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特殊教育行業是一個教師稀缺型行業,根據近年來對我國現開辦的15所特殊教育教師培訓機構和數所高校的人才培養計劃的研究調查來看,我國特殊教育教師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水平不夠,在對人才進行培養時所需要的資源也不足,畢業生畢業之后與現實工作單位的需求不符。特殊教育教師對學歷的要求較高,而在現實中博士學位的擁有情況不佳,據統計只有不到23%的教師擁有;地方院校和全國性院校相比教師平均職稱較低;并且教師的所學專業與特殊教育的需求也有出入,這就涉及到特殊教育教師培養的專業走向和教學計劃制定方面的問題以及教材理論方面的缺陷。本文針對上述的問題作出研究,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特殊教育;教師;職前培養
我國特殊教育教師的職前培養歷史可追溯到1981年,在這一年黑龍江肇東示范學校在全國首次開設第一個特殊教育班級,從此開啟了我國特教職前培養的歷史,距今已經三十余年。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特教教師培養已經完成了兩次教學方式轉變,分別是從三級師范到二級師范的轉變以及從二級師范到以本科為主要培養方式,到2014年為止,我國專科以上高校有超過60所院校開設了特殊教育教師培養專業。然而,所教授出的特殊教育教師專業水平和學校本身的辦學水平是有待檢驗的,本文通過對國內幾所典型的教育水平較高資歷較深的特殊教育院校做出分析,進一步對我國目前特殊教育教師職前培訓和學生綜合水平做出探討,從而找到改進方法。
一、現階段特殊教育教師職前培養存在的問題
1.教師的專業素養不足
根據現階段我國特殊教育教師培養水平來對其進行分類,大致可分為三個高中低三個層次:第一層是直屬高等院校層次,主要培養的人才層次為碩博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第二層是地方本科院校層次,主要培養的人才層次為本科生以及部分專科生;第三層是專科院校(高職院校和師范專科學校等)層次,主要培養的人才層次為專科。
針對以上各層次的學校從教師的學歷和職稱等做出實地調查,結果發現教師的專業素養是參差不齊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博士比率與其它專業相比較低,并且各層次院校各不相等,水平不一。據受調查的學校反映出的數據來看,教師擁有博士學位的人數占總人數不到四分之一,并且三個層次的比例逐漸下降。直屬院校博士教師比率尚且能剛剛超過60%,但是在專科院校中,教師中博士比率甚至到達不了6%,除了南京特殊教育職業學院擁有三名博士教師之外,其它幾所受調查的專科院校教師名單中沒有一名博士。
教師的博士學位雖然不能說明專業技能水平和授課水平一定強于無學位的教師,但是博士學位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師的受教育水平、專業技能學習水平和知識掌握度等專業素養,因此特殊教育教師的專業素養需要重視。
2.教師的專業分布不合理
根據調查結果來看,在受調查的教師中其專業分布雜亂,其中本屬專業是教育學的僅占50%左右,存在30%教師為的心理學專業,還有百分之九的教師為醫學類專業畢業,此外還存在著百分之六的其它專業教師,這個比例和種類在三個學校層次中都沒有特別大的改變。
教師的所學專業和其授課專業的關系中間的聯系是很密切的,雖然僅根據教師所學內容就判定到底適不適合教授這門科目或者是否資格足夠地加入教師團隊中是不合理的,然而對于特殊教育專業而言,這門專業的專業性是非常高的,特殊教育專業包含的方面涉及到醫學數學乃至藝術的專業課程,這就要求特殊教育教師團體應當具有足夠強的專業性,每一門學科都要有相應專業的教師。特殊教育專業與傳統的教育學專業有很大的區別,特殊教育專業的教師面對的學生是特殊的,包括身體以及心智上的殘疾,因此這就意味著院校應當著重強調心理學在此專業中的應用和安排。但是根據上述數據來看目前的教師規模是不滿足這些要求的。
3.畢業生不滿足實際需求
