨時監督。改革當前醫保支付方式必然與醫院財務工作密切相關。所以醫院要及時采取積極措施,合理應對總額預付與按病種付費等支付方式。改革醫保付費方式不但是為了幫助病人減少支出,而且也促使醫院轉變經營思想,督促醫院不再一味追求經濟利潤,而致力于減少成本投入,嚴格控制不合理用藥行為的發生。
1.1促使醫院采取各種積極措施提高收入
當前國際上應用較多的衛生籌資方式是政府財政部門在其中起著主導作用,利用建立完善的醫療保險制度,督促醫院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并自醫保部門得到一定數量的補償費用;衛生行政部門在加強醫保管理的同時對醫院行為進行了有效監督,為病人有效減少了費用支出。醫院運行成本是政府補助與經營收入之和,要保證醫院運行成本的合理化;利用政府補償與市場經營收入可以保證醫院的穩定運行,為人民群眾提供更高質量的救助服務。在醫療制度改革過程中,政府對醫院的補償不斷增多,醫院對政府部門的依賴性日益增強,并且生產經營處于醫保部門的嚴格監督下,同時自醫保部門可以得到大量補償。
醫保病人收入在醫院收入中占有的比例不斷上升,醫保支付方式與補償標準必須要及時改革,同時對醫院生產經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2011年,醫院自醫保部門得到的資金已經占到了自身收入的一半以上,要求醫院在提高服務水平的同時必須減少成本支出。醫療保險結合以收定支的做法使醫院持有的資金不斷減少,醫院必須要實現與醫保部門的密切聯合,才能獲得健康發展。為了創建穩定和諧的互動關系,醫院必須主動接受醫保部門的監督,致力于減少運行成本,防止發生各種浪費現象,才能得到一定收益。在改革醫保支付方式與淘汰“以藥補醫”制度的形勢下,醫保部門將嚴格審核醫院的藥品收入與醫療服務成本,醫院的藥品費用將進一步減少,藥品占用資金將大幅下降,保證醫療需求與藥品收入的協調一致。再有,改革醫保費用支付方式有利于督促醫院盡快完成轉型升級,高度重視自身財務管理工作,降低藥品與衛生材料價格,不再一味追求經濟收益,而強調提高服務質量,引進先進的醫療技術。
1.2督促醫院減少內部成本支出
改革醫保支付制度是為了充分發揮支付方式的作用,激發醫院與醫務工作人員的勞動熱情,在保證醫療安全、提高醫療質量、減少成本支出、防止浪費現象等方面不斷加大治理力度。在醫保償付手段中,利用總額預付可以有效減少費用支出。總額預付指的是醫療保險部門將一定時期內的醫保費用支付給醫院的行為,同時醫院根據預算數量提供相應的醫療服務。總額預付的主要優點是有效減少費用支出、防止出現大量浪費現象,其在醫保費用控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國外總額預算主要方式有:第一,根據以前發生的實際費用,結合當年實際情況制訂本年預付總額。第二,在考慮成本支出的基礎上開展總額預算。應用這種管理制度,如果醫院當年支出費用比預定總額少,醫保部門會根據醫院實際支出撥付費用;如果醫院實際支出費用比預定總額多,那么醫保部門只支出預定總額,其余部門由醫院自己負責。利用這種制度的推行,可以督促醫院工作人員認真研究預算額度,利用各種方法減少藥品與材料所占有的資金,保證醫院各部門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有效減少了成本支出,實現了保險費用收支一致。應用按單病種、按床日付費等方法過程中,此制度規定可以利用打包付費的方法,將監督重點集中于醫療安全與治療質量方面,如果醫院在此方面不能滿足有關標準則要追究責任人的責任,有效監督了醫生的日常行為,將工作重點放在提高醫療安全與治療質量方面,保證支付制度的合理性發展。當前,我國一些大型城市已經逐步推行醫保總額預付制,醫院在生產經營中也需承擔必要的風險,促使醫院提高了服務質量、減少了成本支出。再有,按病種收費在我國不同地區逐步推廣,對一些常見病與多發病制訂價格,提出最高收費標準,對外界公開醫療服務價格、常用藥品價格、衛生材料價格、醫保保險報銷比例等各種信息,保證了收費的公開透明。利用建立病種費用信息公開制度,有效防止醫院出現不合理行為,為病人減少了經濟支出。
2開展成本核算與內部控制的策略
改革醫保支付方式不能使病人的費用支出明顯提高,醫院的收入也不能減少;不但要減少醫藥費用支出,而且也要提高治療服務質量。在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高質量治療服務的同時不得侵害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必然會關系到醫院財務管理工作。醫院要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臨床路徑與單病種收費制度改革,保證醫生行為的合理性,有效提高醫療安全與服務質量,減少費用支出;將費用清單與費用查詢制度落到實處,以財務管理制度與物價收費制度為標準,保證做到合理收費。
2.1以病種成本核算為基礎,保證醫療保險合理定價
