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媛
央八項規定,極大程度的肅清了不正之風,凈化了黨內環境,不正之風得以遏制。但是自古以來邪魔外道都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近年來曾經猖狂的“四風”問題已經產生了“變異”大有從地上轉入地下的趨勢。黨中央在培養和發揚黨內作風建設方面刻不容緩,面對層出不窮的現象有的放矢下足功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別是在經濟發展中,“四風”問題依然存在,同時也顯現出了新動向、新表現,其中比較突出的就是新瓶舊酒、潛入地下的隱形變異。下面結合當下現實淺談對隱形變異“四風”問題的研究和治理。
一、變異“四風”問題的表現形式及具體分析
(一)設立名目繁多的項目把資金套現用于“做工作”。每逢佳節走一走一,不少身居關鍵崗位黨員干部經不起“資產階級”思想的誘惑,錯誤地使用了手中的權力,搞經濟權利交換,以權謀私,走上了官僚主義道路。這正是少部分人觀念意識淡薄,還敢在高壓態勢下頂風作案,置黨紀國法于不顧。
(二)接受乙方安排的宴請等多種形式的服務。 “不吃公款吃老板”等變異現象,往往會把人引向一條不歸路。有些關鍵崗位的人員甚至授意有利益驅使關系的老板“上貢”、處理費用等,以此作為條件為其大開方便之門,在一定程度上給我黨的形象帶來十分惡劣的影響。
(三)轉變方式公養私車。為了避免公車私用,變通渠道公養私車的現象也屢有發生。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借助生產用車的需要,以個人名義購買私車見縫插針,鉆企業的空子,變通結算車輛勞務費用的變異現象多有發生,換個方式照樣為自己大開便利之門。還有一些人,明知不能公車私用,遇到需要處理的個人事務時,授意服務單位或者老板為其提供車輛及司機。雖然方便了自己,過后卻以犧牲集體的利益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四)利用“高科技”手段變相收受賄賂。隨著社會的發展,互聯網、手機等傳媒工具日益多樣化,人們的思想觀念、思維模式正在向現實化轉變,講利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這種“高科技”由于隱蔽性強,也被不少違紀人員加以利用成為他們收受賄賂的“利器”,“微腐敗”現象也成為現今較為典型的變異案例。對于這類新興的事務,個別黨員干部認識不深,并不認為這是違反黨紀黨規的,甚至還樂此不疲。只重眼前利益的短期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不正之風。
除卻以上問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也呈動態變化趨勢。
(一)服務作風問題由“臉難看、事難辦”變化為“臉好看、事難辦”。“臉難看、事難辦”等服務作風常見問題,通過整頓“四風”運動已經基本得到遏制;是否還存在打著“微笑服務”不辦實事的情況呢?其實是有的。因為做到“臉好看”很容易,無非是面子工程。事好辦相對難些,因為有些問題保障了群眾利益勢必影響少數人的個人利益,“官僚主義導致形式主義”講的就是這種情況。前幾年在人民群眾中反響較大的一部影視劇作品《人民的名義》中就有很鮮活的事例,個別部門把窗口開放了、配上小板凳、冰糖了,就認為是轉變了作風了。這種弄虛作假、虛報浮夸的消極腐敗現象,就是黨內作風的缺乏,監督不力。沒有為民心態,黨員干部在作風問題上的不正之風,表現的形式不同,而導致了行動上的形式主義。
(二)現場檢查變“現場”為“過場”。最突出的莫過于圍繞日常工作開展的各類現場檢查、調研工作。有意思的一個現象是現在基層對待一些現場檢查、調研工作,往往出現“兩層皮”的情況,對待檢查時往往因級別不同而重視程度不同。遇到級別低的、與單位生產經營結果掛鉤不嚴密的認為“不重要”的,就由具體辦事員應付應付,面面過得去就行了。下來檢查、調研人員通常也不提前了解檢查、調研對象的實際情況,提出的問題要么教條不符合實際,要么千篇一律不能凸顯問題。若遇到高級別的檢查和調研,則層層通知,做好萬全準備。出發點說是“隨機”抽查,卻又提前通知“范圍”。更有甚者為了不暴露問題,在檢查中能夠安全過關,一接到檢查的通知,該停工的停工、該休息的休息,對承建單位的損失一概不予考慮,最多在今后的工程招標中給予照顧和傾斜,最終既損失了群眾利益又損害了國家、集體的利益。這些現象反映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相互交織、相互助推,不過是換了件新馬甲、變化了新形式。