對我國而言,特殊教育的發展時間較短,起步速度較慢并且時間也晚,因此現階段我國特殊教育教師專業的畢業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滿足實際的需要的,根據上述數據也能看出這一點。畢業生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存在缺陷。
數量方面,我國特殊教育學校已超過1900所(2013年數據),按照一所學校至少三十名常駐教師來估算的話,所需教師總數量高達57000名,如果加上正常學校里的特殊教育教師的話數字更是會翻倍。然而,根據對招生量的統計來看,每年新生招生量達不到這個數字的百分之一,每年的畢業學生也遠遠少于學校單位實際需要的數量。
質量方面,特殊教育專業的學生不僅數量嚴重短缺,在質量上實際也是存在很大的缺陷的,很難符合現實的需要。舉例子來看,聾啞盲人學校所需要的教師是要懂得手語和盲文的聾盲專業方面的教師,智力障礙學校所需要的是具備動作語言訓練能力和良好心理學素養的教師,但是每年的畢業生能符合要求的少之又少,根本無法滿足這些專業學校的需求量。現如今的學校教育中存在著不少的缺陷,這些缺陷也導致了畢業生質量的下降。
二、對問題的應對對策
針對上文提出的幾個主要問題:教師專業素養不足、教師專業分布不合理、畢業生不能滿足需求來看,目前的特殊教育教師職前培養專業的改革應當圍繞這三個方面來進行完善和建設。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教師專業性培養
在對特殊教育的專業劃分方面,除了原有的幾個傳統專業例如教學、心理學、醫學等專業之外,要擴大特殊教育的專業范圍。例如,特殊教育中很多情況下涉及到康復教育和音樂等藝術教育方面,所以最好要將這兩門學科也列入特殊教育的專業范圍內,增大教師的可選擇性和專業多樣性。開始特殊教育專業的高校和專業學校越來越多應該多,這一方面為特殊教育教師職前培養帶來了發展良機,也帶來了挑戰。如果培養出的教師專業性不強,那么很容易損害尚且不成熟的特殊教育專業的名譽,因此應當嚴格檢查開設專業學校的資格,避免魚目混珠的情況的出現,并且嚴格篩選任課老師,先對高校的老師進行定期的專業課強化,還要做到加強教學的軟硬件。通過這些措施來培養合格人才。
2.增多博士招生數量
針對上文博士教師數量不足的問題,可以適當地擴招特殊教育專業的博士數量。可以通過兩方面手段來進行,一是增加現存博士點的可招生數量,第二是在經過詳細地考察后增特殊教育專業加博士點的數量。
3.相關部門加強辦學指導
對于目前的開設特殊教育專業的高校,要加強對其的辦學指導。指導方面主要是教學過程和課程安排方面,有關部門例如教育部要幫助其進行教學安排,并且做好嚴格審查。
4.完善學生培養方式
在對學生的教學方面,要想做到提高對學生的教學質量就要首先弄清楚特殊教育專業的目標和教學內涵,從根本上出發,認真研究特殊教育專業教師的培養方法和學習路線。在目前的教學方式基礎上,可以增加另一種專業外學生參與特殊教育專業學習的培養途徑,允許普通教學專業的學員選修特殊教育專業課程或者在考驗時選擇特殊教育專業,這樣的好處在于畢業之后的學生既擁有正常教師的素質又掌握特殊教育的教育方式。
總結:對于目前的特殊教育教師職前培養而言,在已有教師和對畢業生的培養方面都存在著不小的問題,因此各高校和專業學校要注意這些問題,結合實際經驗對其進行完善,培養合格的學生。
參考文獻:
[1]賈瑩瑩.我國重點大學教師學歷結構研究[J] .理工高教研究,2009( 5) :63-67.
[2]劉全禮.聾校教師的專業素質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10(10:44-49.
[3]劉全禮.我國特殊教育師資培訓的過去現在與未來[J]中國教師,2010( 20) :4-6.
[4]劉全禮,劉頌.特殊教育教師自我認知的現狀研究[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5( 5).
作者簡介:
李艷紅,女,(1969.5-),營口職業技術學院師范教育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特殊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