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派
摘 要:伴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一些實力雄厚企業為了實現自身發展,開始對一些目標企業進行并購。在這個并購過程中,交易成功取決于能否公正客觀地評估企業的價值。鑒于此,本文討論了評估過程中,自由現金流量與企業價值評估問題。
關鍵詞:自由現金;企業價值評估
一、自由現金流量與企業價值評估定義
1.什么是自由現金流量
自由現金流量,顧名思義,就是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在滿足再生產需要之后,剩余的可由企業經營者自由支配的現金流量。這部分現金流量是在除去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所需要的那部分資金之后的,分配給企業經營者或者所有者的供其使用的最大現金流量,是扣除資本性支出后的剩余資金。
2.什么是企業價值評估
企業價值評估就是以企業價值為對象,對企業未來產生收益的可持續能力做出估算,能夠為投資者和管理層等相關利益主體提供決策相關信息。對企業的價值進行評估,在這個評估中,被評估企業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評估,包含企業的全部資產、企業的盈利能力,以及能夠對企業的盈利能力造成影響的因素。在評估基準日,根據特定目的對企業進行的評估。評估的價值內容涵蓋企業的所有價值,包括股東全部權益價值和部分權益價值。
二、企業價值評估的社會意義
企業價值是指企業在未來的現金流量價值,也就是企業的可持續經營價值。對企業的未來現金流量進行評判就是企業價值評估。這個評估的過程也就是科學的量化企業未來的效益水平的過程。企業價值評估是一個重要的評判尺度,對于我國的企業,特別是進入證券市場的企業加強管理,保證多方的利益意義極為重大。其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完善了我國資本市場運作體系。1990年以來,為了規范資本市場,更好地服務于經濟建設,證監會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為資本市場健康發展保駕護航。進一步促進了資本市場的形成和發展。1997年,上海和深圳的證券市場上發生并購270多起,涉及211家上市公司;1998年,發生資產重組的企業將盡400家。在證券市場上這些企業之所以這么活躍,都是源自于對企業價值的評估,這是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和規范資本運作的基礎。
2.最大程度改善企業經營。在證券市場上,企業之所以進入這個市場,也為了滿足其優先股東和債權人的利益。為了最大程度上追求利益,企業就要盡可能的改善經營管理,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因為企業的價值越大,其證券的價值就越大,相關利益方的利益就越安全,越能得到保證,回報給股東的利益就越多,進而吸引更多的人來向企業投資。
3.準確反映企業的真正價值。企業價值評估是一個全面科學準確的價值評估。與現代的企業價值評估相比,傳統的價值評估僅僅是關注企業的賬面價值和一些固定資產設施之類的東西,而對于企業的無形資產、企業的時間價值和機會成本則不是很關心。這就造成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如電信技術、生物工程之類的技術型企業賬面價值不高,被低估,但是企業股票卻很高,而有的企業雖然有大量的設備廠房等資產,但是沒有發展前景,市場價值低,賬面價值卻又很高。所以,只有建立起企業價值評估體系才能準確評估企業的價值。
三、在企業價值評估中,如何發揮自由現金流量的作用
大量的企業現金流量,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的負債率,提高股權分配能力,增強企業抗擊風險的能力,是企業經濟實力的象征。同時,由于企業自由現金流量是建立在去除企業運行成本之后剩余的資金流量,是可以自由自配的現金量,代表了企業內部新的生產力量,對其考核更能準確反映企業的運行狀況和持續發展能力。
1.自由現金流量法
目前,在企業的產權交易中,自由現金流量折現法已經被廣泛應用。這個折現法就是以企業的自由現金流量為基礎,把企業將來一段時間內的自由現金流量按照一定的折現率折現,然后加總計算。這種算法既考慮到現在情況下企業的全部資產,又包含了企業未來一段時間的運營盈利情況,結果較為科學準確,真實全面,可以成為企業正常融資活動的參考。在該算法的實際運用過程中,隨著企業的實踐,不斷發展創新,出現了模型化趨勢,就是在計算時,把具體的指標,應用在不同的評估活動中。例如利息貼現模型、股權自由現金流模型和企業自由現金流模型等,在現實的自由現金流計算中,根據不同的需要采取不同的計算模型,進而較為清楚的了解企業的資金流出和流入情況,結果較為清楚準確。在企業價值評估中,財務指標之所以選定自由現金流,是因為其能夠恰到好處的顯示出企業的經營狀況。第一企業的實力主要表現為自由現金流量。越是強大的企業,自由現金流越大,自行調整內部的利益關系的能力越強,進而降低企業負債率,確保了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穩定。第二自由現金流反應了企業良好的經營業績。企業自由現金流是動態的、實時的。其還是扣除了企業生產經營性支出后的剩余資金量,它還包括企業未來一段時間的現金流量,其考慮了未來現金流量的復雜性。隨著企業管理技術的進步,很多企業都采用了自由現金流量計算方式,作為企業價值評估的基礎。
2.使用好自由現金流量模型
自由現金流量是一種財務方法,用來衡量企業實際持有的能夠回報股東的現金。指在不危及公司生存與發展的前提下,可供分配給股東(和債權人)的最大現金額。
評估企業價值就要做好測算企業的自由現金流量。為此,根據自由現金流量的原理和模型,用企業經營生產得到的現金流入減去必要支出得到的數字就是企業的可自由支配資金數額。在這個模型下,作為企業的整體,實際上包括股東和債權人。利息費用盡管作為費用從收入中扣除,但它是屬于債權人的自由現金流量,因此在計算企業自由現金流量時不能扣除,因此計算自由現金流量的基礎是稅后凈營業利潤。
根據上述標明,現金流入是企業的總的生產經營收入,這個數據可由相關的財務報表算出。企業必要的支出的計算就復雜一些,它既有資本支出,也有營運的支金,還包括企業的各種長期投資。但長期投資算不算資本性支出,各專家說法不一,比較混亂,單憑會計科目的歸類,長期投資也算長期資產,不屬于流動資產,應該算“資本性支出”。但中國的很多長期投資并不屬于主業,只屬于一種閑置資金的利用方式或者其他意圖的投資,也有的長期股權投資能產生與主業相當的核心投資收益,但這種情況比較少。為此簡化計算,資本性支出是企業為維持正常生產經營或擴大生產經營規模而在物業、廠房、設備等資產方面的再投入。具體地講,包括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及其他資產上的新增支出。在計算自由現金流量時使用的資本支出是指資本凈支出,即扣除了折舊和無形資產及長期待攤費用攤銷的部分。營運資金等于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差額,營運資金的變化反映了庫存、應收、應付項目的增減。因為庫存、應收款項的增加而占用的資金不能用作其他用途,所以營運資金的變化會影響企業的現金流量。缺乏經濟商譽的企業,主要靠有形資產賺錢,往往資本性支出巨大,大大減少了自由現金流。因此企業要提高綜合素質,提高企業商譽,減少資本支出,提高自由現金流。
結語
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擴大規模不可避免。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更加合理的配置資源,采取更有力的擴張方式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為此,我們先要科學客觀的評估企業自身的價值,這是進行企業管理和投資的核心要素。然后利用自由現金流量的評估價值對企業進行分析,以促進企業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偉,李艷鶴.內部控制質量、自由現金流量與非效率投資[J].財經問題研究,2017(11):7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