病種費用管理是醫院為了減少病人住院時間,為病人節省經濟支出而制訂的一種制度。醫院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與改革醫保病種付費方式相適應,在計算成本支出的基礎上合理定價,保證價格與價值的一致性。在按病種付費試點工作推行過程中,要求不同部門不同學科同時參與,進一步規范了醫院的操作行為。利用臨床路徑明確了病人的住院時間與治療用藥、檢查項目等,使醫生行為時刻處于各方監督下,防止其出現不合理操作,有效杜絕了浪費現象,為病人節省了大量費用。病種成本核算工作結合不同病人住院后的治療情況,為病人準確計算病種標準成本。
臨床路徑病種成本核算主要采取下面程序進行:第一,利用項目成本核算,針對每一種病種成本項目計算平均數,明確病種成本核算數量;第二,根據臨床路徑再次審核病種成本核算;第三,以DRGs分組標準為依據修改成本核算數據,最終得到病種成本核算數據。病種成本核算是全面計算住院病人在住院過程中治療某一病種支出的醫療項目費用、藥品費用、材料費用的和。利用這種方法計算得到的臨床路徑下的病種成本可以提高醫院成本管理水平,在制訂病種付費標準時主要參考臨床路徑,并結合社會平均醫療項目成本進行。大型醫院應該結合單病種標準成本法的應用制訂不同病種的治療方案,深入探索每一種病種的成本控制方法,才能真正掌握病種實際支出與醫保付費標準間的偏差。財政補償標準的制訂要結合不同醫院的收入情況與工作量情況確定財政補貼數量。
2.2保證財務穩定運行,防止出現壞賬
我國《醫院會計制度》提出,“醫療收入”“門診收入”“住院收入”均要設置下一級科目“結算差額”,醫院據此與醫療保險部門開展結算時,因為醫院執行的是國家規定的醫療服務項目,同時也接受了物價部門制訂的醫療服務項目收費標準,醫療保險部門是根據醫院的出院人數或單病種定額費用與醫院進行結算的,所以醫院醫療收入差額必須要進行調整。醫院由于出現不合理操作或管理中出現問題,而導致醫療保險部門不支付費用的,醫院要以壞賬處理。
在預付費制度的推行過程中,醫療費用將逐步減少,醫院的運行資金將日益萎縮。醫院要想增加經濟收益,實現健康發展,必須要減少成本支出,應用最為合理的治療方法。來源于不同途徑的醫保資金,要分別建立明細賬,并指派專門人員負責管理。財務人員要對住院醫保病人的費用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在為病人提供高質量醫療服務的同時,防止出現醫保結算費用超支問題,以減少醫院經濟損失,同時與醫務部門、醫保部門、藥劑部門統一協調,根據進入醫保收費項目的實際情況收取費用,防止出現拒付情況。對醫保回款信息要及時收集,一旦發現回款中出現不合理現象要及時與醫保保險部門聯系,對較長時期內沒有得到支付款的現象要協同醫保辦公室共同處理,及時收回處于醫療保險部門的資金,保證醫院擁有數量充足的運行資金。引進“醫保信息查詢和分析系統”,每月固定時間將醫保月報表發送給相應各科室,及時統計常用檢驗項目、大型影像學檢查項目、抗生素等藥物使用情況,保證不同科室掌握最為準確的住院人數、藥品使用情況、住院時間、費用支出情況等,醫保費用支出與不同科室工作人員的工資結合在一起,防止不同科室出現高價藥、高價材料,以保證自身費用支出的合理。
3結語
總之,我國醫保當前擁有完善的籌資系統,傳統醫院收費形式已與時代發展不相適應,必須要應用醫保付費形式。醫院要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減少成本支出、防止發生不合理費用。隨著我國醫療保障制度的日益完善,“以藥補醫”將逐步退步歷史舞臺,要大力應用醫保補償、監督等功能,提高醫院服務能力與服務水平,真正使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解決。利用改革醫保支付方式,督促醫院及時完成轉型升級,不但一味追求發展規模,而致力于提高服務質量。財管管理模式逐步實現精細化管理,醫院要深入研究醫保明確的付費手段,保證自身財務的穩定運行,爭取得到更高的費用補償,解決醫療成本支出問題,實現內部監督與激勵制度,提高醫院管理水平,保證醫療費用的合理支出。
參考文獻:
[1] 韓俊江, 胡丹. 創新醫保支付方式化解“看病貴”探析——以長春市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為例[J].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 2012(2):49-53.
[2] 鄭大喜. 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對醫院財務管理的影響[J]. 醫學與社會, 2013, 26(2):55-58.
[3] 符文, 鐘波, FUWen,等. 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對醫院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對策[J]. 中國社會醫學雜志, 2015(6):424-426.
[4] 周綠林, 許興龍, 陳羲. 基于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醫療服務體系優化研究綜述[J]. 中國衛生事業管理, 2015, 32(8):596-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