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龍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是站在時代發展的前沿,對中國社會發展做出合理規劃的偉大理念,對于改革發展有著相當重要的實用價值。在文中就結合筆者所在企業實際情況,對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堅定改革發展信心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改革發展
汾西礦業新產業發展公司在學習貫徹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過程中,深刻認識到這幾年山西之所以發生重大變化、實現重大轉折、邁上新的征程,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也是山西以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指引,學以致用、解決問題的結果。公司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為根本,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恪盡職守助推轉型,全力以赴做好汾西當前的各項工作,為山西焦煤建成全球最大的煉焦煤企業,在走好百年汾西建設新征程中,激發汾西活力,彰顯汾西氣魄,體現汾西擔當。
一、深刻理解總書記講話精神,認清形勢,科學應對,堅定改革發展信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經濟新常態下,發展依然是第一要務,事關‘兩個一百年目標的如期實現,事關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福祉”,“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加強各項改革關聯性、系統性、可行性研究,膽子要大,步子要穩”。
公司深刻領會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省國資委及山西焦煤關于國企國資改革相關文件精神,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的理念,在認真客觀分析企業的煤種、產能、市場、文化等優勢及職工思想相對保守、企業冗員過多、社會包袱沉重等劣勢之后,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堅持把改革發展作為企業轉型升級的根本路徑。
通過黨委中心組擴大學習,開展座談交流研討,廣泛征集職工意見建議,確定企業今后的發展方向,就是通過堅定不移推進安全、百年、富強、美麗“四個汾西”建設,為百年汾西建設夯實基礎,讓職工在改革發展中享有更多獲得感。工作中,公司堅持從企業自身需求抓起,用發展的思路應對復雜局面、解決突出問題,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提質增效,要素攻堅、轉型升級。堅持從大局出發,匯聚各方力量,將改革進行到底。
二、認真踐行總書記講話精神,多點發力,提質增效,全力以赴推進改革
公司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始終扭住發展第一要務不放松,緊跟山西國企國資改革步伐,按照山西焦煤“板塊化經營、專業化管理、集團化管控”的思路和要求,進一步深化“四條線管理”,強化契約化考核,推進后勤“三供一業”社會化進程和資本證券化攻堅,發揮優勢、挖掘潛力、彌補短板,企業在深化改革、提質增效、轉型升級中邁出堅實步伐。
深化煤炭供給側改革,優化產能結構。為做優做強煤炭主業,公司不斷加大處置不良資產和僵尸企業力度,加緊新礦建設,并對老礦實行減少產能。深化后勤“三供一業”改革,全面搞活輔業。公司后勤“三供一業”改革全面鋪開,各單位后勤系統全部從主業剝離,并實行契約化管理考核。此舉既實現了人、財、物真正意義上的分離,提高了國有資本運營的質量和效益;又減輕了稅費對企業造成的負擔,分流了冗員,使主業輕裝上陣,有效激發了后勤系統自我管理的熱情和活力,為下一步移交社會創造了條件。深化多種經營改革,集中管控到位。新產業發展公司將各礦(廠)管理的工貿公司及有產品的多經公司統一劃歸管理。整合后的多經工貿公司積極理順職能,快速發展,特別是利用原有閑置土地和資源,建成了配套設施齊全、多元發展的新產業園區,包括支護材料廠、服裝廠、橡塑制品廠等六個生產廠房,成為多經系統新的經濟增長點。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激發創新活力。今年3月,集團公司對南關煤業、南關實業公司、生活服務總公司靈石管理中心、柳灣管理中心、水峪管理中心、高陽管理中心等六個單位首批實行契約化管理,全部簽訂契約化管理協議,并面向社會公開。9月又與曙光煤礦、化工公司、水泥廠、工程公司、建安公司5家單位第二批簽訂契約化管理協議。契約化管理的實施,明確了目標,壓實了責任,增強了動力。
集團公司選取南關煤業試點實行“零點方案”,將要素分離,把與煤礦生產有關的集中到一起,把與生產無關的分離出來。煤礦主業優化生產,提高效率,提高效益;非煤板塊“人、財、物”全部劃歸新成立的實業分公司,實行人員單獨在冊,單獨核算,分賬管理,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管理模式,通過合同契約化向南關煤業提供服務。通過半年多的運行,煤礦主業精干瘦身、減人提效,促進了輔業創新創業,自給自養,使長期虧損企業擺脫了困境。上半年,南關煤業扭虧為盈,實現利潤665萬元。南關“零點方案”的階段性成果,為后續其它礦井扭虧增盈,實現上市提供了寶貴經驗。“零點方案”的推行,實現了主輔分離,提高了效益。
三、貫徹落實總書記講話精神,著眼長遠,科學謀劃,堅定不移深化改革
習總書記指出,“實現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發展,形成產業多元支撐的結構格局,是山西經濟發展需要深入思考和突破的重大課題。”汾西礦業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根據山西省產業發展規劃、焦煤集團戰略定位和發展規劃,擘畫了“煤炭洗選業一個主業,機械制造加工業、火工品產運銷業、燃煤發電業三個輔業,瓦斯及光伏發電業一個新興產業”的改革發展方向。
國企國資改革是今年山西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汾西實現可持續發展當下必須做好的事情。按照“板塊化經營、專業化管理、集團化管控”的思路和要求,汾西礦業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在多經后勤市場化改革和剝離改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積累了一些經驗。
全力跟進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必須堅持走資產資本化、資本證券化的路子。一是安排專人,繼續加強企業上市政策研究,及早做好上市前的各項資料準備工作;二是開展資產摸底清查工作,做到全面徹底、不重不漏;三是對長期虧損等不滿足上市條件的企業和“僵尸”企業,制定針對性整改計劃和退出方案,長期虧損的要明確措施、限期整改,盡快達到上市標準。僵尸企業要兼顧好資產處置、人員安置等工作,做到穩妥有序退出;四是通過股權運作、價值管理、有序進退等方式,圍繞主業和新興產業,推進內部資源、資產、資本的科學流動和優化配置,推進優質資產分步有序注入上市公司;五是全面厘清人員、資產、賬務情況,按照相關程序,積極穩妥推進廠辦大集體的改革,開展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的試點等工作。
加快推進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和廠辦大集體改革工作,必須制定“時間表”和“路線圖”,一要抓緊時間摸清“三供一業”所涉及到的“人、財、物、戶數、維修資金”,建立“一區一檔”, 制定科學合理分類標準,分類造冊,并測算改造、補貼費用。二要根據上級“先移交,后改造,以維修為主,改造為輔”的原則,對當前涉及的改造工作,把握原則、掌握尺度,慎重對待。三要加快推進新型小區先行試點和老礦區改造,為今后移交社會、自主經營創造條件,重點在小區實施物業承包經營和加強物業管理上做文章,在富余人員安置和經營創收上多思考。
汾西在新征程上邁出新步伐,走出新路徑,必須始終堅持“一個指引、兩手硬”,增強維護核心、干事創業的信念和力量;必須始終深化改革不停步,砥礪奮進不懈怠,攻堅克難永向前;必須始終爭當山西焦煤建設的排頭兵,走好產業優、質量高、效益好、可持續發展“新長征”,在百年汾西建設新征程中唱響不負時代的強音。