二、對變異“四風”怪相的剖析
(一)少數黨員干部對糾正“四風”問題認識模糊。受長期的陋習和慣性行為習慣的影響,少數黨員干部仍然存在部分形式主義、享樂主義等落后墮落思想。經過一段時間后自以為糾正“四風”力度減弱、風頭已過,內心深處不愿意接受“四風”問題的思想桎梏,思想和行動上始終置三令五申而不顧,從而暴露出認識不足、觀念落后、行動遲緩等弊端,影響了整治“四風”的過程。
(二)群眾廣泛參與監督的進退維谷。在糾正“四風”過程中,廣大群眾對執紀監督能力方面的法律意識、法律知識和各項制度認識不全,不能推動工作、解決問題。“進退無門”沒有建立相應的機構溝通交流意見,發現問題落實情況無明確性和針對性。多年的工作上形成了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老一套的監督無法適應于新的形勢,無法實現資源共享。
(三)缺乏擔當精神,工作落實缺位。個別單位黨組織在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強化執紀紀律上偏出一尺。有的充任老好人,多栽花少拔刺,出了問題上推下卸。有的對中央精神不落實,工作流于形式,推進不深入。有的則得過且過,上面形勢緊了,他也跟著緊,上面環境松了,他也跟著松。
三、治理變異“四風”問題的方向和措施
一是加強民主監督機制,壓實責任落實。把推動落實黨委、紀委作風建設的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作為重要工作來抓。要把監督和糾正工作滲透到各個行業的各個部門,制定系統的監督考核機制。“群眾監督是改造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良藥。”只有推行政務公開讓廣大群眾監督“四風”問題,企業才不能松懈,才會遏制不正之風,壓實責任落實。
二是樹立黨內監管意識,暢通溝通渠道。為了及時了解“四風”問題的新特點、新方向,協助各方力量制定切實可行的對策,黨內的監督力量必須加強合作和聯系,定期召開會議,當發現與經濟有關聯的線索時,應當恰當的與有關部門溝通,嚴厲打擊經濟職務犯罪行為。
三是抓實廉政風險排查,創新方式方法。整治“四風”問題應始終遵循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原則,緊盯重要的關鍵的地點和崗位,抓準時間節點。特別是節日期間要濃厚廉潔過節、辦事氛圍。通過互聯網、手機短信、電子郵件等多種傳媒工具,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讓黨員干部和職工在這種整治“四風”問題的氛圍中,增強警覺性,自覺學習廉政建設知識,加強自我反省,預防企業內部的違法犯罪。
四是牢固制度常態長效,強化薄弱環節。必須健全和完善黨內組織生活制度,既要有各類黨組織生活的共性要求,也要根據不同部門黨組織工作的重點制定具體的制度規范。對于傾向性問題、苗頭問題要及時制止,予以糾偏,勿以惡小而放過,不斷強化薄弱環節,讓變異“四風”問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問題無所遁形。
糾正“四風”問題特別是變異“四風”問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問題不能止步,作風建設要常抓不懈。“四風”問題仍然存在,并且形式多樣、花樣翻新。企業若要實現“四風”問題風險管控系統的全面發力,就必須加強各種制度建設,運用各種工具和手段,深入改革重點環節和關鍵領域,著力建設風險防控系統,完善企業權力運行體系,把任何有損于黨和國家利益的不正之風扼殺在搖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